无刷马达和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02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4
提供了能够改进线圈冷却效率的无刷马达和电动工具。无刷马达(1)是内转子型无刷马达,其具有围绕旋转轴线(C1)配置的多个多相位的相位线圈(U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刷马达和电动工具


[0001]本公开涉及无刷马达和电动工具,更特别地涉及包括冷却机构的无刷马达和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已知一种用于马达的冷却机构(参见专利文献1)。
[0003]根据专利文献1的公开,转子和定子布置在马达壳中,并且马达冷却空气路径形成在马达壳中以允许冷却风流向转子和定子中的至少一者。另外,设置有驱动回路的保持构件在转子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安装在马达壳上。回路冷却空气路径形成为允许冷却风流向保持构件的驱动回路。回路冷却空气路径和马达冷却空气路径形成为彼此连通。风扇布置在连接冷却空气路径的连通路径中。风扇被构造成随同转子的旋转而一起旋转,以产生流过冷却空气路径的冷却风。
[0004]根据用于专利文献1的马达的冷却机构,马达和回路组装在一起。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在不增加整体尺寸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冷却马达自身并且用较少的部件冷却驱动回路的马达。
[0005]然而,冷却风仅仅通过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并且不能直接冷却由于电流流过其中而发热的线圈。因此,冷却效果不够充分。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3188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鉴于以上问题实现了本公开,并且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改善的线圈冷却效率的无刷马达和电动工具。
[001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无刷马达是内转子型无刷马达。该无刷马达包括围绕旋转轴线配置的多个多相位的相位线圈以及被构造为将多个多相位的相位线圈连接到开关回路的多个端子。多个端子位于多个多相位的相位线圈的外接圆内侧。
[001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电动工具包括前述无刷马达和收容前述无刷马达的壳体。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示意图。
[0013]图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无刷马达和壳体的示意图。
[0014]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无刷马达的示意图。
[0015]图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无刷马达的内部机构的示意图。
[0016]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无刷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无刷马达的俯视图。
[0018]图7是该实施方式的无刷马达的沿着线A

A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仅仅是本公开的示例。本公开不限于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只要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就可以依据设计等对以下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各种修改。
[0020](第一实施方式)
[0021]将参考图1至图7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刷马达1和电动工具10。
[0022](1)概述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动工具10包括无刷马达1和收容无刷马达1的壳体11。如图1所示,电动工具10还包括电源101、驱动力传递单元102、输出单元103、卡盘104、末端工具105、触发器106和控制回路107。电动工具10是被构造为利用无刷马达1的驱动力来驱动末端工具105的工具。
[0024]无刷马达1是用于驱动末端工具105的驱动源。电源101包括用于供给电流以驱动无刷马达1的直流电源。电源101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二次电池。驱动力传递单元102被构造为调整无刷马达1的输出(驱动力)并将调整后的驱动力供给到输出单元103。输出单元103被构造成用从驱动力传递单元102供给的驱动力驱动(例如,旋转)。卡盘104被固定到输出单元103。末端工具105可移除地安装到卡盘104。末端工具105(钻)的示例包括螺丝刀、插座和钻头。依据预期用途选择这些各种类型的末端工具105中的一种,并将其安装到卡盘104以供使用。因此,电动工具10的末端工具105是可旋转的。
[0025]触发器106被构造成接收控制无刷马达1的旋转的操作。无刷马达1根据给予触发器106的操作来切换ON或OFF。当在无刷马达1的OFF状态下触发器106接收到扳动操作时,无刷马达1从OFF状态切换到ON状态。当在无刷马达1的ON状态下释放给予触发器106的扳动操作时,无刷马达1从ON状态切换到OFF状态。此外,根据触发器的扳动量来调节无刷马达1的旋转速度,从而调节输出单元103的旋转速度。根据给予触发器106的操作,控制回路107启动或停止旋转无刷马达1,并且还控制无刷马达1的旋转速度。在该电动工具10中,末端工具105安装到卡盘104。根据给予触发器106的操作来控制无刷马达1的旋转速度,从而控制末端工具105的旋转速度。
[0026]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0包括允许依据预期用途更换末端工具105的卡盘104,但不限于此。末端工具105不必是可更换的。可替代地,电动工具10可以被设计成允许用户仅使用特定类型的末端工具105。
[0027](2)构造
[0028]将参照图2至图7说明无刷马达1的构造。无刷马达1例如可以是六极九槽三相无刷马达。“极”表示转子2的永磁体21的磁极的数量。N极和S极彼此配对。当对磁极的数量进行计数时,用作N极的一个永磁体被计数为“一个”极,并且用作S极的一个永磁体也被计数为“一个”极。在本实施方式中,无刷马达是六极马达,因此包括利用其N极的三个永磁体和利用其S极的三个永磁体。“槽”表示线圈32的数量。“三相马达”表示包括相位彼此偏移120度的三个线圈的马达。
[0029]无刷马达1是内转子型无刷直流马达。如图5所示,无刷马达1包括转子2、定子3、传感器基板4、绝缘体5(线圈框架)和基板6。无刷马达1还包括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6、风扇15、多个多相位(例如,本实施方式的三相位)的相位线圈U1至U3、V1至V3和W1至W3、多个端子8和多个保持构件507。
[0030](2

1)壳体
[0031]如图2所示,壳体11是收容无刷马达1的外筒。壳体11具有以旋转轴线C1为中心的圆筒形状。壳体11包括第一框体114和第二框体115。壳体11具有排气口12和进气口13。通过进气口13,根据无刷马达1的风扇15的操作引入外部空气,以冷却无刷马达1的线圈32。通过排气口12,进气带着热一起排出。空气从第二基板侧流向风扇15侧。
[0032](2

2)转子
[0033]转子2包括圆筒状的转子芯22、多个(例如,图5所示的示例的6个)永磁体21以及输出轴20。输出轴20以旋转轴线C1为共用轴线与转子芯22同轴地被保持在转子芯22内部。多个永磁体分别嵌合在形成于转子芯22中的多个孔23中。多个永磁体21布置在包围转子芯22的中心的多边形(例如,图5所示的示例中的六边形)的相应的边上。
[0034]当沿着转子芯22的旋转轴线C1观察时,转子芯22为圆形。“转子芯22的中心”对应于该圆的中心。
[0035]转子芯22包括多个钢板。通过在厚度方向上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地堆叠多个钢板而形成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内转子型的无刷马达,包括:多个多相位的相位线圈,其围绕旋转轴线配置;以及多个端子,其被构造为将所述多个多相位的相位线圈连接到开关回路,所述多个端子位于所述多个多相位的相位线圈的外接圆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马达还包括与所述多个端子一对一地对应的多个保持构件,其中,所述多个保持构件中的每个保持构件均保持所述多个端子中的对应的一个端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马达还包括:定子,其包括:定子芯,其包括:轭部,以及多个齿部,其从所述轭部的内周面突出,并且所述多个多相位的相位线圈一对一地设置于所述多个齿部,以及线圈单元,其包括:所述多个多相位的相位线圈,以及多个线圈端子,其一对一地对应于所述多个多相位的相位线圈,并且被构造为允许电流流过所述多个多相位的相位线圈;转子,其布置在所述定子芯内侧并与所述多个齿部间隔开,所述转子被构造成以所述轭部的中心轴线作为所述旋转轴线旋转;以及绝缘体,其固定到所述定子芯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端面,其中,所述多个保持构件被保持在所述绝缘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保持构件与所述绝缘体一体地设置。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晓斗北村孝太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