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棒材校直操作的液压校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42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棒材校直操作的液压校直机,其包括机体、液压缸及校直平台,在所述校直平台上设置有棒材支撑基座,并在液压缸的活塞柱底端设置有柔性受力端头。棒材支撑基座包括在校直平台上且位于液压缸两侧对称设置的旋转轴,每个旋转轴上均设置有棒材支撑板,对称的棒材支撑板之间且与校直平台表面之间预留有棒材形变空间。通过该液压校直机可对棒材不同的弯曲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校直,具有较高的操作灵活性,通过柔性受力端头与棒材接触,可避免液压缸的活塞柱与棒材表面的硬性接触而对棒材表面造成的磨损。而通过设置跟随棒材弯曲的棒材支撑板,其能避免棒材支撑板内边角与棒材表面点接触时,对棒材表面造成的接触磨损问题。接触磨损问题。接触磨损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棒材校直操作的液压校直机


[0001]本技术涉及棒材校直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棒材校直操作的液压校直机。

技术介绍

[0002]棒材产品在生产成型的过程中经过不同的设备外力加工,使得其最终的直线度不能满足成品要求,并且随棒材长度的增加,其直线度偏差及弯曲度更大,影响后期使用,因此通常在棒材成型前需要对其直线度进行检测,而对弯曲的棒材还需要进行校直操作。
[0003]目前常规的校直方式是采用校直机(多辊校直机)进行校直,而校直机校直的弯曲度要根据棒材的弯曲度进行调整,针对不同弯曲度的棒材均需要对校直机进行调节,使得多根棒材连续校直操作周期较长,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并且由于人为调整校直机误差的存在,会存在校直不足或校直过度的问题,通过校直机校直后的棒材仍不能达到较高的直线度,通常还需要人为使用修整工具进行棒材直线度的修正,进一步增加了棒材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棒材校直操作的液压校直机,其通过该液压校直机可对棒材不同的弯曲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校直,具有较高的操作灵活性,提高棒材校直效率,降低棒材成型成本。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棒材校直操作的液压校直机,所述液压校直机包括机体、机体顶部竖向设置的液压缸,以及与液压缸竖向对应的校直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校直平台上设置有以所述液压缸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的棒材支撑基座,并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柱底端设置有柔性受力端头。
[0006]优选的,所述棒材支撑基座包括在所述校直平台上且位于所述液压缸两侧对称设置的旋转轴,每个所述旋转轴上均设置有棒材支撑板,对称的所述棒材支撑板之间且与所述校直平台表面之间预留有棒材形变空间。
[0007]优选的,在每个所述棒材支撑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柔性受力端头的轴向垂直的棒材放置凹槽。
[0008]优选的,在每个所述棒材支撑板的两侧底部与所述校直平台表面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柔性受力端头底端开设有嵌入棒材的限位凹槽。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液压校直机可对棒材不同的弯曲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校直,具有较高的操作灵活性,通过柔性受力端头与棒材接触,可避免液压缸的活塞柱与棒材表面的硬性接触而对棒材表面造成的磨损。而通过设置跟随棒材弯曲的棒材支撑板,其能有效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棒材支撑板内边角与棒材表面点接触时,对棒材表面造成的接触磨损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液压校直机正视结构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校直平台俯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棒材校直状态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图4中B处放大图。
[0016]图6为本技术柔性受力端头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8]参照附图1~6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棒材校直操作的液压校直机,所述液压校直机包括机体1、机体1顶部竖向设置的液压缸11,以及与液压缸11竖向对应的校直平台12。为了使得该机体11适用于弯曲棒材的校直操作,如图1

2所示,在所述校直平台12上设置有以所述液压缸11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的棒材支撑基座,并在所述液压缸11的活塞柱底端设置有柔性受力端头2。对棒材进行校直操作时,将棒材放置在所述棒材支撑基座上支撑并脱离与校直平台12表面的接触,并将棒材弯曲的部位放置在对称的棒材支撑基座中间,通过液压缸11向下施加驱动力使得其底端的柔性受力端头2接触到棒材表面,根据棒材弯曲程度的大小,施加不同深度的液压作用力,对棒材弯曲部分进行反向挤压,致使棒材弯曲部分逐渐恢复平直的状态。通过该操作方式可对棒材不同的弯曲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校直,具有较高的操作灵活性。而通过柔性受力端头2与棒材接触,可避免液压缸12的活塞柱与棒材表面的硬性接触而对棒材表面造成的磨损,优选的柔性受力端头2为硬质橡胶材质制成。优选的在校直平台12一侧可放置直线度检测尺(图中未示出),可快速的对棒材的校直状态进行检测。
[0019]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棒材支撑基座包括在所述校直平台12上且位于所述液压缸11两侧对称设置的旋转轴3,每个所述旋转轴3上均设置有棒材支撑板4,对称的所述棒材支撑板4之间且与所述校直平台12表面之间预留有棒材形变空间101。操作时,将棒材的弯曲部位放置位于所述棒材形变空间101中,并将棒材的两侧与棒材支撑板4接触并支撑,握持棒材的一端,并使得其弯曲部位朝向柔性受力端头2方向拱起,随后在通过控制液压缸11向下施加驱动力,使柔性受力端头2接触到棒材表面,在棒材受力弯曲的过程中,其两侧向上翘起,棒材支撑板4随该翘起程度进行相应的转动,对棒材两侧始终保持平贴支撑的作用,避免棒材在翘起时与棒材支撑板4内边角点接触时的支撑力降低,而使得棒材在棒材支撑板4上的挤压滑动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通过棒材支撑板4跟随棒材的挤压弯曲而相应的转动,能有效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棒材支撑板4内边角与棒材表面点接触时,对棒材表面造成的接触磨损。
[0020]为了进一步提高棒材挤压滑动的风险,如图3所示,在每个所述棒材支撑板4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柔性受力端头2的轴向垂直的棒材放置凹槽401。将棒材的两侧嵌入放置在棒材支撑板4上的棒材放置凹槽401中,在通过柔性受力端头2对棒材挤压过程中,能有效限制棒材在棒材支撑板4上的滑动,提高校直安全性。
[0021]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每个所述棒材支撑板4的两侧底部与所述校直平台12表面
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5。在校直前和校直后,棒材支撑板4能通过两侧的复位弹簧5而处于水平的状态,便于棒材的放置,以及避免棒材支撑板4自行偏斜后其边角对棒材表面造成的损伤问题。
[0022]而为了避免柔性受力端头2在受液压作用力与棒材表面接触后,沿棒材周面滑动偏斜而与液压缸12的活塞柱脱离掉落的问题,如图6所示,所述柔性受力端头2底端开设有嵌入棒材的限位凹槽201。通过限位凹槽201与放置凹槽401的配合对棒材校直状态进行限位,保持棒材处于相对稳定的形变状态,同时通过限位凹槽201限位柔性受力端头2沿棒材圆周面滑动而偏斜脱落的问题。
[0023]本技术的原理是:校直操作时,将棒材的弯曲部位放置位于所述棒材形变空间101中,并将棒材的两侧与棒材支撑板4接触并支撑,握持棒材的一端,并使得其弯曲部位朝向柔性受力端头2方向拱起,随后在通过控制液压缸11向下施加驱动力,使柔性受力端头2通过限位凹槽201接触到棒材表面,在棒材受力弯曲的过程中,其两侧向上翘起,棒材支撑板4随该翘起程度进行相应的转动,棒材弯曲部位受到反向挤压外力后逐渐处于平直的状态,进而实现液压校直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棒材校直操作的液压校直机,所述液压校直机包括机体(1)、机体(1)顶部竖向设置的液压缸(11),以及与液压缸(11)竖向对应的校直平台(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校直平台(12)上设置有以所述液压缸(11)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的棒材支撑基座,并在所述液压缸(11)的活塞柱底端设置有柔性受力端头(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棒材校直操作的液压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材支撑基座包括在所述校直平台(12)上且位于所述液压缸(11)两侧对称设置的旋转轴(3),每个所述旋转轴(3)上均设置有棒材支撑板(4),对称的所述棒材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锐王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艾格瑞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