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整合无线耳机的手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26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设备,包括:一主机,其中该主机的机身上具有一沟槽;以及一无线耳机,位于该沟槽中,其中该无线耳机可与该沟槽分离。此外,该无线耳机具有一耳机与一麦克风,该沟槽位置会使得该无线耳机上的耳机与麦克风位于机身上适合接听的位置;以及一收发组件,位于该主机上用以检测该无线耳机与该主机间的距离,当该收发组件所检测的距离大于一特定值,该收发组件会发出一警报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手持设备上形成一无线耳机的沟槽,以放置且固定此无线耳机于手持设备上,来避免无线耳机的遗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整合无线耳机的手持设备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手持设备,且特别是与一种可与无线耳机整合一体的手持设备有关。
技术介绍
手机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个人随身设备之一,而且普及率日益上升,虽然手机带来了方便性,但传统的手持方式,行车时很容易发生车祸。因此,现今有许多免持听筒的设计,例如无线蓝芽耳机等,被发展出来,以降低因手持话筒,而对行车或步行造成干扰。然而,这种无线式耳机的设计,因为手机本身并无存放的空间,因而常常发生无线耳机遗失的情形。且手机本身具有一组麦克风与耳机,而无线式耳机亦具有一组麦克风与耳机,但在使用手机接听时,并不会用到无线式耳机的麦克风与耳机,而在使用无线式耳机接听时,亦不会用到手机上的麦克风与耳机。因此,在传统的手机架构下,势必造成额外的耳机和麦克风成本的浪费。因此,实需有一种可与无线耳机整合一体的手机架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整合无线耳机的手持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仅需一组麦克风与耳机,即可进行免持听筒或手持通讯的掌上型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发出和响应搜寻信号的无线耳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发出和响应搜寻信号的手持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设备,包括:一主机,其中该主机的机身上具有一沟槽;以及一无线耳机,位于该沟槽中,其中该无线耳机可与该沟槽分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该主机为一手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该手机不具有耳机与麦克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该手机上具有耳机与麦克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该无线耳机为一蓝芽耳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该无线耳机的材料具可挠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于该无线耳机与该主机上还分别包括一收发组件,用以检测该无线耳机与该主机间的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当该收发组件所检测的距离大于一特定值,该收发组件会发出一警报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持设备,包括:一主机,其中该主机的机身上具有一沟槽;一无线耳机,位于该沟槽中,其中该无线耳机具有一耳机与一麦克风,该沟槽位置会使得该无线耳机上的耳机与麦克风位于机身上适合接听的位置,且该无线耳机可与该沟槽分离;以及一收发组件,位于该主机上用以检测该无线耳机与该主机间的距离,当该收发组件所检测的距离大于一特定值,该收发组件会发出一警报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该主机为一手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该手机不具有耳机与麦克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该无线耳机为一蓝芽耳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该无线耳机的材料具可挠性。根据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合无线耳机的手持设备,于手持设备上形成一形状与大小对应于无线耳机的沟槽,以放置且固定此无线耳机于手持设备上,来避免无线耳机的遗失。本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整合无线耳机的手持设备,于手持设备上形成一形状与大小对应于无线耳机的沟槽,以放置且固定此无线耳机于手持设备上,同时共同使用无线耳机上的耳机与麦克风,因此除了可避免无线耳机的遗失外,更可让生产成本降低。而于另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在无线耳机和手持设备上安装额外的收发装置,当两者分离的距离超过一特定距离时,会发出警报声,以通知使用者。附图说明图1A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整合无线耳机的手机系统概略图。-->图1B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手机系统的主机概略图。图1C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手机系统的无线耳机概略图。图1D所示为一使用者使用本专利技术无线耳机的概略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手机系统;102-主机;104-无线耳机;106-沟槽;108-按键;110-屏幕;112-耳机;114-麦克风;116-使用者;118-收发组件;120-收发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将以一手机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应用,然值得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并不仅限于手机,任何的手持式设备,只要具备无线耳机且可与主机间进行免持听筒的通信,皆可应用本专利技术。参阅图1A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整合无线耳机的手机系统概略图。本专利技术的手机系统100包括一主机102和一可与主机102分离的耳机104。其中主机102和耳机104的附图分示于图1B以及图1C,根据本实施例,此耳机104为一蓝芽耳机,可利用蓝芽耳机与主机102间进行无线通讯。耳机104的材质采用可挠式材质,可让使用者116根据其使用习惯调整耳机104的配戴位置。如图1B所示,于主机102上形成有一沟槽106,而此沟槽106的形状与大小对应于耳机104的形状,以放置且固定此耳机104于主机102上。根据本较佳实施例,沟槽106于主机102上的位置,从主机102的下半部,约略于按键108的下方位置,依循主机102的侧边延展至主机102的上半部,约略于屏幕110的上方位置,而于其它实施例中,可依不同的主机外观来加以调整沟槽位置。因此,当耳机104安装于主机102上时,其耳机112的位置会位于屏幕110的上方,而麦克风114则位于按键108的下方,且均外露于机身。此时,当使用者进行接听时,即可利用耳机112与麦克风114进行收听与发话。而此时耳机104与主机102间仍可利用蓝芽无线技术进行沟通,或是以其它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员认识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当使用耳机104进行免持听筒接听时,再将此耳机104从主机取下,因此可避免无线耳机遗失的情况。而当使用者欲直接使用主机102进行接听时,则可利用安置于沟-->槽106的耳机104的耳机112与麦克风114,直接进行收听与发话。换言之,在本专利技术的架构下,当耳机104安装于主机102上时,耳机112和麦克风114可取代传统安装于主机102内部的耳机和麦克风。由于在本专利技术的架构下,不论是使用主机102或耳机104进行接听和发话,均是使用耳机104上的耳机112和麦克风114,因此可降低产品成本。且由于接听时,一定要用到耳机104上的耳机112和麦克风114,因此亦可间接避免耳机104的遗失。然于另一实施例中,主机102上亦可额外安装一组耳机和麦克风,以让使用者依其习惯选择接听的方式。换言之,本专利技术亦可在不改变手机内部结构下来以应用,仅在传统手机的外侧形成一沟槽,以放置与固定无线耳机,来避免遗失无线耳机。而于此架构下,其沟槽的形成位置只要不影响使用主机内部的耳机和麦克风接听即可。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为确保耳机104不会遗失,因此,于耳机104和主机102上,亦可额外安装收发组件118与120以检测两者的分离距离,如图1B与图1C所示。当此耳机104和主机102分开,且两者间的距离超过一特定距离时,此时耳机104或主机102即会发出警报声,通知使用者注意。其中,任何公知可检测距离的收发组件均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中。而此特定距离可由使用者自定。而于另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亦可采用主动搜寻的方式,例如,当欲进行搜寻耳机104或主机102时,可让耳机104或主机102上的收发装置发出一搜寻信号,当耳机104或主机102上对应的收发装置接收到此搜寻信号后,会对应发出一警报声,告知使用者其所在位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于主机上形成一形状与大小对应于无线耳机的沟槽,放置且固定此无线耳机于主机上,以将传统上彼此独立的手持式设备与无线耳机整合在一起,同时共同使用无线耳机上的耳机与麦克风,因此除了可避免无线耳机的遗失外,更可让生产成本降低。且可无线耳机和主机上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设备,其中包括:一主机,其中该主机的机身上具有一沟槽;以及一无线耳机,位于该沟槽中,其中该无线耳机可与该沟槽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设备,其中包括:一主机,其中该主机的机身上具有一沟槽;以及一无线耳机,位于该沟槽中,其中该无线耳机可与该沟槽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设备,其特征是该主机为一手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设备,其特征是该手机未设耳机与麦克风。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设备,其特征是该手机上具有耳机与麦克风。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设备,其特征是该无线耳机为一蓝芽耳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设备,其特征是该无线耳机的材料具可挠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设备,其特征是于该无线耳机与该主机上还分别包括一收发组件,用以检测该无线耳机与该主机间的距离。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设备,其特征是当该收发组件所检测的距离大于一特定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宏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