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设备链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690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监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立设备链路的方法。现有技术中,监控系统为了正确判断故障设备的部位,常用如下两种方法解决:(1)设备是离散的,没有建立连接关系,监控系统通常只能对单一的设备进行监控;(2)设备之间设定了连接,但这种连接是固定的,无法对信号的动态选择作出判断。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通过定义设备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建立设备端口信息表和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从而将各个设备的所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均建立连接,形成设备的完整链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可以将设备的所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起来形成设备链路,能够对信号的输入或输出方式进行动态分析和判断,有利于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故障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立设备链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监控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建立设备链路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计算机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尤其是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行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的,尽管计算机系统对设备的运行控制已经很精密,但是,有时设备仍然可能发生异常,需要进行及时处理以恢复各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在一些特殊行业,如钢铁行业或供电行业,一旦发生设备运行异常而未能及时发现,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和损失,为此,出现了监控系统,对计算机控制的各个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时时监控,在系统发生异常时快速通报故障内容和故障点,辅助管理人员及时解决故障。由于被监控的系统可能庞大复杂,因此其故障的情况和原因也非常复杂,常常会产生报警点并不是实际故障发生点的情况。如某一信号处理链路上的某一设备X产生了输入信号异常的报警,并且由于该异常同时造成了链路上该设备之后的所有设备均产生信号异常报警。故障的实际原因可能是由于设备X本身的问题造成的,但也有可能是由于设备X之前的信号处理设备的输出产生了异常。传统的监控系统在处理这种情况时采用两种处理方法:(1)所有设备是离散的,之间没有连接关系,因此所有设备的报警信息都是独立的。如果实际的故障原因是由设备X之前的设备造成的,那么在这样的监控系统中将很难对故障进行快速定位和排查。(2)设备之间设定了固定的连接关系,即形成了设备链路,对于设备产生的报警可以找到与该设备相关联的设备。这种情况下,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管理员更全面的判断和定位故障位置,能够很好的处理上述的情况,但是,由于此种情况下,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固定的,有时,监控系统按照该方法仍然无法判断故障的部位,如设备X之前连接的是一个具备信号输入、输出选择能力的设备,即该设备的输出信号是可以在不同的输入之中选择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2)中所述的监控系统也将无法定位故障的所有可能,因为在监控系统中已经固定化的设备链路设定无法对信号的动态选择作出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立设备链路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使监控系统能够对设备链路的动态变化做出正确判断,从而使监控系统可以正确判断设备发生故障的部位,提高监控系统的可用性。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立设备链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定义设备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建立设备端口信息表;(2)根据步骤(1)获得的设备端口信息建立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确定各设备端口与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3)连接各个设备的所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形成设备的完整链路。进一步,为使本专利技术获得更好的专利技术效果,步骤(1)中设备端口信息表包括:端口标识、端口所属设备标识。进一步,为使本专利技术获得更好的专利技术效果,步骤(2)中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包括:设备输入端口标识、设备输出端口标识。进一步,为使本专利技术获得更好的专利技术效果,步骤(3)中连接各个设备的所有端口形成设备链路时,采用如下方法:1)先判断基准点类型,如果基准点为设备则继续执行步骤2),如果基准点为端口则直接执行步骤3);2)通过设备端口信息表获取指定设备的所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3)通过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获取与指定设备端口相连接的所有前/后级端口;4)通过设备端口信息表获取所有前/后级端口所属的设备;5)根据访问设备自身的属性/信息,获取当前与指定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的输出/输入端口;进一步,步骤5)中设备自身的属性/信息是指该设备在制造时由生产厂家设定好的参数信息。6)对每个设备重复步骤2)至5),直到设备已被遍历或设备端口不再具备相连接的前后级端口;7)建立设备的完整链路。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可以将设备的所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起来形成设备链路,能够对信号的输入或输出方式进-->行动态分析和判断,有利于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故障部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及图3是定义没备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建立设备端口信息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建立设备链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定义设备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建立设备端口信息表;设备端口信息表包括:端口标识、端口所属设备标识;(2)根据步骤(1)获得的设备端口信息建立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确定各设备端口与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包括:设备输入端口标识、设备输出端口标识;(3)连接各个设备的所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形成设备的完整链路;连接各个设备的所有端口形成设备链路时,采用如下方法:1)先判断基准点类型,如果基准点为设备则继续执行步骤2),如果基准点为端口则直接执行步骤3);2)通过设备端口信息表获取指定设备的所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3)通过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获取与指定设备端口相连接的所有前/后级端口;4)通过设备端口信息表获取所有前/后级端口所属的设备;5)根据访问设备自身的属性/信息,获取当前与指定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的输出/输入端口;设备自身的属性/信息是指该设备在制造时由生产厂家设定好的参数信息。6)对每个设备重复步骤2)至5),直到设备已被遍历或设备端口不再具备相连接的前后级端口;7)建立设备的完整链路。如图2所示的监控系统,其建立完整链路的动态分析方法如下:(1)定义设备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建立设备端口信息表;设备端口信息表包括:端口标识、端口所属设备标识;如表1所示;  设备标识  端口标识  设备标识  端口标识  设备标识  端口标识-->  D1  D1.IN  Router  R.IN1  D4  D4.IN  D1  D1.OUT  Router  R.IN2  D4  D4.OUT  D2  D2.IN  Router  R.IN3  D5  D5.IN  D2  D2.OUT  Router  R.OUT1  D5  D5.OUT  D3  D3.IN  Router  R.OUT2  D6  D6.IN  D3  D3.OUT  Router  R.OUT3  D6  D6.OUT(2)根据步骤(1)获得的设备端口信息建立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确定各设备端口与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包括:设备输入端口标识、设备输出端口标识;在本实施例中,如表2所示建立设备端口与端口之间的连接;  输出端口标识  输入端口标识  D1.OUT  R.IN1  D2.OUT  R.IN2  D3.OUT  R.IN3  R.OUT1  D4.IN  R.OUT2  D5.IN  R.OUT3  D6.IN(3)连接各个设备的所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形成设备的完整链路;本实施例中如给定基准点D1.OUT,则动态获取设备链路步骤如下:1)通过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获得与D1.OUT端口连接的端口R.IN1;2)通过设备端口信息表获得D1.OUT所在设备D1;3)通过访问设备D1,获得当前与D1.OUT端口相连接的端口为D1.IN;4)通过设备端口信息表获得R.IN所在设备Router;5)通过访问设备Router,获得当前与R.IN1端口相连接的端口为R.OUT2;6)通过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立设备链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定义设备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建立设备端口信息表;(2)根据步骤(1)获得的设备端口信息建立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确定各设备端口与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3)连接各个设备的所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形成设备的完整链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设备链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定义设备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建立设备端口信息表;(2)根据步骤(1)获得的设备端口信息建立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确定各设备端口与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3)连接各个设备的所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形成设备的完整链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设备链路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设备端口信息表包括:端口标识、端口所属设备标识。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立设备链路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设备端口连接信息表包括:设备输入端口标识、设备输出端口标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立设备链路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连接各个设备的所有端口形成设备链路时,采用如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霖张鲁平董全武郭宗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