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29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型尿液试管、引流槽、吸水层、防洒试管承接杯、试管承接管、上下平移导杆;所述新型尿液试管包括引流槽和吸水层,引流槽为试管口处圆角形凹槽,凹槽延续至包裹在试管外壁的吸水层;所述试管承接管位于防洒式试管承接杯底部中央,与承接杯杯底一体连接,且底部通有圆孔;所述防洒试管承接杯包括承接管和上下平移导杆,试管承接杆位于其杯体中央且与底部一体连接,上下平移导导杆柱置于承接管内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尿液试管及试管承接杯适合尿检时的尿液取样,试管放置在试管承接管中,手持承接杯完成尿液取样,操作简便且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尿常规作为现代临床中三大常规检查中的一项,尿液作为人体排泄物之一。作为排泄物检查,通过检测:尿酮体、尿糖、尿液蛋白质、血红蛋白尿以及尿液碱度,可反映出机体的代谢状况、健康情况。
[0003]按照标准参考值,成年女子每微升尿液样本中,红细胞个数不超过7.5个,白细胞的个数不会超过13.5个。根据国际标准,未离心的尿液样本,每个样本分析过程中至少检测6.4微升的样本量。而要完成1微升尿液样本的筛查,需要300多个镜头视野才能完成,且容易漏检、误检,无法标准化。在2002年,全国首台尿沉渣分析仪获得注册证,对尿液中的红、白细胞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计数,开启了国内自动化尿检时代。发展至今,如若尿液样本的人工取样过程速度及准确性能达到保证,尿液检查仪器可以完成临床常规标准镜检90%的工作量,人工仅需根据仪器提供的结果即可发出确诊报告。
[0004]目前的自动化尿检中,取尿完成后要尽快取样,在尿杯中尿液倾倒入尿液试管过程中,尿液容易洒到试管外壁及医护人员的手套上。就会导致试管、手套受污染,影响结果准确性、医护人员不得不时常更换手套,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效性,便利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以在试管壁上制引流槽和吸水层的形式,以及将新型试管放置在防洒试管承接杯的承接管内腔中进行尿液取样,防止尿液流到手持试管的部位;以防洒承接杯的方式防止尿液流到试管上,实现其试管防污染。
[0006]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洒试管承接杯、一种新型尿液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型尿液试管、引流槽、吸水层、防洒试管承接杯、承接管及上下平移导杆;
[0007]所述防洒试管承接杯包括承接管和上下平移导杆,承接管与承载杯杯底一体连接;
[0008]所述新型尿液试管套接在承载杯内腔中的承载管中,型尿液试管口处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与试管外壁一体,引流槽下方是吸水层,其嵌在试管外壁。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平移导杆放置于承接管内腔中,且可以上下移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平移导柱顶部设有半球形凹槽承载面,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与承载面由中间导杆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管在管底开有圆
孔,与上下平移导杆的承载面卡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尿液试管外壁,在引流槽竖直下方设有凹槽段,吸水层嵌着在凹槽段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承接杯杯底设有承接杯底槽,承接杯底槽圆心与与承接管同心,卡接上下平移导杆底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设计的防洒试管承接杯采用斜口漏斗型设计,保证了上口半径足够,相比于现有取样设备,能更加有效地防止在取样时尿液贱到实验桌以及工作人员身上,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在防洒试管承接杯设有承接管及上下平移导杆,无需拆卸,试管取样过程中放置与取出更方便,平移导杆承接试管处的半球形镂空设计能保证试管放置在防洒试管承接杯取样时平稳进行;
[0016]2、其次该套装置中,在试管口外壁处设计引流槽及吸水材料,当尿液从试管口溢出时,尿液能够顺引流槽流至吸水材料上,阻止尿液流到试管外壁下部,相比于现有尿液试管,手持试管时不会污染手套,避免了手套污染高频率更换,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实验器材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一种新型尿液试管和防洒试管承接杯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0019]图2是附图1中部位13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3是附图1中部位2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是附图1中部位1的半剖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
防洒试管承接杯,11

承接杯底槽,12

承接管,13

上下平移导杆,131

平移导杆底座,132

承载面,133

中间导杆,2

尿液试管,21

引流槽,22

吸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洒试管承接杯1、新型尿液试管2;
[0027]所述新型尿液试管2放置在承接管12内腔中;
[0028]所述防洒试管承接杯1包括承接管12和上下平移导杆13两个构件,承接管12与防
洒试管承接杯1杯底一体连接,且竖直置于杯底中央,上下平移导杆13置于承接管内腔;
[0029]所述新型尿液试管2包括引流槽21和吸水层22两个特殊设计,在其试管口外壁出设有引流槽21,引流槽下方是吸水层,吸水层与引流槽邻接,保证溢出、洒出尿液沿引流槽流至吸水层22,吸水层能够吸收自身数倍的尿液,使得新型尿液试管2手持部位不受污染;
[0030]所述引流槽21顶部凹槽为圆角状,使得溢出尿液能够沿着引流槽流下;
[0031]所述吸水层22嵌于试管外壁,吸水层22紧贴引流槽21,尿液经引流槽21的凹槽流下时能被吸水层22直接吸收;
[0032]所述上下平移导杆13包括顶部的承载面132和底座131以及连接二者的中间导杆133;
[0033]所述承接管12底部开有圆柱孔,承接管12与上下平移导杆13通过该圆孔连接,上下平移导杆13的承载面132置于承接管12内腔中,中间导杆134穿过承接管12底部的圆柱孔;
[0034]所述承载面132是将圆柱体顶部镂空,其镂空形状为半球体凹槽,在新型尿液试管2放置在承接管12内腔中取样时,半球体凹槽与新型试管2底部贴合,保证新型尿液试管2平稳;
[0035]所述防洒试管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型尿液试管、防洒试管承接杯;所述防洒试管承接杯包括承接管和上下平移导杆,承接管与承载杯杯底一体连接;所述新型尿液试管套接在承载杯内腔中的承载管中,新型尿液试管端口处设有引流槽,引流槽底部设有嵌入在试管外壁的吸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平移导杆放置于承接管内腔中,且可以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尿检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平移导柱顶部设有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茹杨晏斌侯江厚郭举鼎苑晓薇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