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漂浮式水体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588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漂浮式水体取样装置,涉及水体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定位部件和采样组件,所述定位部件的顶设置有端螺栓连接的水文组件,且所述水文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吊装的浮力构件,所述浮力构件的内边侧设置有卡合连接的采样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卡合在浮力构件内侧的采样组件,由于采样组件中所含有筒状的试管筒,而且试管筒内部含有两件分别相互平行的网格罩与多孔筛,这样试管筒内能够对于提取的水样进行分层处理,以便于用户后期进行研究分析时,减轻工作的负担,同时由于管体上的孔构造与网格罩的相互配合下,能够使得产品不会因为杂质的原因导致的堵塞,使得设备在清理后可多次进行使用,提升了使用率。提升了使用率。提升了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漂浮式水体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取样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漂浮式水体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利用水体取样装置采集的水体,通过分析测定,以获得水体检测分析的基本数据,供分析用的水样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水体的化学组成和特征,采样的方法、位置、时间、次数等都是根据水体特点和分析目的决定的。
[0003]现有的水体取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率低下,而且取水后难以进行分类处理,有堵塞的隐患等问题,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漂浮式水体取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漂浮式水体取样装置,该用于环境监测的漂浮式水体取样装置主要是利用卡合在浮力构件内侧的采样组件,由于采样组件中所含有筒状的试管筒,而且试管筒内部含有两件分别相互平行的网格罩与多孔筛,这样试管筒内能够对于提取的水样进行分层处理,以便于用户后期进行研究分析时,减轻工作的负担,同时由于管体上的孔构造与网格罩的相互配合下,能够使得产品不会因为杂质的原因导致的堵塞,使得设备在清理后可多次进行使用,提升了使用率。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漂浮式水体取样装置,包括定位部件和采样组件,所述定位部件的顶设置有端螺栓连接的水文组件,且所述水文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吊装的浮力构件,所述浮力构件的内边侧设置有卡合连接的采样组件,所述浮力构件的顶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显示机构;
>[0006]所述采样组件包括垫环、螺栓吊圈、试管筒、网格罩和多孔筛,所述垫环卡合连接在所述浮力构件的内边侧,所述垫环的顶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螺栓吊圈,所述垫环的下方设置有试管筒,所述试管筒的内侧设置有相互平行分布的网格罩和多孔筛。
[0007]进一步改进于,所述试管筒的顶端边侧呈多孔状构造,所述网格罩和多孔筛相互平行,且所述网格罩位于多孔筛的上方,所述网格罩为网格状结构,所述多孔筛为筛孔状构造。
[0008]进一步改进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插锥、配重铁饼、防陷球、铁链和吊环,所述锥状的插锥上方设置有配重铁饼,且所述配重铁饼的边侧环形分布有四组防陷球,所述配重铁饼的顶侧通过铁链环套连接有吊环。
[0009]进一步改进于,所述水文组件包括旋转盘座、第一转动框、第二转动框、第三转动框、轴承条和水轮叶片,所述旋转盘座设置在所述吊环的顶侧,所述旋转盘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转动框,且所述第一转动框的内侧轴承连接有第二转动框,所述第二转动框的内侧轴承连接有第三转动框,且所述第三转动框的内侧通过轴承条与水轮叶片轴承连接。
[0010]进一步改进于,所述浮力构件包括吊绳、浮筒环座、侧杆和浮力球,所述吊绳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框的顶侧,所述吊绳的顶侧设置有浮筒环座,且所述浮筒环座的两侧通过侧杆连接有浮力球。
[0011]进一步改进于,所述显示机构包括螺栓支架、上杆、太阳能光伏板、内横棒、灯座和信号灯,所述螺栓支架螺栓连接在所述浮筒环座的顶侧,所述螺栓支架的顶端通过上杆支撑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螺栓支架的内边侧设置有内横棒,所述内横棒上通过灯座与信号灯电性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主要是利用卡合在浮力构件内侧的采样组件,由于采样组件中所含有筒状的试管筒,而且试管筒内部含有两件分别相互平行的网格罩与多孔筛,这样试管筒内能够对于提取的水样进行分层处理,以便于用户后期进行研究分析时,减轻工作的负担,同时由于管体上的孔构造与网格罩的相互配合下,能够使得产品不会因为杂质的原因导致的堵塞,使得设备在清理后可多次进行使用,提升了使用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水文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采样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定位部件;101、插锥;102、配重铁饼;103、防陷球;104、铁链;105、吊环;2、水文组件;201、旋转盘座;202、第一转动框;203、第二转动框;204、第三转动框;205、轴承条;206、水轮叶片;3、浮力构件;301、吊绳;302、浮筒环座;303、侧杆;304、浮力球;4、采样组件;401、垫环;402、螺栓吊圈;403、试管筒;404、网格罩;405、多孔筛;5、显示机构;501、螺栓支架;502、上杆;503、太阳能光伏板;504、内横棒;505、灯座;506、信号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0]根据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漂浮式水体取样装置,包括定位部件1和采样组件4,定位部件1的顶设置有端螺栓连接的水文组件2,且水文组件2的顶端设置有吊装的浮力构件3,浮力构件3的内边侧设置有卡合连接的采样组件4,浮力构件3的顶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显示机构5;
[0021]采样组件4包括垫环401、螺栓吊圈402、试管筒403、网格罩404和多孔筛405,垫环401卡合连接在浮力构件3的内边侧,垫环401的顶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螺栓吊圈402,垫环401的下方设置有试管筒403,试管筒403的内侧设置有相互平行分布的网格罩404和多孔筛405。
[0022]试管筒403的顶端边侧呈多孔状构造,网格罩404和多孔筛405相互平行,且网格罩404位于多孔筛405的上方,网格罩404为网格状结构,多孔筛405为筛孔状构造。
[0023]本实施例中,当安装有螺栓吊圈402的垫环401卡合在浮筒环座302内侧时,这样垫
环401下方的试管筒403就固定在浮力构件3上,由于试管筒403的顶部边侧具备多孔状的构造,使得水域的水体能进入试管筒403之中,而且试管筒403的内侧安装的网格罩404和多孔筛405相互平行,并且网格罩404的孔隙也大于多孔筛405的孔隙,使得试管筒403所承载的水域水体分为三层,让用户在取出采样组件4后,能够将试管筒403进行破开后,取出三层不同状态的水体,以便于用户进行精准高效的研究观察。
[0024]定位部件1包括插锥101、配重铁饼102、防陷球103、铁链104和吊环105,锥状的插锥101上方设置有配重铁饼102,且配重铁饼102的边侧环形分布有四组防陷球103,配重铁饼102的顶侧通过铁链104环套连接有吊环105。
[0025]本实施例中,首先,选定好水域中的地点,通过在配重铁饼102的下方安装多组锥状的插锥101,使得配重铁饼102能够顺利的插接在水道的河床下,并在配重铁饼102的边侧设置环形分布的防陷球103让设备不会陷入淤泥之中无法拔出,通过在配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漂浮式水体取样装置,包括定位部件(1)和采样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1)的顶设置有端螺栓连接的水文组件(2),且所述水文组件(2)的顶端设置有吊装的浮力构件(3),所述浮力构件(3)的内边侧设置有卡合连接的采样组件(4),所述浮力构件(3)的顶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显示机构(5);所述采样组件(4)包括垫环(401)、螺栓吊圈(402)、试管筒(403)、网格罩(404)和多孔筛(405),所述垫环(401)卡合连接在所述浮力构件(3)的内边侧,所述垫环(401)的顶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螺栓吊圈(402),所述垫环(401)的下方设置有试管筒(403),所述试管筒(403)的内侧设置有相互平行分布的网格罩(404)和多孔筛(4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漂浮式水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筒(403)的顶端边侧呈多孔状构造,所述网格罩(404)和多孔筛(405)相互平行,且所述网格罩(404)位于多孔筛(405)的上方,所述网格罩(404)为网格状结构,所述多孔筛(405)为筛孔状构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漂浮式水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1)包括插锥(101)、配重铁饼(102)、防陷球(103)、铁链(104)和吊环(105),所述锥状的插锥(101)上方设置有配重铁饼(102),且所述配重铁饼(102)的边侧环形分布有四组防陷球(103),所述配重铁饼(102)的顶侧通过铁链(104)环套连接有吊环(105)。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翔罗尧彭道银刘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拓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