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货架DTS支架弯折成型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604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货架DTS支架弯折成型流水线,包括有底座、装设于底座并用于对钢材冲压异形结构的冲压装置、装设于底座并用于将钢材弯折成型出DTS支架的多道冷轧轮组以及装设于底座的驱动单元;多道冷轧轮组包括有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置;冲压装置位于第一道冷轧轮组的左侧,驱动单元连接第二道冷轧轮组以及第九道冷轧轮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先冲出异形结构后再进行弯折成型,可以减少出现因冲压装置对钢材的作用力而导致钢材弯折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从而提高DTS支架的生产良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货架DTS支架弯折成型流水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材加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能源货架DTS支架弯折成型流水线。

技术介绍

[0002]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坯、锭等)产生塑性变形;根据钢材加工温度不同,可以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
[0003]例如用于成型DTS支架的冷轧装置,通常是通过多组冷轧轮组逐步对钢材弯折,然后将弯折后的钢材转运至冲压装置中,利用冲压装置对弯折后的钢材冲出异形机构,才得以完成DTS支架的制造;此种制造工艺,在冲压过程中,因冲压力的影响会使钢材弯折的角度发生改变,导致钢材的弯折角度出现偏差,生产良率有所限制。
[000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货架DTS支架弯折成型流水线,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DTS支架弯折成型的装置进行改良,从而提高DTS支架弯折成型的良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能源货架DTS支架弯折成型流水线,包括有底座、装设于底座并用于对钢材冲压异形结构的冲压装置、装设于底座并用于将钢材弯折成型出DTS支架的多道冷轧轮组以及装设于底座的驱动单元;
[0008]多道冷轧轮组依次从左往右间距设置,多道冷轧轮组中,驱动单元连接位于左侧第二道的冷轧轮组以及位于右侧第二道的冷轧轮组,冲压装置与左侧第一道的冷轧轮组左右间距设置。
[0009]进一步地,每一道冷轧轮组均包括有冷轧轮以及设于冷轧轮的弯折作用部。
[0010]进一步地,多道冷轧轮组包括有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道冷轧轮组、第二道冷轧轮组、第三道冷轧轮组、第四道冷轧轮组、第五道冷轧轮组、第六道冷轧轮组、第七道冷轧轮组、第八道冷轧轮组、第九道冷轧轮组以及第十道冷轧轮组,冲压装置位于第一道冷轧轮组的左侧,驱动单元连接第二道冷轧轮组以及第九道冷轧轮组。
[0011]进一步地,第一道冷轧轮组的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一上冷轧轮以及第一下冷轧轮,弯折作用部为设于第一上冷轧轮的第一弯折凹部;
[0012]第二道冷轧轮组的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二上冷轧轮以及第二下冷轧轮,弯折作用部为设于第二上冷轧轮的第二弯折凸部以及设于第二下冷轧轮的第二弯折凹部,第二弯折凸部与第二弯折凹部相适配;
[0013]第三道冷轧轮组的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三上冷轧轮以及第三下冷轧轮,弯折
作用部为设于第三上冷轧轮的第三弯折凸部以及设于第三下冷轧轮的第三弯折凹部,第三弯折凸部与第三弯折凹部相适配;
[0014]第四道冷轧轮组的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四上冷轧轮以及第四下冷轧轮,弯折作用部为设于第四上冷轧轮的第四弯折凸部以及设于第四下冷轧轮的第四弯折凹部,第四弯折凸部与第四弯折凹部相适配;
[0015]第五道冷轧轮组的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五上冷轧轮以及第五下冷轧轮,弯折作用部为设于第五上冷轧轮的第五弯折凸部以及设于第五下冷轧轮的第五弯折凹部,第五弯折凸部与第五弯折凹部相适配;
[0016]第六道冷轧轮组的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六上冷轧轮以及第六下冷轧轮,弯折作用部为设于第六上冷轧轮的第六弯折凸部以及设于第六下冷轧轮的第六弯折凹部,第六弯折凸部与第六弯折凹部相适配;
[0017]第七道冷轧轮组的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七上冷轧轮以及第七下冷轧轮,弯折作用部为设于第七上冷轧轮的第七弯折凸部以及设于第七下冷轧轮的第七弯折凹部,第七弯折凸部与第七弯折凹部相适配;
[0018]第八道冷轧轮组的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八上冷轧轮以及第八下冷轧轮,弯折作用部为设于第八上冷轧轮的第八弯折凸部以及设于第八下冷轧轮的第八弯折凹部,第八弯折凸部与第八弯折凹部相适配;
[0019]第九道冷轧轮组的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九上冷轧轮以及第九下冷轧轮,弯折作用部为设于第九上冷轧轮的第九弯折凸部以及设于第九下冷轧轮的第九弯折凹部,第九弯折凸部与第九弯折凹部相适配;
[0020]第十道冷轧轮组的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十上冷轧轮以及第十下冷轧轮,弯折作用部为设于第十上冷轧轮的第十弯折凸部以及设于第十下冷轧轮的第十弯折凹部,第十弯折凸部与第十弯折凹部相适配。
[002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将冷轧轮装设于底座的正旋螺杆以及反旋螺杆;
[0022]每一冷轧轮的一侧设置有供正旋螺杆一端旋入的正旋内螺纹孔,另一侧设置有供反旋螺杆一端旋入的反旋内螺纹孔,正旋螺杆以及反旋螺杆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装设于底座;
[0023]驱动单元连接正旋螺杆,驱动单元传动正旋螺杆旋转时,正旋螺杆传动冷轧轮以及反旋螺杆随正旋螺杆的旋转方向同步旋转;
[0024]作用正旋螺杆正转时,正旋螺杆联动反旋螺杆反转以传动冷轧轮位移;或,
[0025]作用正旋螺杆反转时,正旋螺杆联动反旋螺杆正转以传动冷轧轮位移。
[0026]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连接正旋螺杆以及反旋螺杆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有连接正旋螺杆和反旋螺杆的水平轴、垂直连接于水平轴中部的垂直轴、固定装设于垂直轴的第一伞齿轮、固定装设于正旋螺杆并与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伞齿轮以及固定装设于反旋螺杆并与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三伞齿轮。
[0027]进一步地,正旋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伞齿轮的第一安装柱,反旋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三伞齿轮的第二安装柱;
[0028]第一安装柱与第二安装柱相对的一侧面凹设有第一安装轴孔,第二安装柱与第一安装柱相对的一侧面凹设有第二安装轴孔;
[0029]水平轴的直径小于第一安装轴孔以及第二安装轴孔的直径,水平轴的一端插入第一安装轴孔中,另一端插入第二安装轴孔中。
[0030]进一步地,冷轧轮还包括有用于为连接结构提供避让的第一安装腔室,第一安装腔室位于正旋内螺纹孔以及反旋内螺纹孔之间,第一安装腔室的一端连通正旋内螺纹孔,另一端连通反旋内螺纹孔。
[0031]进一步地,冷轧轮的侧面可旋转装设有限位螺杆,限位螺杆的底部枢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底部设置有与正旋螺杆以及反旋螺杆相适配的限位齿牙。
[0032]进一步地,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以及第二减速机,第一电机分别连接第一减速机、第二减速机,第一减速机连接第二道冷轧轮组第二减速机连接第九道冷轧轮组。
[003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34]1、通过依次从左往右设置第一道冷轧轮组至第十道冷轧轮组,且在第一道冷轧轮组的左侧设置冲压装置;作业时,首先通过冲压装置对钢材冲出异形结构,然后经由第一道冷轧轮组至第十道冷轧轮组对干钢材进行弯折成型出DTS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先冲出异形结构后再进行弯折成型,可以减少出现因冲压装置对钢材的作用力而导致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货架DTS支架弯折成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0)、装设于底座(10)并用于对钢材冲压异形结构的冲压装置(20)、装设于底座(10)并用于将钢材弯折成型出DTS支架的多道冷轧轮组(30)以及装设于底座(10)的驱动单元(40);多道冷轧轮组(30)依次从左往右间距设置,多道冷轧轮组(30)中,驱动单元(40)连接位于左侧第二道的冷轧轮组以及位于右侧第二道的冷轧轮组,冲压装置(20)与左侧第一道的冷轧轮组左右间距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货架DTS支架弯折成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每一道冷轧轮组(30)均包括有两个冷轧轮以及设于每一冷轧轮的弯折作用部(3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货架DTS支架弯折成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多道冷轧轮组(30)包括有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道冷轧轮组(301)、第二道冷轧轮组(302)、第三道冷轧轮组(303)、第四道冷轧轮组(304)、第五道冷轧轮组(305)、第六道冷轧轮组(306)、第七道冷轧轮组(307)、第八道冷轧轮组(308)、第九道冷轧轮组(309)以及第十道冷轧轮组(310),冲压装置(20)位于第一道冷轧轮组(301)的左侧,驱动单元(40)连接第二道冷轧轮组(302)以及第九道冷轧轮组(30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货架DTS支架弯折成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第一道冷轧轮组(301)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一上冷轧轮(3011)以及第一下冷轧轮(3012),弯折作用部(32)为设于第一上冷轧轮(3011)的第一弯折凹部(321);第二道冷轧轮组(302)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二上冷轧轮(3021)以及第二下冷轧轮(3022),弯折作用部(32)为设于第二上冷轧轮(3021)的第二弯折凸部(322)以及设于第二下冷轧轮(3022)的第二弯折凹部(323),第二弯折凸部(322)与第二弯折凹部(323)相适配;第三道冷轧轮组(303)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三上冷轧轮(3031)以及第三下冷轧轮(3032),弯折作用部(32)为设于第三上冷轧轮(3031)的第三弯折凸部(324)以及设于第三下冷轧轮(3032)的第三弯折凹部(325),第三弯折凸部(324)与第三弯折凹部(325)相适配;第四道冷轧轮组(304)的包括有第四上冷轧轮(3041)以及第四下冷轧轮(3042),弯折作用部(32)为设于第四上冷轧轮(3041)的第四弯折凸部(326)以及设于第四下冷轧轮(3042)的第四弯折凹部(327),第四弯折凸部(326)与第四弯折凹部(327)相适配;第五道冷轧轮组(305)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五上冷轧轮(3051)以及第五下冷轧轮(3052),弯折作用部(32)为设于第五上冷轧轮(3051)的第五弯折凸部(328)以及设于第五下冷轧轮(3052)的第五弯折凹部(329),第五弯折凸部(328)与第五弯折凹部(329)相适配;第六道冷轧轮组(306)的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六上冷轧轮(3061)以及第六下冷轧轮(3062),弯折作用部(32)为设于第六上冷轧轮(3061)的第六弯折凸部(3210)以及设于第六下冷轧轮(3062)的第六弯折凹30部(3211),第六弯折凸部(3210)与第六弯折凹部(3211)相适配;第七道冷轧轮组(307)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七上冷轧轮(3071)以及第七下冷轧轮(3072),弯折作用部(32)为设于第七上冷轧轮(3071)的第七弯折凸部(3212)以及设于第七下冷轧轮(3072)的第七弯折凹部(3213),第七弯折凸部(3212)与第七弯折凹部(3213)相适配;第八道冷轧轮组(308)的包括有上下间距设置的第八上冷轧轮(3081)以及第八下冷轧轮(3082),弯折作用部(32)为设于第八上冷轧轮(3081)的第八弯折凸部(3214)以及设于第
八下冷轧轮(3082)的第八弯折凹部(3215),第八弯折凸部(3214)与第八弯折凹部(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源晟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