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500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3
本申请涉及弹片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所述注塑上模与注塑下模之间形成有供弹片伸入的加工通道,合模时所述注塑上模、注塑下模与弹片的延伸部之间形成有用于成型塑料块的型腔,所述注塑上模中开设有与型腔连通的注塑通道,熔融塑料能经注塑通道进入型腔中。本申请具有能够提高弹片中塑料块稳定性的效果。请具有能够提高弹片中塑料块稳定性的效果。请具有能够提高弹片中塑料块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弹片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音响插座是指具有一个及以上可插入网线与音响等设备接通的插座,其内部连接有用于导通电路的弹片。
[0003]相关技术中公开的一种弹片包括固定部、一体成型在固定部上的延伸部以及设置在延伸部端部的塑料块。生产加工上述弹片时,塑料块通常先经注塑成型,再通过卡接的方式于后期装配在延伸部上,塑料块的稳定性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弹片中塑料块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塑模具。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所述注塑上模与注塑下模之间形成有供弹片伸入的加工通道,合模时所述注塑上模、注塑下模与弹片的延伸部之间形成有用于成型塑料块的型腔,所述注塑上模中开设有与型腔连通的注塑通道,熔融塑料能经注塑通道进入型腔中。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弹片时,先将弹片的延伸部伸入加工通道,合模后注塑上模、注塑下模与弹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上模(2)和注塑下模(3),所述注塑上模(2)与注塑下模(3)之间形成有供弹片(1)伸入的加工通道(5),合模时所述注塑上模(2)、注塑下模(3)与弹片(1)的延伸部(12)之间形成有用于成型塑料块(13)的型腔(7),所述注塑上模(2)中开设有与型腔(7)连通的注塑通道(8),熔融塑料能经注塑通道(8)进入型腔(7)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上模(2)包括上模座(21)以及设置在上模座(21)正下方的上模仁(22),所述上模座(21)上连接有用于输出熔融塑料的唧嘴(211),所述上模座(21)中设有若干条与唧嘴(211)导通的过渡流道(81),所述上模仁(22)上设有连通于过渡流道(81)下方的主流道(82)以及若干条与主流道(82)连通的分流道(83),所述分流道(83)上连通有底部导通的出液流道(8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22)包括上模框(221)、设置于上模框(221)内侧的上垫板(222)以及设置在上垫板(222)正下方的压板(223),所述出液流道(8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出液孔(841)、第二出液孔(842)和第三出液孔(843),所述第一出液孔(841)和第二出液孔(842)开设在上垫板(222)上,所述第三出液孔(843)开设在压板(223)上,所述第二出液孔(842)的孔径大于第一出液孔(841)和第三出液孔(843)的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流道(84)还包括依次连通在第三出液孔(843)下方的导流孔(844)和第四出液孔(845),所述第四出液孔(845)的孔径小于第三出液孔(843)的孔径,所述导流孔(844)的孔径由第三出液孔(843)向第四出液孔(845)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文生连进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