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7445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显示质量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的具有多间隙构造的液晶装置。液晶装置(100)具有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101、102)、配置在一对基板(101、102)之间的液晶层(103)、在一对基板(101、102)中至少一个上形成的与多种颜色(R、G、B)对应的多个着色层(104R、104G、104B)、和在一对基板(101、102)中一个上形成并且与多种颜色对应的多个电极(109R、109G、109B),为了使液晶层(103)的厚度最佳化,在多个电极(109R、109G、109B)之间设置有膜厚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间隙构造的液晶装置。
技术介绍
至今,已经知道有一种所谓的多间隙构造,是在液晶面板(液晶装置)中,通过使液晶层的厚度(单元厚度)按红(R)、绿(G)、蓝(B)的颜色进行最佳化,来抑制由波长分散引起的漏光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3)。[专利文献1]特开平4-36291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7-175050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3-5213号公报在以往的多间隙构造中,为了使单元厚度最佳化,按每种颜色来控制滤色器的着色层的膜厚,在透光性像素电极(ITO)上形成由丙烯系树脂膜和硅氧化膜等构成的上涂层膜,来按每种颜色控制该上涂层膜的厚度。但是,在控制上述着色层的膜厚的技术中,存在随着颜料浓度的调整容易产生颜色坐标特性降低的课题。例如,当形成比较厚的着色层时,为了使亮度与其它着色层一致,要减少厚的着色层中的颜料浓度,结果,使得整体的颜色坐标接近白色。而且,在上述电极上形成上涂层膜的技术中,存在着导致增加工序数,难以达到低成本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显示质量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的具有多间隙构造的液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装置是具有多间隙构造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配置在所述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所述一对基-->板中至少一个上形成的与多种颜色对应的多个着色层、和在所述一对基板中一个上形成的并且与多种颜色对应的多个电极,在上述多个电极之间设置有膜厚差。根据该液晶装置,由于能够根据与多种颜色对应的多个电极之间的膜厚差来实现间隙,所以,能够避免在已有的多间隙构造中颜色坐标特性降低的课题。而且,在该液晶装置中,通过多间隙和颜色坐标的最佳化,能够达到提高显示质量的目的。在上述液晶装置中,进一步具有区划上述多个电极的围堰(bank)。该情况下,优选使用液相法形成上述多个电极。在液相法中,是在基板上配置液体材料,通过对其膜进行热处理来得到导电性电极。作为配置液体材料的技术有液滴喷出法(喷墨法)、Cap涂敷法、旋涂法等。在基板上配置多个电极的液体材料时,上述围堰用于限定配置区域。而且,由于使用液相法容易达到简化制造过程和减少材料使用量的目的,所以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该情况下,最好使用喷墨法形成上述多个电极。通过使用喷墨法,能够对每个配置区域容易地改变液体材料的量,或改变液体材料的浓度。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先前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液晶装置。根据该构成,可以得到具有卓越显示质量并且可以廉价地提供的电子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是模式化表示具有多间隙构造的无源矩阵型的液晶装置的剖面构造的图。图2是表示在多个着色层中设置有膜厚差的方式的图。图3是表示喷墨法所优选使用的液滴喷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使用喷墨法来形成多个电极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图。图6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的例子的图。图7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的其他例子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Cap涂敷法的概略剖面图。图9是表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侧视构成图。图中:100、150、200、250-液晶装置,101、102-基板,103-液晶层,104-滤色器,104R、104G、104B-着色层,105-围堰,106-覆盖涂敷膜,107-电极(对置电极),108、111-取向膜,109R、109G、109B-电极(像素电极),110-围堰,110a、110b、110c-开口部分,205-TFT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模式化表示具有间隙构造的无源矩阵型的液晶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构造。如图1所示,液晶装置100为透过型,具有在由玻璃等构成并对置配置的一对基板(第1基板101、第2基板102)之间,配置了由TN(TwistedNematic(扭曲向列))液晶等构成的液晶层103的构成。并且,液晶装置100具有用于将驱动信号供给液晶层的驱动IC和作为光源的后照光(两者都未图示)等。第1基板101,在其内面上配设有滤色器104。滤色器104包含红色(R)着色层104R、绿色(G)着色层104G、蓝色(B)着色层104B,并将多个这些着色层104R、104G、104B规则地排列在基板101的平面内。此外,在这些着色层104R、104G、104B之间,形成有由遮光部件等构成的围堰105。而且,在滤色器104和围堰105上,配设有由树脂等构成的覆盖涂敷膜106。而且,在该覆盖涂敷膜106上,带状地形成有具有透光性的多个电极107。多个电极107由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等透光性导电膜构成。并且,在覆盖涂敷膜106上形成有由树脂等构成的取向膜108。第2基板102,在其内面上以与第1基板101侧的多个电极107交叉的方式,带状地形成有透光性的多个电极109(像素电极)。多个电极109-->由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等透光性导电材料形成。多个电极109包括:配置在着色层104R的对置位置上来与红色(R)对应的电极109R、配置在着色层104G的对置位置上来与绿色(G)对应的电极109G、和配置在着色层104B的对置位置上来与蓝色(B)色对应的电极109B。在多个电极109R、109G、109B之间,形成有区划多个电极109R、109G、109B的围堰110。即,在围堰110的开口部分110a、110b、110c中配设有多个电极109R、109G、109B。围堰110是通过由光刻等的图案形成在基板102上统一形成的。并且,在多个电极109R、109G、109B和围堰110上,形成有由树脂等构成的取向膜111。此外,通过在第1基板101的任意电极107和第2基板102的任意电极109之间施加电压,对其作出回应,两电极107、109的交叉部分的液晶层103的液晶分子的方向会发生变化。而且,在滤色器104和第2基板102的各个外面侧上设置有偏振板(未图示),在基板101、102之间,配设有隔片和用于截断液晶层103与外部气体接触的密封材料(都未图示)。作为密封材料,例如可以用热固化型或光固化型的树脂等。在本实施例的液晶装置100中,根据第2基板102中的多个电极109R、109G、109B之间的膜厚差可以实现多间隙。即,在与R(红色)对应的电极109R的膜厚(tR)、与G(绿色)对应的电极109G的膜厚(tG)、和与B(蓝色)对应的电极109B的膜厚(tB)中,3个膜厚互不相同,或者2个膜厚大致相同并且该膜厚与另一个膜厚相互不同。而且,根据该膜厚差,来设置与R(红色)对应的着色层104R和电极109R之间的液晶层103的厚度(dR)、与G(绿色)对应的着色层104G和电极109G之间的液晶层103的厚度(dG)、和与B(蓝色)对应的着色层104B和电极109B之间的液晶层103的厚度(dB)之间的差。如果电极109R(109G、109B)的膜厚tR(tG、tB)比较厚,则与其对应的液晶层103的厚度dR(dG、dB)相对地变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装置,具有多间隙构造,包括: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配置在所述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在所述一对基板中至少一个上形成的与多种颜色对应的多个着色层;和在所述一对基板中一个上形成并且与所述多种颜色对应的多个 电极;在所述多个电极之间设置有膜厚差。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4-6 2005-1094431.一种液晶装置,具有多间隙构造,包括: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配置在所述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在所述一对基板中至少一个上形成的与多种颜色对应的多个着色层;和在所述一对基板中一个上形成并且与所述多种颜色对应的多个电极;在所述多个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田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