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灸活络的液体艾灸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797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温灸活络的液体艾灸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其为水包油型的微乳液,包括质量份数如下的组分:15~30份蕲艾提取物,0.1~5份蕲艾油,0.1~5份川芎油,0.1~3份丹皮酚,0.1~5份姜根油,0.1~5份乳香油,0.5~3份辣椒果提取物,1~5份海藻糖,0.1~2份香兰基丁基醚,2~10份乙醇,2~10份丙二醇,2~10份CH40,30~70份水,0.1~1份羟乙基纤维素,0.1~1份聚乙烯醇,0.1~0.5份氯苯甘醚,0.1~0.3份羟苯甲酯,1~5份聚山梨醇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灸活络的液体艾灸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温灸活络的液体艾灸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艾灸作为一种使用引燃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可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其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0003]当前普通流行的艾灸技术有直接灸和间接灸法,直接灸法在施灸过程中,需要操作者一直集中精力做悬灸状,或者是不停的雀啄状,一人对受灸者一个穴位,稍有控制的距离太近也会出现烫伤受灸者的现象,艾灸一次的时间在15

20min左右,在这段时间内,施灸者不管是坚持一个动作不动或者是重复一个动作,都是很难坚持的,容易出现手臂及手腕酸疼的情况,更是存在烫伤受灸者的缺陷;间接灸法包括隔药灸,如艾灸药饼、艾灸贴、艾灸液等形式。
[0004]但是上述间接灸法的艾灸制品中的有效成分未能发挥充分作用,对不适感的改善作用不佳,效果不及直接灸法,其组分配方也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温灸活络的液体艾灸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成分可以迅速被肌肤吸收,改善受损组织细胞及血液循环系统。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温灸活络的液体艾灸制品,其为水包油型的微乳液,包括质量份数如下的组分:15~30份蕲艾提取物,0.1~5份蕲艾油,0.1~5份川芎油,0.1~3份丹皮酚,0.1~5份姜根油,0.1~5份乳香油,0.5~3份辣椒果提取物,1~5份海藻糖,0.1~2份香兰基丁基醚,2~10份乙醇,2~10份丙二醇,2~10份CH40,30~70份水,0.1~1份羟乙基纤维素,0.1~1份聚乙烯醇,0.1~0.5份氯苯甘醚,0.1~0.3份羟苯甲酯,1~5份聚山梨醇酯

80。
[0008]优选地,所述蕲艾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蕲艾叶经水蒸气蒸馏,将蒸馏后的余料加水煎煮后过滤加入乙醇水溶液进行沉淀过夜,回收乙醇后,再进行洗脱处理,得到蕲艾提取物。
[0009]优选地,所述乙醇水溶液与所述蒸馏产物的体积比为8

12:1。
[0010]优选地,所述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0%

90%。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液体艾灸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按质量份将聚乙烯醇分散于水中,加热搅拌后,依次加入羟乙基纤维素、蕲艾提取物、羟苯甲酯、海藻糖和氯苯甘醚,降温搅拌反应后进行均质,而后进行二次降温,得到
第一混合物;
[0013]S2.按质量份将丹皮酚、乙醇、丙二醇、CH40、香兰基丁基醚、聚山梨醇酯

80、姜根油、川芎油、乳香油、辣椒果提取物和蕲艾油混合搅拌后,加入至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再二次搅拌混合,调整pH值至5.5

7.0,即得液体艾灸制品。
[0014]优选地,步骤S1中,加热搅拌的温度为95℃,时间为5min。
[0015]优选地,步骤S1中,降温搅拌的温度为80

85℃,时间为30min。
[0016]优选地,步骤S1中,二次降温的温度为45℃。
[0017]优选地,步骤S2中,混合搅拌的时间为30min,二次搅拌混合的时间为30min。
[0018]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液体艾灸制品在改善受损组织细胞和/或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应用。
[0019]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的液体艾灸制品能代替传统艾灸,可使有效成分通过水包油的形态与角质层脂质相互作用以改变其排列结构从而增强渗透性的化合物促进皮肤透皮吸收,安全性高,操作更方便;本方案的液体艾灸制品针对肩关节、颈椎、腰椎、宫寒等不适症状,疏通受损部位的毛细血管,松懈软化受损部位突出的椎间盘髓核骨刺,改善受损组织细胞及血液循环系统达到艾灸同等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斑马鱼舒缓功效实验结果;
[0021]图2为第三次产品肤感评分;
[0022]图3为第五次产品肤感评分;
[0023]图4为第七次产品肤感评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本申请提供一种温灸活络的液体艾灸制品,其为水包油型的微乳液,包括质量份数如下的组分:15~30份蕲艾提取物,0.1~5份蕲艾油,0.1~5份川芎油,0.1~3份丹皮酚,0.1~5份姜根油,0.1~5份乳香油,0.5~3份辣椒果提取物,1~5份海藻糖,0.1~2份香兰基丁基醚,2~10份乙醇,2~10份丙二醇,2~10份CH40,30~70份水,0.1~1份羟乙基纤维素,0.1~1份聚乙烯醇,0.1~0.5份氯苯甘醚,0.1~0.3份羟苯甲酯,1~5份聚山梨醇酯

80。
[0026]本方案的有效组分的功效如下:
[0027]蕲艾叶:艾叶的道地药材,辛、苦,温。归肝、脾、肾经。功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艾叶及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保肝利胆、止血及抗凝血、抗过敏、免疫调节、抗癌等药理作用;蕲艾油提取自每年端午前后采摘的鲜蕲艾叶水蒸气蒸馏萃取,主要成分有乙酸乙酯、1.8~桉叶油素、水合莰烯、樟脑、2~松油醇、葛缕酮、侧柏酮和异侧柏酮等,有散寒、祛湿、止痛、抗菌、消炎、活络、温经、净化修复肌肤、抗衰老,刮痧等功效;蕲艾提取物将蕲艾叶经水蒸气蒸馏,将蒸馏的余料加水煎制后过滤再加
入8

12倍体积的浓度为80

90%的乙醇溶液醇沉24

48h,回收乙醇后再进行洗脱处理制得蕲艾提取物,主要成分有黄酮、多糖、绿原酸等,有抗过敏、抗菌抗病毒、温经等作用。
[0028]川芎:川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油提取是将药材低温粉粹后,采用高温蒸馏技术提取川芎油。主要含有藁苯内脂,川芎嗪、正丁基苯肽、阿魏酸等,有行气开郁、活血止痛、祛风燥湿、除脂减肥等作用。
[0029]丹皮酚:是从中国国花牡丹、芍药的根皮中提取出来的活性物质。作为中药单体成分,丹皮酚具有镇痛、抗炎、解热和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对压尾、醋酸等物理或化学因素所致的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由角叉菜胶、蛋清、甲醛、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二甲苯及内毒素等所致的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伤寒菌苗、三联疫苗等引起的体温升高,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II、III、IV型变态反应均具有抑制作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灸活络的液体艾灸制品,其特征在于,其为水包油型的微乳液,包括质量份数如下的组分:15~30份蕲艾提取物,0.1~5份蕲艾油,0.1~5份川芎油,0.1~3份丹皮酚,0.1~5份姜根油,0.1~5份乳香油,0.5~3份辣椒果提取物,1~5份海藻糖,0.1~2份香兰基丁基醚,2~10份乙醇,2~10份丙二醇,2~10份CH40,30~70份水,0.1~1份羟乙基纤维素,0.1~1份聚乙烯醇,0.1~0.5份氯苯甘醚,0.1~0.3份羟苯甲酯,1~5份聚山梨醇酯

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灸活络的液体艾灸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蕲艾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蕲艾叶经水蒸气蒸馏,将蒸馏后的余料加水煎煮后过滤加入乙醇水溶液进行沉淀过夜,回收乙醇后,再进行洗脱处理,得到蕲艾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灸活络的液体艾灸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水溶液与所述蒸馏产物的体积比为8

1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灸活络的液体艾灸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0%

90%。5.一种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艾灸制品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时珍国灸集团蕲艾产业蕲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