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运输的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666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便于移动运输的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和运转机构。底座由连接座和基座组成,两根连接座与两根基座交叠固定形成“井”字结构,两根连接座均固定连接至变压器主体下方。两个运转机构分别可拆卸的设于底座两侧,运转机构包括连接架和顶升杆,连接架底面设有脚轮,连接架上表面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顶升杆,当连接架移动至紧贴基座时,顶升杆设于连接座正下方。在操作时,通过顶升杆将连接座、基座以及变压器主体向上顶升,使变压器主体和底座脱离地面,而后推动变压器主体,使脚轮在地面上滚动,完成变压器主体的移动,实现变压器主体的快速移动,提高变压器主体的移动、运输效率。运输效率。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运输的变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便于移动运输的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在移动、运输时常常需要人工搬抬,而传统变压器体积都较大,较为笨重,在移动、运输过程中十分不便,导致变压器的移动、运输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运输的变压器。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便于移动运输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0006]变压器主体;
[0007]底座,所述底座由连接座和基座组成,所述连接座和基座均设有两根,两根连接座与两根基座交叠固定在一起形成“井”字结构,所述两根连接座均固定连接至所述变压器主体下方;
[0008]运转机构,所述运转机构设有两个,两个运转机构分别可拆卸的设于所述底座两侧,所述运转机构包括连接架、脚轮和顶升杆,所述连接架底面对称设有脚轮,连接架上表面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顶升杆,所述连接架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基座一侧,且安装了脚轮与顶升杆的连接架的整体高度低于基座的高度;
[0009]其中,当连接架移动至紧贴基座时,所述连接座位于连接架上方,且所述顶升杆设于连接座正下方,该顶升杆用于将连接座、基座以及变压器主体向上顶升。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座的横截面为“C”字结构,该两根连接座为镜像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架两端均对称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呈倒“L”结构,当连接架紧贴基座侧面时,连接部呈水平的一侧边嵌入定位销顶部与连接座内壁之间的空隙内,且连接部呈水平的一侧边的侧面覆盖于连接座内壁上,顶升杆始终位于连接座正下方。
[00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座的内底面上均对称设有向上凸起的定位销,且连接部呈水平的一侧边上均贯穿有定位孔,当连接架紧贴基座侧面时,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孔相对应。
[0012]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和运转机构。底座由连接座和基座组成,两根连接座与两根基座交叠固定形成“井”字结构,两根连接座均固定连接至变压器主体下方。两个运转机构分别可拆卸的设于底座两侧,运转机构包括连接架和顶升杆,连接架底面设有脚轮,连接架上表面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顶升杆,当连接架移动至紧贴基座时,顶升杆设于连接座正下方。在操作时,通过顶升杆将连接座、基座以及变压器主体向上顶升,使变压器主体和底座脱离地面,而后推动变压器主体,使脚轮在地面上滚动,完成变压器主体的移动,一方面不需要人
员搬抬笨重的变压器主体,减轻工人负担,另一方面能快速移动变压器主体,提高变压器主体的移动、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变压器主体和底座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运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运转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变压器主体、底座和运转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顶升杆将变压器主体和底座向上顶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附图1所示,一种便于移动运输的变压器包括有变压器主体1、底座2和运转机构3。
[0021]如附图1和2所示,所述底座2由连接座21和基座22组成,所述连接座21和基座22均设有两根,两根连接座21与两根基座22交叠固定在一起形成“井”字结构,所述两根连接座21均固定连接至所述变压器主体1下方,底座2的设置,可使变压器主体1远离地面,避免地面潮气对变压器主体1造成腐蚀导致零件生锈影响使用,从而保护变压器主体1的完整性,延长变压器主体1的使用寿命。
[0022]如附图1、3和4所示,所述运转机构3设有两个,两个运转机构3分别可拆卸的设于所述底座2两侧,具体的,所述运转机构3包括连接架31、脚轮32和顶升杆33,所述连接架31底面对称设有脚轮32,该脚轮32为万向轮,可360度转动,连接架31上表面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顶升杆33,所述连接架31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基座22一侧,当连接架31移动至紧贴基座22时,所述连接座21位于连接架31上方,且所述顶升杆33设于连接座21正下方,而顶升杆33与固定至连接架31内的电动推杆35相连接,在操作时,通过电动推杆35驱动顶升杆33向上移动,而后顶升杆33上移,将连接座21、基座22以及变压器主体1向上顶升,使基座22脱离地面,此时连接架31上的脚轮32覆盖于地面上,在移动、运输变压器主体1时,可推动变压器主体1,使脚轮32在地面上滚动,完成变压器主体1的移动,一方面不需要人员搬抬笨重的变压器主体1,减轻工人负担,另一方面能快速移动变压器主体1,提高变压器主体1的移动、运输效率。其中,安装了脚轮32与顶升杆33的连接架31的整体高度低于基座22的高度,则使得连接架31能够顺利移动至连接座21下方,为顶升杆33顶升连接座21、基座22以及变压器主体1提供基础。而当变压器主体1移动到位后,使顶升杆33复位,再将连接架31移走,即可实现变压器主体1与运转机构3的分离,而后运转机构3可重新安装到不同的变压器主体1上辅助运输,运转机构3的重复利用,可节约成本。
[0023]另外,如附图5和6所示,所述连接座21的横截面为“C”字结构,该两根连接座21为镜像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架31两端均对称设有连接部34,该连接部34呈倒“L”结构,当连接架31紧贴基座22侧面时,连接部34呈水平的一侧边嵌入定位销23顶部与连接座21内壁之间的空隙内,且连接部34呈水平的一侧边的侧面覆盖于连接座21内壁上,在操作时,利用连接
座21内壁与连接部34侧面之间的相互限制作用,可使得连接架31在移动靠近基座22的过程中,连接架31上的顶升杆33始终位于连接座21正下方,避免连接架31出现歪斜,顶升杆33与连接座21错开,影响顶升杆33对连接座21的顶升,同时可保证连接座21、变压器主体1在连接架31上受力平衡,提高变压器主体1的平衡性,降低变压器主体1在移动、运输过程中出现歪斜、倾倒的风险。
[0024]进一步的,如附图5和6所示,所述连接座21的内底面上均对称设有向上凸起的定位销23,且连接部34呈水平的一侧边上均贯穿有定位孔341,当连接架31紧贴基座22侧面时,所述定位销23与定位孔341相对应,当顶升杆33上移,将连接座21、基座22以及变压器主体1向上顶升时,定位销23逐渐插入定位孔341内,利用定位销23外壁与定位孔341内壁之间的相互限制作用,可增强连接架31与连接座21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在连接架31移动、运输变压器主体1的过程中,连接座21受力带动变压器主体1在连接架31上发生滑动或者严重脱离连接架31,影响变压器主体1的平衡,从而进一步提高变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运输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变压器主体;底座,所述底座由连接座和基座组成,所述连接座和基座均设有两根,两根连接座与两根基座交叠固定在一起形成“井”字结构,所述两根连接座均固定连接至所述变压器主体下方;运转机构,所述运转机构设有两个,两个运转机构分别可拆卸的设于所述底座两侧,所述运转机构包括连接架、脚轮和顶升杆,所述连接架底面对称设有脚轮,连接架上表面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顶升杆,所述连接架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基座一侧,且安装了脚轮与顶升杆的连接架的整体高度低于基座的高度;其中,当连接架移动至紧贴基座时,所述连接座位于连接架上方,且所述顶升杆设于连接座正下方,该顶升杆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红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东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