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薄钢板边缘拉伸开裂极限的评价方法及其评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667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薄钢板边缘拉伸开裂极限的评价方法及其评价装置,评价方法具体步骤为:S1、制备试样;S2、进行扩孔试验;S3、对经过扩孔试验的试样进行测量分析;S4、选取至少3个测量点的减缩量,计算单个试样的径向厚度减薄梯度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薄钢板边缘拉伸开裂极限的评价方法及其评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塑性加工与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薄钢板边缘拉伸开裂极限的评价方法及其评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对安全性及使用性要求的不断提升,高强钢在白车身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国外如沃尔沃、马自达等白车身的高强钢用量占比已超过80%,国内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的白车身高强钢应用占比也逐年攀升,由于高强钢的种类繁多,其成分体系、微观组织及变形方式对边部成形极限有着重要的影响。高强钢一般应用在结构加强件上,而该类零件翻孔、折弯涉及边部变形特征需求较多,边缘开裂问题占到高强钢开裂问题的80%以上。
[0003]高强钢在冲压过程中的边缘开裂问题日益凸显,进行金属薄板的边缘成形性系统评价,找到定量的内在关系,从而实现事前预测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成形极限曲线(FLD)并不能很好的评价和预测高强钢的边缘开裂问题,尽管各大钢厂及科研院所针对高强钢的边缘开裂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仍然存在着各自的技术问题。
[0004]国内外针对该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薄钢板边缘拉伸开裂极限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如下:S1、制备试样:S11、将待测试的薄钢板加工为正方形试样,并在正方形试样上加工不同直径的圆孔;S12、在圆孔带有毛刺一侧的板面上,标记多个与步骤S11加工圆孔的同心圆;S2、扩孔试验:将正方形试样中标记同心圆的一侧和扩孔凹模接触放置,以一定的扩孔速度对具有不同直径的圆孔的正方形试样进行扩孔试验,当圆孔边缘出现肉眼见到的穿透试样冲孔断面撕裂带的裂纹时,停止扩孔;S3、对经过扩孔试验的正方形试样进行测量分析:S31、测量正方形试样中圆孔扩孔后边缘外侧直径的变化量,得到圆孔扩孔后的拉伸极限应变ε
h
;S32、在经过扩孔后的正方形试样和扩孔凸模接触区域内的水平方向上,分别测量同心圆直径的变化及沿扩孔凸模锥面母线方向上同心圆半径的变化;S4、在步骤S3中选取至少3个测量点的减缩量T1、T2和T
i
,设测量点沿径向距圆孔边缘距离分别为L1、L2和Li,i≥3,计算单个正方形试样的径向厚度减薄梯度G
θ
,具体表达式如下:式中,Li为第i个测量点沿径向距同心圆孔边缘的距离,为平均距孔边缘距离,为平均厚度减缩;S5、重复步骤S3和S4,分别得到不同直径圆孔的正方形试样在扩孔试验下的拉伸极限应变ε
h
和径向厚度减薄梯度G
θ
,并利用拟合公式,得到边缘拉伸极限曲线,从而获得正方形试样的拉伸极限,所述拟合公式的具体表达式为:ε
h
=a*G
θk
式中,a和k为材料本身的边缘拉伸极限曲线相关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钢板边缘拉伸开裂极限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1中,所述拉伸极限应变ε
h
的具体表达式如下:式中,d1为扩孔后圆孔边缘的外侧直径,d0为扩孔前圆孔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钢板边缘拉伸开裂极限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21、测量正方形试样同心圆扩孔后直径的变化量,得到同心圆扩孔后的圆周应变ε
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英平韩龙帅段永川杨柳刘煜肖新贤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