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枝的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703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4
本申请涉及药物含量测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桑枝的质量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S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S3.测定:分别精密吸取所述对照品溶液与所述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步骤S3中的色谱条件包括: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C为0.9%~1.1%的冰醋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柱温为25℃。精密测定桑枝饮片的质量标准,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为制定桑枝中桑皮苷A、氧化白藜芦醇的含量标准提供依据,该测定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优化供试品制备方法,提取效率高,能够通过具体指标控制桑枝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效成分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枝的质量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药物含量测定
,特别涉及一种桑枝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桑枝,为桑树的枝叶、桑条、嫩桑枝的总称。2020年版药典记载其为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嫩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我国作为桑分布最多的国家,自古就有栽桑养蚕的说法,桑枝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化学工业价值。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枝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芪类等,具有抗炎、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
[0003]芪类物质属于多酚类次生代谢物,氧化白藜芦醇又称氧化芪三酚,是二苯乙烯衍生物的芪类物质,研究表明,氧化白藜芦醇是一种络氨酸酶抑制剂,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糖尿病、神经保护等作用,此外该化合物易溶于水,具有低毒性,适用于药物开发,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桑皮苷A又称氧化白藜芦醇苷,是氧化白藜芦醇的成苷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皮苷A具有治疗酒精肝、抗炎、镇痛、止咳等功效。
[0004]已有文献分别报道过关于桑皮苷A和氧化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也有文献报道关于桑不同部位中芪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但没有研究不同产地桑枝中桑皮苷A和氧化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也没有关于桑枝中桑皮苷A和氧化白藜芦醇薄层鉴别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桑枝的质量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未有关于不同产地桑枝中桑皮苷A和氧化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也没有关于桑枝中桑皮苷A和氧化白藜芦醇薄层鉴别的研究的技术问题。
[0006]S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0007]S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0008]S3.测定:分别精密吸取所述对照品溶液与所述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0009]其中,步骤S3中的色谱条件包括: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C为0.9%~1.1%的冰醋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9~1.1ml/min,柱温为24℃

26℃。
[0010]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还包括:色谱柱为XBridege C18色谱柱,4.6
×
250mm,5μm,桑皮苷A和氧化白藜芦醇的检测波长为320

330nm,理论塔板数不低于3000。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梯度洗脱条件为:0

10min:流动相A 8%,流动相C 92%;10

15min:流动相A 8~18%,流动相C 92~82%,15min~25min:流动相A 18%,流动相C 82%;
[0012]或,梯度洗脱条件为:0

10min:流动相A 9%,流动相C 91%;10

15min:流动相A 9
~19%,流动相C 91~81%,15min~25min:流动相A 19%,流动相C 81%;
[0013]或,梯度洗脱条件为:0

10min:流动相A 10%,流动相C 90%;10

15min:流动相A 10~20%,流动相C 90~80%,15min~25min:流动相A 20%,流动相C 80%。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精密称取桑皮苷A,加入40%甲醇溶液制成每ml含桑皮苷A 138.8μg;精密称取氧化白藜芦醇,加入80%乙醇溶液制成每ml含氧化白藜芦醇189.1μg。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S21.精密称定桑枝粉末0.2g,加入40%甲醇15ml,称定重量后超声处理,再称定重量,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
[0016]S22.精密称定桑枝粉末0.2g,加入80%乙醇25ml,称定重量后超声处理,再称定重量,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S21中的超声处理的时间为20min;所述步骤S22中的超声处理的时间为30min。
[0018]优选地,以所述对照品溶液进样量为横坐标,以桑皮苷A峰面积值和氧化白藜芦醇峰面积值分别为纵坐标,得到桑皮苷A浓度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Y=24400X

3960(r=0.9999),氧化白藜芦醇浓度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Y=49400X

2250(r=0.9999)。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步骤S4:
[0020]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桑枝粉末,加入80%乙醇25ml,超声30min,摇匀,静置,取上清液过滤,得供试品备用;
[0021]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桑皮苷A,加入甲醇溶液制成每ml含桑皮苷A 47.47μg、氧化白藜芦醇50.20μg的混合溶液;
[0022]测定:吸取供试品溶液8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甲醇:冰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于紫外灯下,在365nm的波长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
[0023]优选地,乙酸乙酯、甲醇、冰醋酸的体积比为10:10:1。
[0024]优选地,精密称定桑枝粉末前,先将桑枝粉末过四号筛。
[0025]本申请的桑枝的质量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枝饮片中桑皮苷A和氧化白藜芦醇含量,通过薄层色谱法对桑枝中桑皮苷A和氧化白藜芦醇进行薄层鉴别,该薄层色谱法分离度好,斑点清晰。通过对供试品制备方法进行优选,精密测定桑枝饮片的质量标准,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为制定桑枝中桑皮苷A、氧化白藜芦醇的含量标准提供依据,该测定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优化供试品制备方法,提取效率高,能够通过具体指标控制桑枝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7]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对照品

桑皮苷A和氧化白藜芦醇的化学结构式;
[0028]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桑皮苷A和氧化白藜芦醇对照品色谱图;
[0029]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桑皮苷A和氧化白藜芦醇供试品色谱图;
[0030]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桑皮苷A采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时的色谱图;
[0031]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桑皮苷A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的色谱图;
[0032]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桑皮苷A在不同提取时间下的色谱图;
[0033]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桑皮苷A采用40%甲醇提取时不同加入量的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枝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S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S3.测定:分别精密吸取所述对照品溶液与所述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其中,步骤S3中的色谱条件包括: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C为0.9%~1.1%的冰醋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9~1.1ml/min,柱温为24℃

2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枝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还包括:色谱柱为XBridege C18色谱柱,4.6
×
250mm,5μm,桑皮苷A和氧化白藜芦醇的检测波长为320

330nm,理论塔板数不低于30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枝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梯度洗脱条件为:0

10min:流动相A 8%,流动相C 92%;10

15min:流动相A 8~18%,流动相C 92~82%,15min~25min:流动相A18%,流动相C 82%;或,梯度洗脱条件为:0

10min:流动相A 9%,流动相C 91%;10

15min:流动相A 9~19%,流动相C 91~81%,15min~25min:流动相A19%,流动相C 81%;或,梯度洗脱条件为:0

10min:流动相A10%,流动相C 90%;10

15min:流动相A10~20%,流动相C 90~80%,15min~25min:流动相A 20%,流动相C8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枝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精密称取桑皮苷A,加入40%甲醇溶液制成每ml含桑皮苷A 138.8μg;精密称取氧化白藜芦醇,加入80%乙醇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一平冼少华相雨曾宇张旭峰潘树球卢国扬陈基辉吴锐华何建
申请(专利权)人:国药集团德众佛山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