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膜、包装材料及包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99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层膜依次具备:第一外层,该第一外层含有丙烯均聚物(A)70~30质量%及乙烯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层膜、包装材料及包装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膜、包装材料及包装体。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热性及透明性优异、作为包装袋用密封剂膜在沸水处理或高温蒸煮处理等苛刻的处理中也可以优选地使用的聚丙烯系多层膜,以及使用该聚丙烯系多层膜获得的包装材料及包装体。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系膜由于刚性及耐热性优异且廉价,因此有时作为食品包装等各种包装用材料中的密封剂膜使用。
[0003]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聚丙烯系复合膜,其为由3层构成的聚丙烯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中间层由丙烯

乙烯嵌段共聚物形成,两表面层由丙烯系无规共聚物形成。
[0004]专利文献2提出了一种多层膜,其由包含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及丙烯系聚合物的两表面层和包含丙烯聚合物及乙烯

丙烯共聚物的中间层形成。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132186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

1051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对于聚丙烯系多层膜,要求例如能够耐受在120~135℃的高温下进行加压处理、进行杀菌及灭菌的高温蒸煮处理等的耐热性;以及能够维持内容物的可视性的透明性。但是,现有的聚丙烯系多层膜中,难以兼顾优异的耐热性和透明性,此为现状。/>[0011]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事实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优异的耐热性及透明性的聚丙烯系多层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该多层膜获得的包装材料及包装体。
[0012]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是,本专利技术人们发现重要的是在聚丙烯系多层膜的外层中以规定量混合不同的丙烯系聚合物,进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4]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多层膜依次具备:第一外层,该第一外层含有丙烯均聚物(A)70~30质量%及乙烯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丙烯

乙烯无规共聚物(B)30~70质量%;内层,该内层含有丙烯

乙烯嵌段共聚物(C)和乙烯

丙烯共聚物弹性体(D);以及第二外层,该第二外层含有丙烯均聚物(A)70~30质量%及乙烯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丙烯

乙烯无规共聚物(B)30~70质量%。
[0015]上述多层膜中,外层以规定的量比含有丙烯均聚物(A)和具有规定乙烯含量的丙烯

乙烯无规共聚物(B)。由此,可以在维持耐热性的同时、抑制作为使膜的透明性降低的要因的表面凹凸。这种效果在外层中使用丙烯系无规共聚物时(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使用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及丙烯系聚合物时(例如上述专利文献2)是无法获得的,特别在高温蒸煮
处理用途中是优选的效果。
[0016]一个方式中,丙烯

乙烯嵌段共聚物(C)中的乙烯

丙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EPR)与丙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PP)之比Mw(EPR)/Mw(PP)可以为1.5以下。此时,外层以特定的量比含有丙烯均聚物(A)和丙烯

乙烯无规共聚物(B),且内层所含的丙烯

乙烯嵌段共聚物(C)中的丙烯聚合物及乙烯

丙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之比为特定的值以下。由此,可以在维持耐热性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作为使膜的透明性降低的要因的膜内折射率差。这种效果在现有的多层膜(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无法获得,特别在高温蒸煮处理用途中是优选的效果。
[0017]一个方式中,内层还可以含有丙烯

乙烯嵌段共聚物(C)90~50质量%及乙烯

丙烯共聚物弹性体(D)10~50质量%。由此,可以维持膜的柔软性、在高温蒸煮处理后可以抑制热封部的边折,易于获得优异的热封性。
[0018]一个方式中,第一外层及第二外层的总厚以多层膜的厚度为基准计可以为16~42%。由此,易于兼顾透明性及热封性。
[0019]一个方式中,内层的厚度可以为20μm以上。由此,易于维持膜的柔软性。
[0020]一个方式中,内层中作为分散体存在的乙烯

丙烯共聚物的层叠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1.5μm以下。由此,易于维持膜的透明性。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包装材料具备上述多层膜和基材。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包装体由上述包装材料制袋而成。
[0023]专利技术效果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能够兼具优异的耐热性及透明性的聚丙烯系多层膜。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使用该多层膜获得的包装材料及包装体。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多层膜的截面图。
[0026]图2为表示实施例1中使用的丙烯

乙烯无规共聚物(B)的总熔化热和在135℃将熔化热分割的结果的图。
[0027]图3为表示比较例2中使用的丙烯

乙烯无规共聚物(E)的总熔化热和在135℃将熔化热分割的结果的图。
[0028]图4为实施例1的内层的截面照片。
[0029]图5为实施例10的内层的截面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多层膜>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多层膜的截面图。多层膜10依次具备第一外层1a、内层2及第二外层1b。多层膜可作为聚丙烯系无拉伸密封剂膜进行使用。
[0032][第一外层及第二外层][0033]第一外层及第二外层含有丙烯均聚物(A)及丙烯

乙烯无规共聚物(B)。有时将第一外层及第二外层一并仅称作外层。第一外层及第二外层可以具有相同的组成,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组成。
[0034](丙烯均聚物(A))
[0035]丙烯均聚物(A)例如可以通过使用齐格勒

纳塔型催化剂或茂金属催化剂将丙烯进行均聚的方法来获得。通过外层含有丙烯均聚物(A),可以对外层赋予优异的耐热性。
[0036]作为丙烯均聚物(A),可以使用进行示差扫描热量测定(JIS K 7121)时的熔化开始温度为150℃以上、熔化峰温度为155℃以上的丙烯均聚物。熔化开始温度及熔点峰温度均为此范围内的丙烯均聚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例如在进行高温下的高温蒸煮处理后,难以在包装袋的内表面发生熔融粘合。
[0037]作为丙烯均聚物(A),可以使用熔体流动速率(MFR:ISO 1133)(温度为230℃、负荷为2.16kg)为2.0~7.0g/10分钟的范围的丙烯均聚物。通过熔体流动速率为下限值以上,成形加工时的挤出机载荷减小,加工速度难以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多层膜,其依次具备:第一外层,该第一外层含有丙烯均聚物(A)70~30质量%及乙烯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丙烯

乙烯无规共聚物(B)30~70质量%;内层,该内层含有丙烯

乙烯嵌段共聚物(C)和乙烯

丙烯共聚物弹性体(D);以及第二外层,该第二外层含有丙烯均聚物(A)70~30质量%及乙烯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丙烯

乙烯无规共聚物(B)30~70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丙烯

乙烯嵌段共聚物(C)中的乙烯

丙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EPR)与丙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PP)之比Mw(EPR)/Mw(P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田大辅竹之内基邦大木智子西原嗣贵堀内雅文
申请(专利权)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