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防水锂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35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防水锂电池组,包括外固定箱以及内固定箱,所述内固定箱的内腔中部通过横向隔断板分割成两个单独的电池放置腔,且每个电池放置腔中均设置有四个锂电池本体;所述外固定箱的内壁且位于每个电池放置腔顶部的位置均活动贯穿连接有进风框,每个所述进风框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过滤框;通过将锂电池本体均匀的布置在内固定箱中,并且每两个锂电池本体之间均存在有散热腔室,这可以配合位于内固定箱底部的副吸风管道、主吸风管道以及吸气风机快速的抽吸出每个锂电池本体所散发出的热量,即能够在内固定箱中的各个区域都实现热量排出的效果,能够保证锂电池组外侧、中部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保证了锂电池组的正常使用。保证了锂电池组的正常使用。保证了锂电池组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的防水锂电池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防水锂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组是指多个锂电芯加上电池保护板组合在一起,是为了满足某一要求将锂离子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有特定功能输出的电池。
[0003]锂电池组由于是多个锂电芯组合在一起的,所以它的密度相对单个单芯来说就更大,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特别要注意其防水性能。正如我国公开专利“CN217334267U,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锂电池”,所提到的:“通过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的配合,可实现对上盒体与封闭盖的充分密封,使锂电池具有高效防水的功能”,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对其内部的锂电池起到防水效果,且能够通过储水的方式对锂电池进行散热,但锂电池组在实际工作时,由于是多个锂电池相互靠近,这就导致靠近锂电池组中心部位的锂电池热量难以及时的向外部散发,导致锂电池组中心部位的热量会远远高于外侧,故障率较高,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
[000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对防水锂电池组中部的热量难以及时散发出去的技术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便于散热的防水锂电池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防水锂电池组,包括外固定箱(1)以及内固定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箱(2)的内腔中部通过横向隔断板(3)分割成两个单独的电池放置腔,且每个电池放置腔中均设置有四个锂电池本体(6);所述外固定箱(1)的内壁且位于每个电池放置腔顶部的位置均活动贯穿连接有进风框(7),每个所述进风框(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过滤框(10),所述过滤框(10)的底部以及进风框(7)的底部均开设有连通于电池放置腔的出风口(1001);所述外固定箱(1)的侧面安装有吸气风机(11),所述吸气风机(11)的进气端连接有主吸风管道(8),所述主吸风管道(8)与嵌合在内固定箱(2)内壁底部的副吸风管道(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防水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锂电池本体(6)的两侧顶部均贴合有纵向隔断条(4),所述纵向隔断条(4)的两端固定在内固定箱(2)的内壁上,且每个所述纵向隔断条(4)的底面中部均固定有竖向限位条(5),所述竖向限位条(5)的底部嵌入到内固定箱(2)的内底部,所述竖向限位条(5)远离锂电池本体(6)的一侧中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501),且压力传感器(501)之间相互远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防水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锂电池本体(6)之间均形成有散热腔室,且每个散热腔室的顶部均对应一个出风口(1001);所述副吸风管道(9)有多根且顶部等距开设有吸风口(901),且所述副吸风管道(9)的吸风口(901)与所述出风口(1001)对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华岳廷和黄剑群吴勇军刘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云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