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缆制备的编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581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编织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线缆制备的编织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内转动连接有放料辊,固定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套和支撑架,支撑套上端固定连接有编织装置,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收料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大多数的编织装置,结构复杂,并且在编织好之后,需要进行将线缆收卷,线缆收卷时容易出现收卷不均匀的生问题。易出现收卷不均匀的生问题。易出现收卷不均匀的生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线缆制备的编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编织装置
,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线缆制备的编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编织机适用原料品种有:锦纶复丝(线)、丙纶长丝(线)、丙纶、涤纶、尼龙、PP、低弹、高弹、棉线纱(线)、珠光线、皮料、混合等,高速走马编织机具有在套完整的N色自动转换装置,并由电脑控制运转的马达驱动进行各喂纱嘴之间的自动切换,使多色花样的编织简单、易行,它编织的高性能动作,很容易的完成只有在大型电脑编织机上才能完成的高质量花款编织,为高档电脑编织的小型化。
[0003]在对线缆进行编织时,需要将线缆使用丝线包裹起来,从而起到一个保护效果,但是传统大多数的编织装置,结构复杂,并且在编织好之后,需要进行将线缆收卷,线缆收卷时容易出现收卷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线缆制备的编织装置,解决了传统大多数的编织装置,结构复杂,并且在编织好之后,需要进行将线缆收卷,线缆收卷时容易出现收卷不均匀的生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线缆制备的编织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内转动连接有放料辊3,所述固定板2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套4和支撑架5,所述支撑套4上端固定连接有编织装置,所述支撑架5内转动连接有收料装置。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编织装置包括有固定套6、固定柱7、第一齿轮8、传动块9、限位槽10、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导向块13和绕线杆14,所述支撑套4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6,所述固定套6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2,所述固定柱7圆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8,所述固定柱7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3,所述第一齿轮8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块9,所述传动块9上端面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内放置有绕线杆14,所述绕线杆14与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和导向块13之间滑动连接,工作时,通过第一齿轮8转动,而第一齿轮8之间相互啮合,从而来带动所有第一齿轮8一起转动,当第一齿轮8转动时,第一齿轮8带动传动块9转动,传动块9转动时,通过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2的配合下,转动块通过限位槽10来带动绕线杆14进行移动,当两个传动块9的凹槽处重合后,绕线杆14在导向块13的作用下来时绕线杆14进入到另一个传动块9的凹槽内,从而达到了对线缆绕线的效果。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绕线杆14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5,所述定位块15上端面开设有导向孔,工作时,通过将绕线杆14上的丝线穿过定位块15上端面开设的导向孔内,从而达到了在对线缆编织时防止发生丝线之间缠绕的情况发生。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5内固定连接有编织板16,所述编织板
16上端面开设有编织孔,工作时,当丝线穿过编织板16上端面开设的编织孔时,这时丝线便达到了对线缆编织的效果。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有往复丝杆17、螺纹块18、收料辊19、第一链轮20、第二链轮21和第一链条22,所述支撑架5内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17和收料辊19,所述往复丝杆17圆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8,所述螺纹块18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往复丝杆17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20,所述收料辊19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21,所述第一链轮20和第二链轮21之间通过第一链条22连接,工作时,通过往复丝杆17转动,往复丝杆17带动第一链轮20转动第一链轮20通过第一链条22带动第二链轮21转动,第二链轮21带动收料辊19转动,收料辊19转动后便将编织好的线缆进行收卷,这时由于将线缆提前穿过螺纹块18,当往复丝杆17转动时,往复丝杆17便带动螺纹块18左右往复的移动,从而达到了将线缆均匀的收卷在收料辊19上的效果。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5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3,所述限位板23前端与螺纹块18后端之间滑动连接,工作时,通过限位板23对螺纹块18的限位,来达到往复丝杆17转动时带动螺纹块18左右移动的效果。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5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链轮25,所述第三链轮25通过第二链条26与第二链轮21之间连接,工作时,通过启动电机24,电机24带动第三链轮25转动,第三链轮25通过第二链条26带动第二链轮21转动,从而达到了带动收料装置运转的效果。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5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27,所述连接轴27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链轮28,所述连接轴27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9,所述第四链轮28通过第三链条32与第一链轮20之间连接,所述固定板2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3,所述转动轴33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0和第二齿轮31,所述第二锥齿轮30与第一锥齿轮29之间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1与第一齿轮8之间啮合,工作时,通过往复丝杆17转动,往复丝杆17带第一链轮20转动,第一链轮20通过第三链条32带动第四链轮28转动,第四链轮28带动连接轴27转动,连接轴27带动第一锥齿轮29转动,第一锥齿轮29带动第二锥齿轮30转动,第二锥齿轮30带动转动轴33转动,转动轴33带动第二齿轮31转动,第二齿轮31带动第一齿轮8转动,从而达到了带动编织装置运转的效果。
[00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往复丝杆17、螺纹块18、通孔、收料辊19、第一链轮20、第二链轮21、第一链条22、第三链条32、第四链轮28、连接轴27和转动轴33的配合下,通过启动电机24,电机24带动第三链轮25转动,第三链轮25通过第二链条26带动第二链轮21转动,第二链轮21带动收料辊19转动,第二链轮21通过第一链条22带动第一链轮20转动,第一链轮20带动往复丝杆17转动,收料辊19转动后便将编织好的线缆进行收卷,这时由于将线缆提前穿过螺纹块18,当往复丝杆17转动时,往复丝杆17便带动螺纹块18左右往复的移动,从而达到了将线缆均匀的收卷在收料辊19上的效果,同时第一链轮20通过第三链条32带动第四链轮28转动,第四链轮28带动连接轴27转动,连接轴27带动第一锥齿轮29转动,第一锥齿轮29带动第二锥齿轮30转动,第二锥齿轮30带动转动轴33转动,转动轴33带动第二齿轮31转动,第二齿轮31带动第一齿轮8转动,从而达到了带动编织装置运转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大多数的编织装置,结构复杂,并且在编织好之后,需要进行将线缆收卷,线缆收卷时容易出现收卷不均匀的生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正视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图2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线缆制备的编织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内转动连接有放料辊(3),所述固定板(2)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套(4)和支撑架(5),所述支撑套(4)上端固定连接有编织装置,所述支撑架(5)内转动连接有收料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缆制备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装置包括有固定套(6)、固定柱(7)、第一齿轮(8)、传动块(9)、限位槽(10)、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导向块(13)和绕线杆(14),所述支撑套(4)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6),所述固定套(6)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2),所述固定柱(7)圆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8),所述固定柱(7)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3),所述第一齿轮(8)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块(9),所述传动块(9)上端面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内放置有绕线杆(14),所述绕线杆(14)与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和导向块(13)之间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线缆制备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杆(14)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5),所述定位块(15)上端面开设有导向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缆制备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内固定连接有编织板(16),所述编织板(16)上端面开设有编织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缆制备的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装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旭贾永福于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昌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