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53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所述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包括轮船本体;机舱;重油机;固定盘;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固定盘的顶面,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骨、安装孔、支撑包和缓冲腔;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缓冲腔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安装环、螺纹孔、缓冲弹簧和缓冲锥;调节结构,六个所述调节结构阵列设于所述支撑骨的内部,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槽、滑柱、调节弹簧、限位环和调节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具有能够提高减震能力和支撑效果的优点。提高减震能力和支撑效果的优点。提高减震能力和支撑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


[0001]本技术涉及船用重油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

技术介绍

[0002]船用重油机的热效率高、经济性好、起动容易、对各类船舶有很大适应性,问世以后很快就被用作船舶推进动力。
[0003]现有的可调姿态的船用重油机一般都是在底座设置弹性的减震器,首先现有的减震器减震效果不佳,无法很好地保护重油机;其次,现有减震器的弹性会降低重油机的侧向支撑,因此在船体在风浪中产生摆动后,会加剧重油机机体的晃动。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减震能力和支撑效果的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
[0006]本技术提供的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包括:轮船本体;机舱,所述机舱设于所述轮船本体的内部;固定盘,若干所述固定盘等距固定于所述机舱的内部底面;重油机,所述重油机安装于所述机舱的内部;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固定盘的顶面,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骨、安装孔、支撑包、缓冲腔,所述支撑骨固定于所述固定盘的顶面,所述支撑包包覆于所述支撑骨的表面和内部,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支撑包的顶部,所述缓冲腔设于所述支撑骨的内部,且所述缓冲腔与所述安装孔相互连通;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缓冲腔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安装环、螺纹孔、缓冲弹簧和缓冲锥,所述安装环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缓冲腔的内部,所述螺纹孔设于所述安装孔的顶面内部,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重油机螺纹连接,所述缓冲锥的顶面固定于所述安装环的底端,且所述缓冲锥滑动连接于所述缓冲腔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套于所述安装环的外壁,且所述缓冲弹簧的顶端抵触所述缓冲腔的内壁顶端,底端抵触所述缓冲锥的顶面;调节结构,六个所述调节结构阵列设于所述支撑骨的内部,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槽、滑柱、调节弹簧、限位环和调节轮,六个所述调节槽阵列设于所述支撑骨的内部,六个所述滑柱对应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槽的内部,所述限位环固定于所述调节槽的内壁,所述调节弹簧套于所述滑柱的外壁,且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抵触所述滑柱的底端,另一端抵触所述限位环的侧壁,所述调节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柱的顶端,且所述调节轮与所述缓冲锥的表面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若干固定孔均匀贯穿所述固定盘的边缘,且各个所述固定孔相互对称。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阻尼环和空腔,若干所述第一阻尼环等距固定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所述空腔设于所述固定盘的底面。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骨为金属制成,所述支撑包为BE橡胶制成,且所述支撑包包覆于
所述固定盘的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第二阻尼环,若干所述第二阻尼环等距固定于所述安装环的外壁,且所述第二阻尼环与所述第一阻尼环相互抵触。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于所述调节轮的表面,且所述橡胶圈抵触所述缓冲锥的表面。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利用能够在所述支撑骨内部灵活滑动的所述安装环和所述缓冲锥与船用重油机连接,发生震动时,通过所述缓冲结构和所述调节结构的配合削弱震动产生的冲击力,减少船用重油机的晃动,有效避免零件松动和机构损坏;整个所述调节结构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所述缓冲锥下压时,垂直向下的力被倾斜的所述调节结构分解,从而减小震动带来的冲力,减少对本装置的损害,同时有效提高减震效果和支撑能力。此具有能够提高减震能力和支撑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正视整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倒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所示的调节结构俯视整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1所示的重油机与轮船本体连接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00、轮船本体,200、机舱,300、重油机,1、固定盘,2、固定孔,3、支撑结构,31、支撑骨,32、安装孔,33、第一阻尼环,34、支撑包,35、缓冲腔,36、空腔,4、缓冲结构,41、安装环,42、螺纹孔,43、第二阻尼环,44、缓冲弹簧,45、缓冲锥,5、调节结构,51、调节槽,52、滑柱,53、调节弹簧,54、限位环,55、调节轮,56、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正视整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倒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调节结构俯视整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重油机与本技术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包括:轮船本体100;机舱200,所述机舱200设于所述轮船本体100的内部;重油机300,所述重油机300安装于所述机舱200的内部;固定盘1,若干所述固定盘1等距固定于所述机舱200的内部底面;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3固定于所述固定盘1的顶面,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支撑骨31、安装孔32、支撑包34、缓冲腔35,所述支撑骨31固定于所述固定盘1的顶面,所述支撑包34包覆于所述支撑骨31的表面和内部,所述安装孔32设于所述支撑包34的顶部,所述缓冲腔35设于所述支撑骨31的内部,且所述缓冲腔35与所述安装孔32相互连通;缓冲结构4,所述缓冲结构4与所述安装孔32和所述缓冲腔35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缓冲结构4
包括安装环41、螺纹孔42、缓冲弹簧44和缓冲锥45,所述安装环41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孔32和所述缓冲腔35的内部,所述螺纹孔42设于所述安装孔32的顶面内部,且所述螺纹孔42与所述重油机300螺纹连接,所述缓冲锥45的顶面固定于所述安装环41的底端,且所述缓冲锥45滑动连接于所述缓冲腔35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44套于所述安装环41的外壁,且所述缓冲弹簧44的顶端抵触所述缓冲腔35的内壁顶端,底端抵触所述缓冲锥45的顶面;调节结构5,六个所述调节结构5阵列设于所述支撑骨31的内部,所述调节结构5包括调节槽51、滑柱52、调节弹簧53、限位环54和调节轮55,六个所述调节槽51阵列设于所述支撑骨31的内部,六个所述滑柱52对应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槽51的内部,所述限位环54固定于所述调节槽51的内壁,所述调节弹簧53套于所述滑柱52的外壁,且所述调节弹簧53的一端抵触所述滑柱52的底端,另一端抵触所述限位环54的侧壁,所述调节轮55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柱52的顶端,且所述调节轮55与所述缓冲锥45的表面转动连接。
[00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油机姿态调整的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船本体(100);机舱(200),所述机舱(200)设于所述轮船本体(100)的内部;重油机(300),所述重油机(300)安装于所述机舱(200)的内部;固定盘(1),若干所述固定盘(1)等距固定于所述机舱(200)的内部底面;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3)固定于所述固定盘(1)的顶面,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支撑骨(31)、安装孔(32)、支撑包(34)和缓冲腔(35),所述支撑骨(31)固定于所述固定盘(1)的顶面,所述支撑包(34)包覆于所述支撑骨(31)的表面和内部,所述安装孔(32)设于所述支撑包(34)的顶部,所述缓冲腔(35)设于所述支撑骨(31)的内部,且所述缓冲腔(35)与所述安装孔(32)相互连通;缓冲结构(4),所述缓冲结构(4)与所述安装孔(32)和所述缓冲腔(35)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缓冲结构(4)包括安装环(41)、螺纹孔(42)、缓冲弹簧(44)和缓冲锥(45),所述安装环(41)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孔(32)和所述缓冲腔(35)的内部,所述螺纹孔(42)设于所述安装孔(32)的顶面内部,且所述螺纹孔(42)与所述重油机(300)螺纹连接,所述缓冲锥(45)的顶面固定于所述安装环(41)的底端,且所述缓冲锥(45)滑动连接于所述缓冲腔(35)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44)套于所述安装环(41)的外壁,且所述缓冲弹簧(44)的顶端抵触所述缓冲腔(35)的内壁顶端,底端抵触所述缓冲锥(45)的顶面;调节结构(5),六个所述调节结构(5)阵列设于所述支撑骨(31)的内部,所述调节结构(5)包括调节槽(51)、滑柱(52)、调节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谐宏许业鹏石昌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安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