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防护底板及电池包复合防护结构、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防护底板及电池包复合防护结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动力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电动汽车中,电池包一般位于车辆的底盘下部,通过螺栓与底盘连接,电池包的下表面裸露在外,车辆日常行驶过程中电池包底部容易磕碰导致箱体破裂防护失效,行驶过程中底部石子飞溅也会对电池包造成冲击,为了面对复杂的工况,通常在电池包的底部设置有防护板,通过防护板对电池包的底部起到保护作用,现有的防护板在外露和长期冲击作用下,容易出现防护涂层分层空鼓,空鼓分部导致防护涂层易破损,进而导致防护板腐蚀,影响防护板的力学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电池防护板存在防护涂层受冲击空鼓和防腐蚀性能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防护底板及电池包复合防护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防护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纤维增强树脂层、金属板和下纤维增强树脂层,所述金属板位于所述上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下纤维增强树脂层之间;且所述上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下纤维增强树脂层满足以下条件:0.4≤d2/d1≤2其中,d1为下纤维增强树脂层的厚度,单位为mm;d2为上纤维增强树脂层的厚度,单位为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护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下纤维增强树脂层满足以下条件:0.5≤d2/d1≤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护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纤维增强树脂层的厚度d1为0.6~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护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纤维增强树脂层的厚度d2为0.4~1.6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护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防护底板还包括有纤维增强树脂框,所述金属板和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框位于所述上纤维增强树脂层和所述下纤维增强树脂层之间,所述金属板位于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框内部,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框的顶面与所述上纤维增强树脂层一体连接,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框的底面与所述下纤维增强树脂层一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防护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纤维增强树脂层、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框和所述下纤维增强树脂层重叠的位置间隔开设有多个安装孔。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龙,彭青波,谭志佳,雷松,杨胜琳,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