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中的回叫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429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系统中的回叫方法,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交换机(E)的切换,在呼叫终端(A)和可通过电话号码接入的被叫终端(B,C)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其中,在呼叫终端(A)简单地输入电话号码来发起通信连接,并且这会激活到交换机的数据集的传输,然后所述数据集使交换机(E)能够激活对呼叫终端(A)的回叫和对被叫终端(B,C)的呼叫,并且建立这两个终端(A,B或C)之间的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呼叫终端(A)输入电话号码之后,自动对其添加数据集,并且所得到的数据消息被发送到交换机(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系统中的回叫方法,用于通过经由至少一个交换机切换,在呼叫终端和可通过电话号码接入的被叫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其中,在呼叫终端简单地输入电话号码来发起通信连接,并且这会激活数据集到交换机的传输,然后所述数据集使交换机能够激活对呼叫终端的回叫和对被叫终端的呼叫,以及建立这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技术介绍
回叫方法是基于以下事实:从一个国家(例如德国)到另一个国家(例如美国)的电话呼叫会显著比另一方向(例如从美国到德国的呼叫)的费用更高。为了利用国外交换局(在该例子中为美国)更便宜的费率,可使用回叫方法。通过所述方法,从呼叫终端(具体可为移动电话)键入在低费率国家中的交换机,然后在第一次振铃音之后挂断。该交换机首先呼叫被叫终端,然后回叫呼叫者,并且当他接听(pick up)时则建立与被叫终端的连接。通常,在呼叫者的国家中还互连另一交换机连。不管怎样,这会极大降低了电话费用,尤其是在所述从德国到美国连接的例子中。利用回叫方法,必须向实施回叫的交换机给出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并传送包括发起回叫的命令和用于呼叫终端的识别数据的数据集。所述数据集使得国外交换机能够实施对呼叫终端的回叫。现有技术中的回叫方法根据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和上述数据集如何转发到国外交换机而有本质不同。在根据WO92/01350的回叫方法中,要求呼叫者在其终端中输入数据消息,该数据消息由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和上述数据集构成。例如,其可以为以下数据消息:#123#+491791234567*。在呼出呼叫连接建立之后,该数据消息被传送到交换机,然后基于该消息,一旦呼叫者在一次振铃音之后挂断,就发起从国外交换机的回叫。该方法的缺点是,数据消息非常复杂,并且如果消息中的任何一个字符输入不正确或是遗漏,通信连接自然就不能建立。另外,呼叫者必须主动断开呼出呼叫连接并主动对回叫进行应答,这是麻烦的并且只有熟悉该系统的人才能操作。该缺点影响了回叫方法,其中要首先呼叫国外交换机,输入数据集(没有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并在挂断之后交换机对呼叫终端进行回叫,并且在建立回叫连接之前不输入电话号码(www.rothenbacher.de)。为了避免上述缺点,在EP1062822B 1中描述了一种改进的方法,由此可以简单地通过输入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来激活回叫方法。通过该方法,用作呼叫终端的终端具有附加的电路来控制回叫过程。用于发起回叫过程的数据集存储在所述电路中。还具有存储器,当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经由输入接口(例如键盘)输入时被存储在其中。通过在呼叫终端中输入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来简单地发起回叫过程。然后通过电路建立到国外交换机的连接,并且发送数据集用于激活回叫和识别呼叫终端。然后自动断开连接并继之以交换机的回叫。一旦回叫连接建立,存储的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就从呼叫终端的存储器中读出并发送到交换机。然后由交换机呼叫被叫终端,并且当连接建立时,在这两个终端之间形成直接连接。该方法的缺点是它进行得相对较慢,这是由于:在回叫期间,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必须首先被读出,之后才能呼叫被叫终端。除了所-->造成的成本之外,该过程的持续时间会使呼叫者错误地认为连接不成而终止该连接过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前面所述类型的回叫方法,从而更快速地建立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另一目的包括提供一种终端,其适于实施所述回叫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可达到该目的,因为在呼叫终端中输入了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之后,用来发起回叫的数据集被自动添加给它,并且产生的数据消息被发送给交换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设计呼叫终端,例如借助于附加的电路和/或软件程序,从而简单地通过输入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自动产生数据消息,使得交换机不仅能够实施回叫还能够立即呼叫被叫终端并将两个终端彼此连接。该方法比根据EP1062822B1的方法更快速,从而能够节省费用并避免烦躁的等待。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传输了数据消息之后,从呼叫终端到交换机的连接被呼叫终端自动切断,也就是不需要通过挂断来操作。这使得对于呼叫终端的用户来说更加容易。此外,如果回叫连接由呼叫终端在交换机回叫之后自动建立,可获得简化,这意味着不需要通过应答呼叫来操作终端。通过组合这两种方法,呼叫者仅需要输入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而免除了所有其他终端操作,即,到被叫终端的通信连接自动建立,而不需要通过呼叫终端和交换机之间的通信执行进一步的动作。呼叫者几乎不知晓各个操作,因为它们非常快速地进行,给他的印象是通过正常呼叫而不是通过回叫联系到了被叫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还具有以下优点,即它能够由不熟悉回叫过程的人发起。与根据EP1062822B1的方法不同,他不会被长响应时间迷惑。根据本专利技术组合的数据消息不一定要在与回叫相同的路径上发-->送。还可以选择经由其他传输路径将数据消息转发到交换机,例如经由数据网络,如USSD、SMS、GPRS、WAP、电子邮件等。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一种终端实现第二部分目的,该终端适于实施上述方法,并且其中的电路具有电路模块,当输入电话号码时,该电路模块根据该电话号码和所存储的数据集产生数据消息,并基于通过输入接口输入的命令或自动地将该数据消息发送到交换机。由于上面所述的原因,应设计该电路模块,使其在数据消息传输之后自动断开到交换机的连接,并清除(clear)终端以获取来自交换机的回叫,并且使该电路模块然后自动获取来自交换机的回叫。以这种方式,回叫过程完全自动进行,并且仅需要输入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来发起回叫。电路模块和/或用于数据集的存储器优选地应该位于可替换的载体上,从而现有的终端也能装配它,并且然后将适于实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回叫方法。如果终端是移动电话,SIM卡特别适于作为数据和程序的标准载体。附图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示出了通信系统,其具有第一移动终端A、第二终端B、固定终端C和第一交换机D与第二交换机E、以及数据网络F。在第一选择方案中,可经由无线链路2在第一终端A和第一交换机D之间建立连接。类似地,可经由无线链路3在第二终端B和第一交换机D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在第一交换机D和固定终端C之间具有陆线链路4。两个交换机D、E经由陆线链路5相连接。作为无线链路2的替换,可经由数据网络F在第一终端A和第二交换机E之间建立数据链路。按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形式,第一终端A包含电路模块x,其存储数据集,如下所述,该数据集激活回叫过程以在第一终端A和第二终端B或固定终端C之间建立连接。电路模块x还包含逻辑电路,其以下述方式支持回叫过程。-->为了发起回叫过程,呼叫者经由输入接口(通常为键盘)输入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也就是第二移动终端B或固定终端C的电话号码。在电路模块x中,上述数据集再加上该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形成数据消息,将被叫终端C或D的电话号码和数据集组合起来。借助于经由输入接口的命令,该数据消息被发送到第二交换机E,该发送是经由无线链路2、第一交换机D和陆线链路5,或是直接经由无线链路1a、数据网络F和无线链路1b。在交换机E中,通过数据消息中的数据集确定和验证第一终端A的身份。然后通过第一交换机E或通过第一终端A的电路模块x中的逻辑电路的动作终止连接,而不需要呼叫者操作第一终端A。在验证身份之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通信系统中的回叫方法,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交换机(E)的切换,在呼叫终端(A)和可通过电话号码接入的被叫终端(B,C)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其中,在呼叫终端(A)简单地输入该电话号码来发起通信连接,并且这会激活数据集至该交换机的传输,然后所述数据集使该交换机(E)能够激活对该呼叫终端(A)的回叫和对该被叫终端(B,C)的呼叫,并且建立这两个终端(A、B或C)之间的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该呼叫终端(A)中输入该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之后,把该数据集自动添加给它,并且把所产生的数据消息发送到该交换机(E)。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4-7-5 10 2004 032 608.81.通信系统中的回叫方法,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交换机(E)的切换,在呼叫终端(A)和可通过电话号码接入的被叫终端(B,C)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其中,在呼叫终端(A)简单地输入该电话号码来发起通信连接,并且这会激活数据集至该交换机的传输,然后所述数据集使该交换机(E)能够激活对该呼叫终端(A)的回叫和对该被叫终端(B,C)的呼叫,并且建立这两个终端(A、B或C)之间的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该呼叫终端(A)中输入该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之后,把该数据集自动添加给它,并且把所产生的数据消息发送到该交换机(E)。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回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消息发送之后,由该呼叫终端(A)自动切断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回叫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该呼叫终端(A)根据来自该交换机(E)的回叫自动建立回叫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回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消息经由与该回叫不同的数据传输路径(F)来进行传送。5.一种用于经由至少一个交换机(E)建立到其他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里克布鲁纳克里夫斯万顿胡伊森罗布斯尼耶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移动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LI[]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