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22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波光模块,包括:PCB;管壳底座,所述PCB设于管壳底座上;上盖,与管壳底座可拆卸连接,二者连接部分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环氧树脂;所述管壳底座、上盖与环氧树脂构成电容,在金手指部分上盖连接PCB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管壳底座连接PCB的GND端时,构成RC整流滤波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金手指部分上盖连接PCB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管壳底座连接PCB的GND端时,结合环氧树脂构成RC整流滤波回路,此回路可以滤掉内部芯片发射出来的电磁波,提升防EMI效果,结合光模块本身的结构搭建防EMI功能结构,成本低,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波光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模块
,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光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光模块内部光电、电光转换电路特别容易产生超标的EMI,而且使用设备上会同时有很多光模块同时工作,因此需要大幅度的降低EMI泄露才能满足电磁兼容安全规范。光模块目前的防EMI普遍要求很高,经常需要研发人员反复的测量整改才能通过EMI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波光模块,旨在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滤波光模块,包括:
[0005]PCB;
[0006]管壳底座,所述PCB设于管壳底座上;
[0007]上盖,与管壳底座可拆卸连接,二者连接部分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环氧树脂;
[0008]所述管壳底座、上盖与环氧树脂构成电容,在金手指部分上盖连接PCB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管壳底座连接PCB的GND端时,构成RC整流滤波回路。
[0009]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由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呈U型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位于上盖与管壳底座连接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呈L型。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管壳底座之间设有TVS二极管,与管壳底座、上盖与环氧树脂构成的电容串联,释放外界施加在光模块上产生的千伏级别静电电压。
[0011]进一步地,所述管壳底座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凸块,所述上盖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凸块,所述TVS二极管限位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管壳底座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凸台,所述上盖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凸台,所述PCB通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安装定位。
[0013]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中第一边和第二边位于管壳底座与上盖组成空间内部的本体呈蜂窝状,所述蜂窝状结构呈贯通式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管壳底座连接形成空腔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环氧树脂设于靠近PCB的第一空间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管壳底座上设有用于限位环氧树脂的限位块。
[001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为位置可调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管壳底座上开设有与限位块滑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弹性挡片。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9]本专利技术中,在金手指部分上盖连接PCB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管壳底座连接PCB的GND端时,结合环氧树脂构成RC整流滤波回路,此回路可以滤掉内部芯片发射出来的电磁波,提
升防EMI效果,结合光模块本身的结构搭建防EMI功能结构,成本低,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TVS二极管与管壳底座安装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TVS二极管与上盖安装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俯视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

B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

A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凸台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凸台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限位块连接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环氧树脂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除静电滤波等效电路示意图;
[0032]图13为本专利技术滤波原理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00、管壳底座;101、第一凸块;102、第一凸台;200、上盖;201、第二凸块;202、第二凸台;300、PCB;400、TVS二极管;500、环氧树脂;501、第一边;502、第二边;503、第三边;600、限位块;601、凹槽;602、弹性挡片;K、空腔;K1、第一空间;K2、第二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7]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
[0038]请参阅图1、图5和图6,本专利技术一种滤波光模块,包括:
[0039]PCB300;
[0040]管壳底座100,PCB300设于管壳底座100上;
[0041]上盖200,与管壳底座100可拆卸连接,二者连接部分形成空腔,空腔内填充有环氧树脂500;
[0042]管壳底座100、上盖200与环氧树脂500构成电容,在金手指部分上盖连接PCB300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管壳底座100连接PCB300的GND端时,构成RC整流滤波回路。
[0043]光模块工作时,金手指部分上盖连接PCB300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管壳底座100连接PCB300的GND端,结合管壳底座100、上盖200与环氧树脂500构成的电容,形成RC整流滤波回路,如图12和13所示,电源电压频率F从0开始升,电压比Uo/Ui会慢慢下降,到截止频率0.707之后,输出的电压信号Uo下降到很弱,输出信号被削弱,及可以过滤掉这部分频率下元器件产生的电磁波,实现过滤电磁波的功能,满足电磁兼容安全规范。
[0044]构成电容的电容量可根据公式计算:C=εS/d,ε是环氧树脂500的介电常数,S是极板正对面积,d是极板之间距离,C是电容容量单位是F,极板为上盖200和管盖底座100。根据光模块的自身需求,可通过改变环氧树脂500的厚度来改变电容量的大小,提前选择使用;此处给出一种具体的电容容量计算数值,C=εS/d=4*8.854X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PCB(300);管壳底座(100),所述PCB(300)设于管壳底座(100)上;上盖(200),与管壳底座(100)可拆卸连接,二者连接部分形成空腔(K),所述空腔(K)内填充有环氧树脂(500);所述管壳底座(100)、上盖(200)与环氧树脂(500)构成电容,在金手指部分上盖(200)连接PCB(300)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管壳底座(100)连接PCB(300)的GND端时,构成RC整流滤波回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波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500)由第一边(501)、第二边(502)和第三边(503)呈U型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边(501)和第二边(502)位于上盖(200)与管壳底座(100)连接形成的空腔(K)内,所述第一边(501)和第二边(502)呈L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波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00)与管壳底座(100)之间设有TVS二极管(400),与管壳底座(100)、上盖(200)与环氧树脂(500)构成的电容串联,释放外界施加在光模块上产生的千伏级别静电电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滤波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底座(100)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凸块(101),所述上盖(200)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凸块(201),所述TVS二极管(400)限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达李林科吴天书杨现文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联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