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件的防尘式散热外壳及其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772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的防尘式散热外壳及其电池组件,包括壳体和封装于壳体的壳盖,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主腔室和位于主腔室旁部的空气流通腔室,主腔室和空气流通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在第一隔板的上部开设有散热窗口,主腔室和空气流通腔室通过散热窗口连通,壳体位于空气流通腔室的下部开设有散热口,且散热口贯穿于壳体的一侧;在空气流通腔室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分别将散热窗口和散热口分隔为两部分;使得空气在流通过程中先从壳体的底部进入,再从散热窗口进入到主腔室内,相比于传统的百叶窗结构,采用这一方式能够阻挡空气中更多的灰尘颗粒。气中更多的灰尘颗粒。气中更多的灰尘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件的防尘式散热外壳及其电池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的防尘式散热外壳及其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池组件在制造过程中,考虑到内部电池组本身在放电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热量过高则会对电池组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对电池组进行散热,传统散热方式主要针对于内部散热和外部散热两种,内部散热即对电池组件内的电池组本身进行散热,其主要通过装置散热器来对电池组产生的热量进行扩散,外部散热则针对于电池组件的外壳设计,需要在电池组件的外壳上设置散热孔,为了能够起到空气流通的效果,会在外壳的四周均设置散热孔,但是传统的散热孔将会导致外部的灰尘进入到外壳的内部,影响电池组,尤其是随着现在户外用电的需求逐渐增多,电池组的防尘措施将进一步得到重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面上会将电池组的散热孔设置为朝下的百叶窗结构,但是采用这一结构,防尘效果不佳,灰尘还是容易进入到外壳的内部影响电池组;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件的防尘式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封装于壳体的壳盖,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主腔室和位于主腔室旁部的空气流通腔室,主腔室和空气流通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在第一隔板的上部开设有散热窗口,主腔室和空气流通腔室通过散热窗口连通,壳体位于空气流通腔室的下部开设有散热口,且散热口贯穿于壳体的一侧;在空气流通腔室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分别将散热窗口和散热口分隔为两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件的防尘式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散热窗口为多个长孔结构,多个长孔结构阵列排布成两组,两组长孔结构通过第二隔板进行分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件的防尘式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壳体为方体结构,壳体的背部为开放式结构设置,壳盖固定盖合在壳体的背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组件的防尘式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壳盖的前侧设置有插入到主腔室内的封装边,壳盖通过封装边与壳体螺丝连接来进行固定盖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华岳廷和黄剑群吴勇军刘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云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