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38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舰载雷达自由度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包括升降台、自由度控制组件、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可转动设置,两个转盘上端面共面且同心;升降台下端面与两个转盘上端面平行设置;自由度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直线伸缩装置和第二直线伸缩装置;本申请具有结构稳定,支撑能力强,各部分结构受力均匀,承载能力强,运动过程平稳顺畅,运动速度的控制方便且灵活等优点;其中平台空间六自由度可控,运动灵活,位姿可精确调整;且升降平台不需要额外的导向构件,收缩后尺寸可大幅减小,可以进一步地减小机构空间尺寸,便于天线雷达的隐蔽和维护管理。雷达的隐蔽和维护管理。雷达的隐蔽和维护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舰载雷达自由度控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

技术介绍

[0002]舰载雷达是装备在船舶上的各种雷达的总称,它们可探测和跟踪海面、空中目标,为武器系统提供目标数据,引导舰载机飞行和着舰,躲避海上障碍物,保障舰艇安全航行和战术机动等。现代舰载式高机动雷达在工作时通常需要将雷达天线举升至一定高度,并将天线阵面调整至一定姿态,以减小舰艇甲板上其他设备对天线波束的影响。工作结束后,雷达天线需要恢复到特定角度。因此舰载雷达服役过程中,天线快速、可靠地机动架设,撤收和位姿态控制至关重要。目前的雷达天线的位姿控制多采用俯仰机构,机构传动链长,运动效率低,自由度少,导致运动不灵活,难以实现精确复杂的运动控制,影响大型天线雷达对目标的精准锁定。尤其是对于中,大型雷达天线而言,现有的俯仰机构刚性差,平稳性不足,限制了雷达天线的精准高速运动。此外,对于现有舰载雷达天线的架设和撤收,常见的剪叉升降机构,或者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同样存在刚性差,承载能力低,运动不平稳,极大影响了舰载雷达天线的机动性,难以满足大型雷达天线对机构的运动控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舰载雷达天线,实现舰载雷达天线,特别是大中型雷达天线的位置调整和升降控制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包括升降台1、自由度控制组件、第一转盘6、第二转盘7;
[0006]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7可转动设置,两个转盘上端面共面且同心;升降台1下端面与两个转盘上端面平行设置;
[0007]自由度控制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升降台1下端面和第一转盘6上端面铰接的若干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两端分别与升降台1下端面和第二转盘7上端面铰接的若干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
[0008]若干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倾斜设置且以两个转盘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环形阵列均匀设置;若干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倾斜设置且以两个转盘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环形阵列均匀设置;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与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的倾斜方向相反。
[0009]对前述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和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是指活塞杆、或气缸、或液压缸。
[0010]对前述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与升降台1下端面和第一转盘6上端面之间,以及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与升降台1下端面和第二转盘7上端面之间分别通过铰球结构2连接;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
与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的数量相同,一一成对设置,每对中的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与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在升降台1下端面的铰接点相邻。
[0011]对前述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第一转盘6、第二转盘7转动时以相同角速度进行反向旋转。
[0012]对前述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7以相同角速度进行反向旋转的旋转传递组件;
[0013]旋转传递组件包括:二级太阳轮17、二级行星轮18、二级行星架19、一级太阳轮20、一级行星轮21、一级行星架22、传动轴23、一级内齿圈24、支撑座27;
[0014]传动轴23与第一转盘6通过键连接实现同步转动;一级太阳轮20与二级太阳轮17通过键连接后可转动地套在传动轴23上;一级行星架22与传动轴23通过键连接实现同步转动。
[0015]第二转盘7中心设置有第二内齿圈7a,第二内齿圈7a与二级行星轮18啮合;一级内齿圈24固定设置在支撑座27上,一级内齿圈24与一级行星轮21啮合;
[0016]一级内齿圈24、一级行星架22、一级行星轮21及一级太阳轮20构成一级行星传动结构;二级太阳轮17、二级行星轮18、二级行星架19及第二转盘7构成二级行星传动结构;
[0017]在一级行星传动结构中,传动轴23驱动一级行星架22旋转,一级行星架22通过一级太阳轮20驱动二级太阳轮17;
[0018]在二级行星传动结构中,二级太阳轮17通过二级行星轮18驱动第二转盘7。
[0019]对前述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一级太阳轮20的齿数Z
20
:一级内齿圈24的齿数Z
24
:一级行星轮21的齿数Z
21
=52:100:24;
[0020]二级太阳轮17的齿数Z
17
:二级内齿圈的齿数Z7:二级行星的齿数Z
18
=52:152:50。
[0021]对前述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第二转盘7的上侧设置有环形支撑槽7b;第一转盘6通过第一滚动支撑件15可转动地设置于环形支撑槽7b中;第二转盘7与二级行星架19之间设置有第二滚动支撑件16。
[0022]对前述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传动轴23通过蜗轮11和蜗杆10驱动。
[0023]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4]1、结构稳定,支撑能力强,各部分结构受力均匀,承载能力强,运动过程平稳顺畅,运动速度的控制方便且灵活;
[0025]2、平台空间六自由度可控,运动灵活,位姿可精确调整;
[0026]3、采用行星传动配合蜗轮蜗杆传动,保证传动过程稳定高效,精确顺畅,蜗轮蜗杆的自锁效应,可保证升降平台不会因外载而下落,确保运动可靠性;
[0027]4、升降平台不需要额外的导向构件,收缩后尺寸可大幅减小,可以进一步减小机构空间尺寸,便于天线雷达的隐蔽和维护管理。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0029]图2是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的收缩状态示意图;
[0030]图3是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的装配示意图;
[0031]其中附图标记包括:
[0032]升降台1、铰球结构2、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第一转盘6、第二转盘7、第二内齿圈7a、环形支撑槽7b、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万向轮结构9、蜗杆10、蜗轮11、锁紧螺栓13、锁紧压板14、第一滚动支撑件15、第二滚动支撑件16、二级太阳轮17、二级行星轮18、二级行星架19、一级太阳轮20、一级行星轮21、一级行星架22、传动轴23、一级内齿圈24、支撑座27。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0034]本申请的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雷达天线承载能力和控制性能不足,难以满足大中型雷达天线安装使用需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台(1)、自由度控制组件、第一转盘(6)、第二转盘(7);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7)可转动设置,两个转盘上端面共面且同心;升降台(1)下端面与两个转盘上端面平行设置;所述自由度控制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升降台(1)下端面和第一转盘(6)上端面铰接的若干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两端分别与升降台(1)下端面和第二转盘(7)上端面铰接的若干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若干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倾斜设置且以两个转盘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环形阵列均匀设置;若干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倾斜设置且以两个转盘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环形阵列均匀设置;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与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的倾斜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和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是指活塞杆、或气缸、或液压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与升降台(1)下端面和第一转盘(6)上端面之间,以及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与升降台(1)下端面和第二转盘(7)上端面之间分别通过铰球结构连接;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与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的数量相同,一一成对设置,每对中的第一直线伸缩装置(3)与第二直线伸缩装置(8)在升降台(1)下端面的铰接点相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6)、第二转盘(7)转动时以相同角速度进行反向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舰载雷达天线的可升降六自由度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7)以相同角速度进行反向旋转的旋转传递组件;所述旋转传递组件包括:二级太阳轮(17)、二级行星轮(18)、二级行星架(19)、一级太阳轮(20)、一级行星轮(21)、一级行星架(22)、传动轴(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小峰张涛郭文勇韩江桂王晟黄家宁伍哲余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