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剂和气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595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向一氧化碳转换的效率高、例如可用于化学链法的还原剂、以及使用该还原剂的气体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还原剂,是在通过与含有二氧化碳的原料气体接触来还原所述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含有一氧化碳的生成气体时所使用的还原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具有氧离子传导性的氧载体,和担载在该氧载体上的碱性氧化物。另外,优选所述碱性氧化物包含选自锂(Li)、钠(Na)、钾(K)、镁(Mg)、锰(Mn)、钴(Co)、锶(Sr)和铷(Rb)中的至少一种。锶(Sr)和铷(Rb)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还原剂和气体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还原剂和气体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例如可用于化学链法(chemical looping method)的还原剂和使用该还原剂进行的气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作为温室气体的一种的二氧化碳,其在大气中的浓度持续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助长了全球变暖。因此,回收被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很重要的,而且如果能够将回收得到的二氧化碳转换为有价物质并再利用,则能够实现碳循环社会。
[0003]以往,作为由二氧化碳制造一氧化碳的方法,已知利用了逆水性气体转移反应的方法。但是,该以往的逆水性气体转移反应,由于作为产物的一氧化碳和水共存于体系内,因此存在因受到化学平衡的制约而二氧化碳向一氧化碳转换的效率低的问题。
[0004]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化学链法进行从二氧化碳到一氧化碳的转换(合成)。这里所说的“化学链法”是将上述逆水性气体转移反应分为通过氢气进行的还原反应、和由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这两反应,通过金属氧化物(MO
x
)使这些反应牵连的方法(参照下述式)。
[0005]H2+MO
x

H2O+MO
x-1
[0006]CO2+MO
x-1

CO+MO
x
[0007]另外,在上述式中,MO
x
‑1表示金属氧化物的一部分或全部被还原了的状态。
[0008]在化学链法中,在各自的反应时,作为逆反应的基质的水和一氧化碳不共存,因此有可能得到比逆水性气体转移反应的化学平衡更高的二氧化碳向一氧化碳转换的转换效率。
[0009]在该化学链法中,作为使反应有牵连的金属氧化物,广泛使用具有氧离子传导性的氧化铈、或氧化铁等氧载体。
[0010]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使用担载在Al2O3等载体上的氧化镍和氧化铁的混合氧载体,进一步担载作为碱性氧化物的氧化镁,能够加速混合氧载体的氧移动速度。
[0011]现有技术文献
[0012]非专利文献
[0013]非专利文献1:ASC Omega 2018,3,4378-4383

技术实现思路

[0014]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5]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混合氧载体的使用用途不是指向二氧化碳向一氧化碳转换的化学链反应。因此,该混合氧载体在吸附二氧化碳时的反应性或与碱性氧化物的相互作用不充分,即使用于将二氧化碳转换为一氧化碳,也存在其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向一氧化碳转换
的效率高、例如可用于化学链法的还原剂、以及使用该还原剂的气体的制造方法。
[0017]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8]这样的目的通过下述的本专利技术来实现。
[0019][1].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是在通过与含有二氧化碳的原料气体接触来还原所述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含有一氧化碳的生成气体时所使用的还原剂,其特征在于,含有:
[0020]具有氧离子传导性的氧载体,和
[0021]担载在该氧载体上的碱性氧化物。
[0022][2].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优选相对于所述还原剂100质量份,所述碱性氧化物的量为60质量份以下。
[0023][3].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优选所述碱性氧化物包含选自锂(Li)、钠(Na)、钾(K)、镁(Mg)、锰(Mn)、钴(Co)、锶(Sr)和铷(Rb)中的至少一种。
[0024][4].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优选所述氧载体包含选自钒(V)、铁(Fe)、钛(Ti)、钼(Mo)、钇(Y)、铬(Cr)、镧(La)、镍(Ni)、铜(Cu)、钨(W)、铌(Nb)和铈(Ce)中的至少一种。
[0025][5].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优选含有被担载在所述氧载体上的以Ce1‑
x
(M)
x
O
y
表示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其中,M是其离子半径比相同价数且相同配位数的Ce的离子半径小的金属元素,x表示正实数,y表示1~4的实数。
[0026][6].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优选所述Ce的离子半径与所述金属元素M的离子半径之差,在价数为3、配位数为6时为大于0pm且47pm以下,在价数为4、配位数为8时为大于0pm且24pm以下。
[0027][7].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优选所述金属元素M为选自钐(Sm)、锆(Zr)和铪(Hf)中的至少一种。
[0028][8].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优选该还原剂用于通过与含有二氧化碳的原料气体接触来还原所述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含有一氧化碳的生成气体。
[0029][9].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优选被氧化了的该还原剂通过与含有氢气的还原气体接触而被还原。
[0030][10].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优选该还原剂用于二氧化碳的还原反应和被氧化了的该还原剂的还原反应的各个反应工序。
[0031][11].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与含有二氧化碳的原料气体接触来还原所述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含有一氧化碳的生成气体。
[0032]专利技术效果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由含有二氧化碳的原料气体高效率地制造含有一氧化碳的生成气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例如可用于化学链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基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和气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35][还原剂][0036]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是在通过与含有二氧化碳的原料气体接触,来还原二氧化碳,制造含有一氧化碳的生成气体时使用的(即,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的制造方法)。另外,通过使还原气体与被氧化了的还原剂接触,可以使还原剂还原(再生)。
[0037]此时,优选通过使原料气体和还原气体交替通过填充有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的反应管(反应容器)内部,通过还原剂进行从二氧化碳向一氧化碳的转换、且通过还原气体进行氧化状态的还原剂的再生。
[0038]本专利技术的还原剂包含氧载体和担载在该氧载体上的碱性氧化物。
[0039]在此,氧载体是指以下化合物:具有氧离子传导性、能够产生可逆性氧缺损的化合物,从其自身通过还原产生氧元素缺损,但在氧元素缺损了的状态(还原状态)下,若与二氧化碳接触则从二氧化碳中夺取氧元素而显示还原作用的化合物。
[0040]另一方面,碱性氧化物是具有吸附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化合物。
[0041]这样,通过在氧载体上担载碱性氧化物,即使在比较低的温度下也能够将二氧化碳有效地转换(还原)为一氧化碳,并且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良好地维持氧载体的活性,能够延长作为还原剂的寿命。
[0042]得到上述效果的理由还不确定,但推定如下。即推定,碱性氧化物吸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蓄积在氧载体的表面。蓄积的二氧化碳通过所谓的表面迁移现象向氧载体的表面扩散,由此二氧化碳向一氧化碳转换的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还原剂,是在通过与含有二氧化碳的原料气体接触来还原所述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含有一氧化碳的生成气体时所使用的还原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具有氧离子传导性的氧载体,和担载在该氧载体上的碱性氧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剂,相对于所述还原剂100质量份,所述碱性氧化物的量为60质量份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还原剂,所述碱性氧化物包含选自锂(Li)、钠(Na)、钾(K)、镁(Mg)、锰(Mn)、钴(Co)、锶(Sr)和铷(Rb)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还原剂,所述氧载体包含选自钒(V)、铁(Fe)、钛(Ti)、钼(Mo)、钇(Y)、铬(Cr)、镧(La)、镍(Ni)、铜(Cu)、钨(W)、铌(Nb)和铈(Ce)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还原剂,含有被担载在所述氧载体上的以Ce1‑
x
(M)
x
O
y
表示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其中,M是其离子半径比相同价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