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421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包括三自由度升降平台,三自由度升降平台包括:第一平面基层、第二平面基层和第三平面基层,第四平面基层;升降组件,设置在第一平面基层上,第二平面基层固定设置在升降组件的上端,且第二平面基层能够随升降组件相对于第一平面基层沿第一方向进行升降操作;第二方向转动组件,设置在第二平面基层上方,第三平面基层与第二方向转动组件连接,且第三平面基层能够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平面基层转动;第三方向转动组件,设置在第三平面基层上方,第四平面基层与第三方向转动组件连接,且第四平面基层能够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第三平面基层转动,且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互垂直。第三方向相互垂直。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模拟非稳定平面进气条件下试车的气动流场,是化解航空发动机真实舰载试车风险并获得动态地面效应气动特性的关键。传统航空发动机试车主要是在固定的室内试车台或者露天试车台开展,发动机进气流场与地面物理状态恒定,但随着航空发动机在舰船上的部署,发动机将在舰面开展试车工作,由于海洋风和浪的不断作用,舰体将不断进行三自由度偏摆及垂直起伏运动,随之对发动机试车进气流域气流产生动态干扰。加之近地地面效应引起的空间不均匀性,使得舰载试车进气流场内形成复杂的流动规律,发动机试车较低离地高度及恶劣海况条件下,甚至会出现吸入外界物体损伤发动机的现象,严重影响发动机试车性能和运行安全。
[0003]现阶段研究并获取舰载试车气动特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动态模拟和多尺度涡流计算,但这种方法缺少有效的校模和验证;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传统静态地面试验,并配合不同侧风来流的方法实测动态地面效应的气动特性,但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化变进气场景,不能有效评估舰载动态地面与非均匀气流的耦合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以保证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气动性能和安全。
[0005]本专利技术具体方案为:一种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包括三自由度升降平台,三自由度升降平台包括:第一平面基层、第二平面基层和第三平面基层,第四平面基层;升降组件,设置在第一平面基层上,第二平面基层固定设置在升降组件的上端,且第二平面基层能够随升降组件相对于第一平面基层沿第一方向进行升降操作;第二方向转动组件,设置在第二平面基层上方,第三平面基层与第二方向转动组件连接,且第三平面基层能够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平面基层转动;第三方向转动组件,设置在第三平面基层上方,第四平面基层与第三方向转动组件连接,且第四平面基层能够在第三方向上相对于第三平面基层转动,且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0006]进一步地,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还包括台架安装组件,台架安装组件呈具有内腔的箱体状结构,三自由度升降平台设置在台架安装组件的下底面处。
[0007]进一步地,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还包括模拟台架及进气测试组件,设置在台架安装组件的上顶面处。
[0008]进一步地,模拟台架及进气测试组件包括:模拟发动机,通过发动机动架安装板与台架安装组件的上顶面固定连接;供气管,一端与模拟发动机连接供气,供气管的另一端置
于台架安装组件的上顶面的顶面外侧。
[0009]进一步地,模拟台架及进气测试组件还包括:工艺进气道,与模拟发动机的一端连接,且工艺进气道通过流量管安装板与台架安装组件的上顶面连接;工艺进气道旋转组件,一端与工艺进气道连接,工艺进气道旋转组件的另一端置于台架安装组件的上顶面的顶面外侧,且工艺进气道旋转组件能够驱动工艺进气道相对于模拟发动机转动。
[0010]进一步地,工艺进气道上设置有脉动压力测量装置和温度压力测量装置。
[0011]进一步地,台架安装组件的上顶面设置多个有沿第二方向间隔均布的安装孔,模拟台架及进气测试组件能选择地与多个安装孔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台架安装组件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立柱,台架安装组件的上顶面和台架安装组件的下底面均与立柱连接。
[0013]进一步地,每根立柱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用于调整台架安装组件的上顶面和台架安装组件的下底面的安装位置的调整孔。
[0014]进一步地,三自由度升降平台上设置有烟雾发生器和静压测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发动机不同离地高度进气的功能模拟,通过工艺进气道直径和离地高度的无量纲比值,可以等效模拟不同量级发动机的静态地面效应气动特性。
[0016]三自由度升降平台可以根据舰体在海洋环境中,所受的三自由度偏摆及垂直起伏运动情况,进行等效动态模拟,伺服控制精度高。
[0017]工艺进气道测量截面,可以通过手动螺杆进行180
°
旋转,测量全部进气截面气流参数,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0018]三自由平面发烟装置和静压测点可以有效评估因地面效应产生的地面涡情况,可视化效果良好,特别适用于模拟实验评估地面涡。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模拟台架及进气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三自由度升降平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三自由度升降平台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是三自由度升降平台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中附图标记:1、台架安装组件;11、上横梁;12、立柱;13、台架底面;15、推力测量组件;14、台架上安装面;2、模拟台架及进气测试组件;21、台架动架安装板;22、辅助截面安装板;23、主截面安装板;24、流量管安装板;25、模拟发动机;26、工艺进气道旋转组件;27、工艺进气道测
量段;28、工艺进气道收敛段;29、脉动压力测量装置;210、温度压力测量装置;3、三自由度升降平台;31、第四平面基层;32、烟雾发生器;33、静压测点;34、第一铰支座;35、第二铰支座;36、第三平面基层;37、第三铰支座;38、第四铰支座;39、第五铰支座;310、x方向伺服翻滚作动筒;311、x方向翻滚指示装置;312、x方向翻滚限位装置;313、第六铰支座;314、第九铰支座;315、第七铰支座;316、第十铰支座;317、y方向翻滚指示装置;318、y方向翻滚限位装置;319、第二平面基层;320、第八铰支座;321、y方向伺服翻滚作动筒;322、第一平面基层;323、第一滑轨;324、第二滑轨;325、第三滑轨;326、第四滑轨;327、z方向伺服升降作动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包括三自由度升降平台(3),其特征在于,三自由度升降平台(3)包括:第一平面基层(322)、第二平面基层(319)和第三平面基层(36),第四平面基层(31);升降组件,设置在第一平面基层(322)上,第二平面基层(319)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且第二平面基层(319)能够随所述升降组件相对于第一平面基层(322)沿第一方向进行升降操作;第二方向转动组件,设置在第二平面基层(319)上方,第三平面基层(36)与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组件连接,且第三平面基层(36)能够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平面基层(319)转动;第三方向转动组件,设置在第三平面基层(36)上方,第四平面基层(31)与所述第三方向转动组件连接,且第四平面基层(31)能够在第三方向上相对于第三平面基层(36)转动,且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还包括台架安装组件(1),台架安装组件(1)呈具有内腔的箱体状结构,三自由度升降平台(3)设置在台架安装组件(1)的下底面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还包括模拟台架及进气测试组件(2),设置在台架安装组件(1)的上顶面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舰载试车动态地面效应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模拟台架及进气测试组件(2)包括:模拟发动机(25),通过发动机动架安装板与台架安装组件(1)的上顶面固定连接;供气管,一端与模拟发动机(25)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飞黄维娜杨华刘志友王衡杨斐巩鑫李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