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37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冷凝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冷凝器,包括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上方开设有出水口,下方开设有进水口,还包括第一降温组件,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进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一管道之间的腔体填充有制冷剂;第二降温组件,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多个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的腔体内填充有制冷剂。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置,实现了冷凝水的循环使用,且无需使用大量电能,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冷凝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凝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有机合成实验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反应器,其中冷凝器是经常使用的反应器之一,其作用是用于将高温气体冷却成液态,其使用场景:一是蒸馏反应回收蒸发出的气体成分,二是反应过程中起到回流作用,防止反应原料因为高温汽化而流失,通过冷凝回流使汽化的物质重新回到反应体系中。
[0003]有机合成实验室阶段常用的冷凝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下侧设置有进水口,上侧设置有出水口,需要冷凝的物质走内管,外管与内管之间的腔体用于通入冷凝水;由于实验室条件限制,实验室用的冷凝水一般是直接用自来水,自来水通过软管与冷凝管的进水口连接,为了保持自来水的冷凝效果,冷凝器中的自来水直接通过出水口连接的软管排出,自来水没有得到循环使用,而是不断地输入新的水源,使用的水量较大,造成浪费;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节约水资源,该装置是将冷凝水进行冷却并实现循环使用,其是通过通电的方式不断对冷凝水进行降温,并通过泵体实现水的循环使用,该方式需要消耗较大的电量,虽然节约了水资源,但是却提高了用电量;因此如何通过更加节能的方式使上述冷凝水进行循环使用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冷凝器。
[0005]本专利技术具体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实验室用冷凝器,包括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上方开设有出水口,下方开设有进水口,还包括:
[0007]第一降温组件,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多个并联的第一管道,所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进口均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一管道之间的腔体内填充有制冷剂;
[0008]第二降温组件,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多个并联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连通,所有的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均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的腔体内填充有制冷剂。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布水管,所述第一腔体上连通并固接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的上端通过软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口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布水管连通,所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进口均与所述第一布水管连通;
[0010]所述第一腔体内还设置有第二布水管,所述第一腔体上连通并固接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布水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上端连通,所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均与所述第二布水管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三布水管,所述第二腔体上连通并固接有第三
连接口,所述第三连接口的上端通过软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布水管连通,所有的所述第二管道的进口均与所述第三布水管连通;
[0012]所述第二腔体内还设置有第四布水管,所述第二腔体上连通并固接有第四连接口,所述第四布水管与所述第四连接口的上端连通,所有的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均与所述第四布水管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的下端通过软管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整体为螺旋状结构,所述第一管道内部自进口至出口均匀固接有多个集水件,所述集水件周向与第一管道的内壁固接,所述集水件上开设有通水孔,且相邻的两个通水孔不重合;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一管道内部结构相同。
[0014]优选的,所述集水件中间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是第一管道内径的0.2

1.5倍。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温度计,所述第四连接口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温度计。
[0016]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口在第二温度计的下端处与所述第三连接口的上端之间连通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和第一循环泵。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腔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
[0018]优选的,第四连接口和所述进水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循环泵。
[0019]优选的,所述冷凝管的内管填充有多孔结构介质。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一降温组件和第二降温组件,两者串联,第一降温组件包括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管道,两者之间的腔体填充有制冷剂,第二降温组件包括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多个第二管道,两者之间的腔体之间填充有制冷剂,上述制冷剂可随时进行填充、更换,制冷剂可以选择冰块、冰渣,冷凝管内的水进入第一降温组件时,被分流至多个第一管道中,并与外第一管道外侧的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分流的设置提高了热量交换的效率,使得水温快速降低,经过第一管道的水再汇集到一起,进行混合,之后再通过第二降温组件,同样的方式,经过第一降温组件降温后的水再次被分流至第二管道内,再次与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温度进一步降低,经过第二管道的水再次汇集,此时可将温度降低后的水再次通入冷凝管进行使用;
[0022]为了提高降温效果,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提高降温效果的集水件,集水件可降低水向下流动的速度,延长经过的时间,使其与制冷剂能更充分的进行接触降温;
[0023]为了防止经过第二降温组件后的水不能得到冷凝的要求,在第一降温组件出口和第二降温组件的出口分别设置有温度计,进行降温效果监测,假若经过第二降温组件处理后,水的温度还不达标,可以通过设置的循环管道将水循环通入第二降温组件,循环降温,直至温度达标;
[0024]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改进了冷凝管,冷凝管内填充有多孔结构,可延长高温气体的经过的时间,提高与冷凝水接触的时间,提高冷凝效果;
[0025]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设置,实现了冷凝水的循环使用,且无需使用大量电能,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验室用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内管俯视图;
[0029]图4是图1第一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4第一管道俯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冷凝管,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内管,131、多孔结构介质,14、外管,2、第一腔体,21、第一管道,211、集水件,212、通水孔,213、凸起,22、第一连接口,23、第一布水管,24、第二连接口,25、第二布水管,26、第一出料口,27、第一进料口,28、第一温度计,3、第二腔体,31、第二管道,32、第三连接口,33、第三布水管,34、第四连接口,35、第四布水管,36、第二出料口,37、第二进料口,38、第二温度计,4、循环管道,41、阀门,42、第一循环泵,43、控流阀门,5、第二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冷凝器,包括冷凝管(1),所述冷凝管(1)上端开设有出水口(12),下端开设有进水口(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降温组件,包括第一腔体(2),所述第一腔体(2)内设置有多个并联的第一管道(21),所有的所述第一管道(21)的进口均与所述出水口(12)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与所述第一管道(21)之间的腔体内填充有制冷剂;第二降温组件,包括第二腔体(3),所述第二腔体(3)内设置有多个并联的第二管道(31),所述第二管道(31)的进口与所述第一管道(21)的出口连通,所有的所述第二管道(31)的出口均与所述进水口(11)连通;所述第二腔体(3)与所述第二管道(31)之间的腔体内填充有制冷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2)内设置有第一布水管(23),所述第一腔体(2)上连通并固接有第一连接口(22),所述第一连接口(22)的上端通过软管与所述出水口(12)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口(2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布水管(23)连通,所有的所述第一管道(21)的进口均与所述第一布水管(23)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内还设置有第二布水管(25),所述第一腔体(2)上连通并固接有第二连接口(24),所述第二布水管(25)与所述第二连接口(24)的上端连通,所有的所述第一管道(21)的出口均与所述第二布水管(25)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3)内设置有第三布水管(33),所述第二腔体(3)上连通并固接有第三连接口(32),所述第三连接口(32)的上端通过软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口(24)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布水管(33)连通,所有的所述第二管道(31)的进口均与所述第三布水管(33)连通;所述第二腔体(3)内还设置有第四布水管(35),所述第二腔体(3)上连通并固接有第四连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涛曲红杰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