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455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所属编织布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卷布辊、从动轮、转轴、主动轮、皮带、电机、滑轨、滑块、连接杆、压紧部、第一导向辊、抚平辊、转动架、第二导向辊和电动推杆;通过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分别对两侧的布料导向,在收卷时通过压紧部对布卷限位,使编织布紧密缠绕在布卷的外侧,确保布卷的紧实性。从而确保在同一时间内放出布料,布料的长度更加一致,保证加工精度,提高质量。压紧部与支架滑动连接,并与卷布辊贴合,当卷布辊上盘卷的层数增多时,布卷推动压紧部移动,但压紧部一直与布卷的最外圈相贴合,防止布料下垂,使布料每次缠绕时,都与布卷紧密贴合,使布卷紧实、均匀。匀。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编织布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纺土工织物最常用的功能是作为包裹材料即缝成编织袋,内装填砂、石、土材料,制成大小不同的土枕或土袋作为填料或压重,用于防汛抢险或临时性的支护工程。中国有些地区还将有纺土工织物做成土工模袋,内灌混凝土作为护坡之用。高质量的有纺织物还可在某些加固工程中起加筋作用。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加筋和隔离功能,表面涂以塑料的有纺织物可起临时性防渗作用。有纺土工织物中还有种经编土工织物,它是用较细的经编线在经纬线交叉点处把经纬线绑起来,形成牢固的结点,使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较小的延伸中,在有特殊需要的部位使用。是一种用量大、使用面广、施工简便且价格低廉的土工合成材料。
[0003]由于该材料的适用范围广,适用量巨大,因此在圆织机将扁丝编织成长条的布状后,需要将布料缠绕成卷,以减小体积,便于存放和运动。由于编织布质地较软,编织布在盘卷时中部会下垂,造成编织布无法盘卷紧实的情况,不仅易松散,且具有更大的占地面积,不管是存放还是运输,都会占用更大的空间。且当松散的布卷放出时,同一时间放出的长度不均一,会导致编织布的生产质量低下,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编织布质地较软,盘卷时中部会下垂,造成编织布无法盘卷紧实的情况,易松散,占用空间较大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收卷时通过压紧部对布卷限位,使编织布紧密缠绕在布卷的外侧,确保布卷的紧实性,减小布卷体积,更易输送。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包括:支架、卷布辊、从动轮、转轴、主动轮、皮带、电机、滑轨、滑块、连接杆、压紧部、第一导向辊、抚平辊、转动架、第二导向辊和电动推杆;所述卷布辊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套装在所述卷布辊的外侧,且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卷布辊无相对转动;所述转轴平行与所述卷布辊,且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套装在所述转轴的一侧,且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转轴无相对转动;所述皮带同时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外侧;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架相连接;所述滑轨垂直于所述卷布辊,两个所述滑轨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平行于所述卷布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压紧部套装在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所述第一导向辊平行设置在所述卷布辊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导向辊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抚平辊平行于所述卷布辊,两个所述抚平辊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导向辊之间;所述转动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辊平
行设置在所述卷布辊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导向辊与所述转动架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两个所述固定端同时与所述支架相连接,且两个所述固定端同时与所述转动架相连接。
[0006]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卷布辊包括:本体和摩擦部;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摩擦部套装在所述本体的外侧,且所述摩擦部与所述本体无相对转动。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还包括: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分别套装在所述本体两端的外侧。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还包括: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两个所述轴承分别嵌入两个所述限位槽内。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本体为阶梯轴,且所述本体两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本体中部的直径。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轴承和所述从动轮的外径小于所述本体的最大直径。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压紧部为三个。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还包括:外螺纹和第一螺母;所述外螺纹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螺母套装在所述连接杆的外侧,且六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设置在三个所述压紧部的两侧。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还包括:第二螺母;两个所述第二螺母同时套装在所述连接杆的外侧,且两个所述第二螺母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相贴合。
[0015]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采用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可通过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分别对两侧的布料导向,并在收卷时通过压紧部对布卷限位,使编织布紧密缠绕在布卷的外侧,确保布卷的紧实性。从而确保在同一时间内放出布料,布料的长度更加一致,保证加工的精度,从而提高生产质量。
[0016]一、布料依次绕过第一导向辊和两个抚平辊,使布料从圆织机到卷布辊过渡更流畅,并对布料的褶皱进行抚平,使布料更平滑,盘卷后更加规整、紧实。
[0017]二、压紧部与支架滑动连接,并与卷布辊相贴合,当卷布辊上盘卷的层数逐渐增多时,布卷推动压紧部移动,但压紧部一直与布卷的最外圈相贴合,防止布料下垂,使布料每次缠绕时,都与布卷紧密贴合,使布卷紧实、均匀,使布卷放出布料时,出料长度均一,保证编织袋的加工质量。
[0018]三、电动推杆驱动转动架转动,使第二导向辊可与不同设备的出料端高度相适配,减小高度差,从而防止布料下垂,且压紧部也能对布料进行压紧,保证从第二导向辊盘卷的布料的紧密程度,从而适应不同的设备,扩大产品的可使用范围。
[0019]四、压紧部的位置通过第一螺母调节,以使压紧部的位置可满足不同宽度布料的需求,确保与布料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从而将不同宽度的布料压紧,提高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的正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的正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的俯视图;
[0023]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24]10、支架;12、卷布辊;121、本体;122、摩擦部;14、从动轮;16、转轴;18、主动轮;20、皮带;22、电机;24、滑轨;26、滑块;28、连接杆;30、压紧部;32、第一导向辊;34、抚平辊;36、转动架;38、第二导向辊;40、电动推杆;42、轴承;44、限位槽;46、第一螺母;48、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压紧结构的编织布双头收卷装置包括:支架(10);卷布辊(12),所述卷布辊(12)与所述支架(10)转动连接;从动轮(14),所述从动轮(14)套装在所述卷布辊(12)的外侧,且所述从动轮(14)与所述卷布辊(12)无相对转动;转轴(16),所述转轴(16)平行与所述卷布辊(12),且所述转轴(16)与所述支架(10)转动连接;主动轮(18),所述主动轮(18)套装在所述转轴(16)的一侧,且所述主动轮(18)与所述转轴(16)无相对转动;皮带(20),所述皮带(20)同时绕设在所述主动轮(18)和所述从动轮(14)的外侧;电机(22),所述电机(22)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轴(16)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电机(22)与所述支架(10)相连接;滑轨(24),所述滑轨(24)垂直于所述卷布辊(12),两个所述滑轨(24)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滑块(26),两个所述滑块(26)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轨(24)滑动连接;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平行于所述卷布辊(12),所述连接杆(2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26)相连接;压紧部(30),至少一个所述压紧部(30)套装在所述连接杆(28)的外侧;第一导向辊(32),所述第一导向辊(32)平行设置在所述卷布辊(12)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导向辊(32)与所述支架(10)转动连接;抚平辊(34),所述抚平辊(34)平行于所述卷布辊(12),两个所述抚平辊(34)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8)和所述第一导向辊(32)之间;转动架(36),所述转动架(36)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0)转动连接;第二导向辊(38),所述第二导向辊(38)平行设置在所述卷布辊(12)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导向辊(38)与所述转动架(36)转动连接;电动推杆(40),所述电动推杆(40)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两个所述固定端同时与所述支架(10)相连接,且两个所述固定端同时与所述转动架(36)相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晓陈晨杨爱玉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风华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