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智能高效焊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智能高效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不同材料类型的两部分汽车零部件进行焊接时,往往需要切换焊接方式,即进行立焊和横焊的切换,立焊通常用来点焊和打底焊,横焊用来融合填充焊,以使得焊接后的汽车零部件的焊口质量更好。
[0003]现有技术中焊接件多是使用虎口卡钳固定在焊接工作台上,在切换焊接形式时需要对焊接件重新进行夹持定位,焊接效率低,同时在立焊时还需人工操作使得焊口处留出间隙,一来人工操作,可能会出现忘记留出间隙的情况同时使得两焊件之间留出间隙还容易造成两工件之间出现倾斜,同样的由于虎口卡钳的夹持往往在靠近焊口位置,因此还需在对焊件夹持完成后使得支撑块此类物品对焊件远离焊口位置的下方进行支撑,以避免焊接的焊件焊口处上下两端受力不均,但上述操作均需焊接时焊接工人人工进行操作,无法借助焊接的固定夹具自动完成上述焊接操作,效率低下,智能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智能高效焊接装置,包括焊接件(3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焊接件(32)的外部均由夹持组件夹持固定,所述夹持组件的两端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8),所述连接架(18)固定连接在挤压外壳(5)的外部,所述挤压外壳(5)内部可转动的套设有转动管(6),所述转动管(6)的内周面开设有内螺纹槽(8),所述内螺纹槽(8)与螺纹柱(9)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9)远离转动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环(12),所述端环(12)的外部以圆周排列的形式固定连接有拉簧(11),四个所述拉簧(11)远离端环(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块(10),所述转动管(6)的外周面开设有螺旋槽(7),所述螺旋槽(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凸起(16),所述凸起(16)固定连接在导向柱(13)的外部,所述导向柱(13)远离转动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4),所述导向柱(13)远离限位环(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球端头(15),所述挤压外壳(5)可滑动的安装在内导向轨道(2)中,所述内导向轨道(2)开设在环形转动架(1)的前端面,所述内导向轨道(2)的上下两端可调节的安装有竖向挤压块(3),所述内导向轨道(2)的左右两侧可调节的安装有横向挤压块(4),所述环形转动架(1)端内周面且靠近竖向挤压块(3)和横向挤压块(4)的位置均固定设有油缸安装块(33),相邻的每个所述油缸安装块(33)之间均通过连通油管(35)进行连接,左右两端的两个所述油缸安装块(33)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管(31),所述液压油管(31)远离油缸安装块(33)的一端与活动压持组件内的液压腔连通,所述活动压持组件用于对焊接件(32)进行夹持并根据焊接件(32)的尺寸对竖向挤压块(3)和横向挤压块(4)的位置进行调节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智能高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侧端架(19)、横伸缩连接架(20)、前端架(21)、夹持旋钮(22)、双向丝杠(23)、第一夹持板(24)、第二夹持板(25)和导杆(27),所述侧端架(19)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8),两个所述侧端架(19)的内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横伸缩连接架(20),所述横伸缩连接架(20)的前端对称设有前端架(21),两个所述前端架(21)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23),所述双向丝杠(23)的上端贯穿前端架(21)且其端面中心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固定连接有夹持旋钮(22),所述双向丝杠(23)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夹持板(24)和第二夹持板(25),两个所述前端架(21)之间且位于双向丝杠(2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杆(27),所述导杆(27)与第一夹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勤哲,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斯凯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