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39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属于物料回收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的顶部装配有上料机构,所述破碎箱内部对应上料机构的位置由上至下依次装配有上层破碎机构和下层破碎机构,用于对膜电极进行破碎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利用破碎辊破碎膜电极产生的热量对空气进行升温,接着利用液压缸做回程运动时输出的动能转为热空气的压缩能,使热空气升温至高热空气,最后利用高热空气对膜电极颗粒进行热解处理,有效提升了液压缸以及工业电机输出功的利用率,依次对膜电极进行破裂处理、破碎处理和热解处理,有效提升了报废氢能燃料电池中膜电极的回收效率,同时还降低了报废氢能燃料电池中膜电极的回收成本。的回收成本。的回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料回收循环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机动车市场的增大使得机动车的产量越来越多,虽然机动车中的汽车是我们出行的重要工具,但是随着汽车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报废燃料电池的处理问题,燃料电池是汽车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废的燃料电池中的膜电极经破碎后能够得到很多的可回收成分。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物料回收循环利用
的专利技术专利,其中申请号为CN201710047458.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旧燃料电池资源化的方法,该专利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回收废旧燃料电池中有价值资源的方法通常为浸铂技术,这种技术使用硝酸或王水等强酸将电池中的铂浸出,这种回收方法中存在的强酸性处理液对操作环境有很大影响,处理后还需进行废水处理,工艺复杂、环保性差。
[0004]现有技术中的氢能燃料电池在经过拆解处理后会获得大量的膜电极,这些膜电极中存在着大量的可回收成分,在进行膜电极回收时通常是依次进行破碎处理、热解处理、有机溶剂清洗处理、烘干处理和最终的酸洗,在进行破碎处理、热解处理和烘干处理阶段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致使膜电极的回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不利于燃料电池的回收发展。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氢能燃料电池在经过拆解处理后会获得大量的膜电极,这些膜电极中存在着大量的可回收成分,在进行膜电极回收时通常是依次进行破碎处理、热解处理、有机溶剂清洗处理、烘干处理和最终的酸洗,在进行破碎处理、热解处理和烘干处理阶段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致使膜电极的回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不利于燃料电池回收发展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的顶部装配有上料机构,所述破碎箱内部对应上料机构的位置由上至下依次装配有上层破碎机构和下层破碎机构,用于对膜电极进行破碎处理;
[0009]所述破碎箱的底部通过棱柱支架固定连接有热解机构,用于对膜电极进行热解处理;
[0010]所述热解机构包括热解盒,所述热解盒的顶部开设有斗型槽,并且热解盒顶部对应斗型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罩,所述第二引流罩的内部嵌设有第二引流风扇,所述第二引流风扇的端面处通过动力轴和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引流罩内侧的顶部;
[0011]所述第二引流罩的切面上对应第二引流风扇的位置卡接有第三吸风管,所述第二
引流罩上还接通用第二排放管,用于排放膜电极热解后的热废气并对有机溶剂清洗后的膜电极进行烘干处理。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破碎箱的顶部,并且破碎箱顶部对应下料斗的位置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斗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接轴,所述转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分隔板,用于分割下料斗的内部空间起防尘作用;
[0014]所述下料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料斗,所述上料斗顶部的边沿处搭载有上料装置。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下层破碎机构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两组转接筒,所述转接筒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破碎箱的内侧壁上,且同一组两个转接筒之间通过破碎辊连通,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转接筒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且两个联动齿轮之间互相啮合,且其中一个联动齿轮的表面还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工业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工业电机机身的表面通过减震垫固定安装在机罩内侧的端面上,所述机罩固定安装在破碎箱的侧端面上。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机罩侧端面对应转接筒的位置卡接有第一吸风管,所述第一吸风管的端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接筒的筒口内,且另一侧的一个转接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表面通过齿轮轴和轴承转动连接在破碎箱的侧端面上,所述齿轮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风扇,并且破碎箱侧端面对应第一引流风扇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引流罩。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上层破碎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破碎板,且两个破碎板互相远离的一面通过两个液压缸分别与破碎箱内侧的两个端面固定连接;
[0021]所述破碎板表面对应入料口的位置通过弹性带与破碎箱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用于对由入料口落下的膜电极起导流作用。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破碎箱内侧壁上对应两个破碎板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筒口内滑动连接有活塞轴,所述活塞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活塞筒的内部,所述活塞轴的另一端与破碎板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5]所述活塞筒的表面卡接有第二吸风管,所述第二吸风管远离活塞筒的一端卡接在第一引流罩的侧端面上,所述活塞筒的表面还卡接有第一排放管,所述第一排放管远离活塞筒的一端卡接在破碎箱一侧端面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放管和第二吸风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7]所述热解盒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棱柱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三吸风管远离第二引流罩的一端卡接在破碎箱侧端面对应第一排放管的位置处。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中破碎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中下层破碎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中上层破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中上层破碎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图5中图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中活塞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中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中热解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例说明:
[0038]1、破碎箱;2、上料机构;201、下料斗;202、转接轴;203、分隔板;204、上料斗;205、上料装置;3、下层破碎机构;301、转接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包括破碎箱(1),所述破碎箱(1)的顶部装配有上料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箱(1)内部对应上料机构(2)的位置由上至下依次装配有上层破碎机构(4)和下层破碎机构(3),用于对膜电极进行破碎处理;所述破碎箱(1)的底部通过棱柱支架固定连接有热解机构(5),用于对膜电极进行热解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机构(5)包括热解盒(501),所述热解盒(501)的顶部开设有斗型槽(502),并且热解盒(501)顶部对应斗型槽(50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罩(503),所述第二引流罩(503)的内部嵌设有第二引流风扇,所述第二引流风扇的端面处通过动力轴和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引流罩(503)内侧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流罩(503)的切面上对应第二引流风扇的位置卡接有第三吸风管(504),所述第二引流罩(503)上还接通用第二排放管(505),用于排放膜电极热解后的热废气并对有机溶剂清洗后的膜电极进行烘干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下料斗(201),所述下料斗(20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破碎箱(1)的顶部,并且破碎箱(1)顶部对应下料斗(201)的位置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斗(20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接轴(202),所述转接轴(2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分隔板(203),用于分割下料斗(201)的内部空间起防尘作用;所述下料斗(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料斗(204),所述上料斗(204)顶部的边沿处搭载有上料装置(2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废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破碎机构(3)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两组转接筒(301),所述转接筒(301)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破碎箱(1)的内侧壁上,且同一组两个转接筒(301)之间通过破碎辊(302)连通,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转接筒(30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303),且两个联动齿轮(303)之间互相啮合,且其中一个联动齿轮(303)的表面还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304),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04)固定安装在工业电机(305)的输出轴上,所述工业电机(305)机身的表面通过减震垫固定安装在机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平钟月红谢先东尹进洪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