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709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包括:炉气进气口、锥形塔顶、筒体、冷母液进口、排液口、排气口、回收仓、冷凝液出口、排渣管、底座;所述筒体顶部为锥形塔顶,锥形塔顶设置炉气进气口;所述筒体内设置母液换热器;筒体上部一侧设置热母液出口;筒体下部一侧设置冷母液进口,另一侧设置排液口;筒体下端设置回收仓,回收仓下端设置底座;回收仓底部设置排渣口,排渣口连接排渣管,排渣管一端从底座一侧伸出;回收仓一侧设置排气口和冷凝液出口,冷凝液出口上连接弯头管;该装置能够把炉气中夹带水分间壁换热后变成冷凝液进行回收利用,避免冷凝液进入母液,提高了母液的浓度,降低灰乳及液氨消耗,节约蒸汽,达到节水减排效果。达到节水减排效果。达到节水减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炉气冷凝
,具体涉及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纯碱厂煅烧车间产生的炉汽中夹带有水分,一般通过轻灰母液洗涤塔进行处理,轻灰母液洗涤塔是圆柱形立式填料塔,塔内还有其他内件,如进液管,分水盘、除沫器等。其通过冷母液洗涤炉气,吸收炉气中的氨并吸收热量成为热母液,热母液去蒸馏塔蒸氨;但现有母液换热为冷母液与炉气直接换热,部分炉气中夹带水分被母液吸收,到重碱后则成为蒸氨废液排放,造成废液的大幅度产出,增大了蒸氨蒸汽的消耗,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该装置具有隔离冷凝,通过母液换热器进行间接换热,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减少废液的产生量,降低蒸氨蒸汽消耗,回收水资源,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
[0004]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包括:炉气进气口、锥形塔顶、筒体、冷母液进口、排液口、排气口、回收仓、冷凝液出口、排渣管、底座;所述筒体顶部为锥形塔顶,锥形塔顶设置炉气进气口;所述筒体内设置母液换热器;筒体上部一侧设置热母液出口;筒体下部一侧设置冷母液进口,另一侧设置排液口;筒体下端设置回收仓,回收仓下端设置底座;回收仓底部设置排渣口,排渣口连接排渣管,排渣管一端从底座一侧伸出;回收仓一侧设置排气口和冷凝液出口,冷凝液出口上连接弯头管。
[0006]优选的,所述母液换热器;包括,定距管、折流板、波纹散热管、上管板、下管板;所述折流板有多个,固定在多根竖直设置在筒体内的定距管上,定距管内设置有拉杆,将定距管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折流板上;波纹散热管有多根,穿插在各个折流板上,上端穿过上管板固定,下端穿过下管板固定;上管板安装在锥形塔顶和筒体之间,下管板安装在筒体和回收仓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回收仓为底部带有弧形板的筒形结构,其筒体上设置有现场液位计排渣口、远传液位计排渣口;用于测量回收仓内部液位。
[0008]优选的,所述筒体上部设置第一备用口、观察口、第二备用口、第三备用口;筒体下部第一检修口。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中空,侧面设置第三检修口。
[0010]优选的,所述上管板夹在锥形塔顶和筒体之间,锥形塔顶与上管板以及筒体与上管板之间均设置密封圈,锥形塔顶下沿外侧设置第一法兰、筒体上沿外侧设置第二法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以及上管板边沿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排气口内侧为钛管,一端伸入筒体内,端口为45
°
斜口,露在筒体外侧
的另一端套接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前部套接第三法兰,后部套接第一套管,排气口内侧的钛管另一端端口、第二套管前端端口以及第三法兰端面通过密封环密封焊接。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装置能够把炉气中夹带水分间壁换热后变成冷凝液,经过蒸氨后做为废淡液进行回收利用,避免冷凝液进入母液,减少母液蒸量,提高了母液的浓度,降低灰乳及液氨消耗,节约蒸汽;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达到节水减排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中上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中排气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炉气进气口

1、锥形塔

顶2、上管板

3、热母液出口

4、第一备用口

5、观察口

6、第二备用口

7、第三备用口

8、筒体

9、定距管

10、折流板

11、波纹散热管

12、第一检修口

13、冷母液进口

14、下管板

15、排液口

16、排气口17、第二检修口

18、现场液位计排渣口

19、回收仓

20、远传液位计排渣口

21、冷凝液出口

22、第三检修口23、排渣口24、排渣管

25、底座

26、密封圈

27、第一法兰

28、第二法兰

29、螺栓

30、密封环

171、第三法兰172、第一套管

173、第二套管

17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包括:炉气进气口1、锥形塔顶2、筒体9、冷母液进口14、排液口16、排气口17、回收仓20、冷凝液出口22、排渣管25、底座26;所述筒体9顶部为锥形塔顶2,锥形塔顶2设置炉气进气口1;所述筒体9内设置母液换热器;筒体9上部一侧设置热母液出口4;筒体9下部一侧设置冷母液进口14,另一侧设置排液口16,用于放空筒体9内部积液;筒体9下端设置回收仓20,回收仓20下端设置底座26;回收仓20底部设置排渣口24,排渣口24连接排渣管25,排渣管25一端从底座26一侧伸出;回收仓20一侧设置排气口17和冷凝液出口22,冷凝液出口22上连接弯头管,用于回收炉气冷凝后的液体。
[0020]具体的,所述母液换热器;包括,定距管10、折流板11、波纹散热管12、上管板3、下管板15;所述折流板11有多个,固定在多根竖直设置在筒体9内的定距管10上,定距管10内设置有拉杆,将定距管10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折流板11上;波纹散热管12有多根,穿插在各个折流板11上,上端穿过上管板3固定,下端穿过下管板15固定;上管板3安装在锥形塔顶2和筒体9之间,下管板15安装在筒体9和回收仓20之间;
[0021]具体的,所述回收仓20为底部带有弧形板的筒形结构,其筒体上设置有现场液位计排渣口19、远传液位计排渣口21;用于测量回收仓20内部液位。
[0022]具体的,所述筒体9上部设置第一备用口5、观察口6、第二备用口7、第三备用口8;筒体9下部第一检修口13。其中各个备用口可有效预防母液进出液量不足的问题。
[0023]具体的,所述底座26内部中空,侧面设置第三检修口23。定期对排渣管25及排渣口
24进行清理,预防排渣管25堵塞。
[0024]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上管板3夹在锥形塔顶2和筒体9之间,锥形塔顶2与上管板3以及筒体9与上管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气进气口、锥形塔顶、筒体、冷母液进口、排液口、排气口、回收仓、冷凝液出口、排渣管、底座;所述筒体顶部为锥形塔顶,锥形塔顶设置炉气进气口;所述筒体内设置母液换热器;筒体上部一侧设置热母液出口;筒体下部一侧设置冷母液进口,另一侧设置排液口;筒体下端设置回收仓,回收仓下端设置底座;回收仓底部设置排渣口,排渣口连接排渣管,排渣管一端从底座一侧伸出;回收仓一侧设置排气口和冷凝液出口,冷凝液出口上连接弯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液换热器;包括,定距管、折流板、波纹散热管、上管板、下管板;所述折流板有多个,固定在多根竖直设置在筒体内的定距管上,定距管内设置有拉杆,将定距管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折流板上;波纹散热管有多根,穿插在各个折流板上,上端穿过上管板固定,下端穿过下管板固定;上管板安装在锥形塔顶和筒体之间,下管板安装在筒体和回收仓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气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旦白赵建海陈海胜冯建雄吴得龙马玉林刘永鹏李生福赵月宗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五彩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