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江英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路基压实装置及压实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3927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压实装置,涉及压实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还包括转盘、弹簧一和卡块,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穿过箱体且与之定轴转动连接,管体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块,转杆通过连接部件带动管体一上下往复移动,转盘的表面定轴转动连接有转轴一,转轴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转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一,转盘的表面通过卡槽卡接有圆柱二,圆柱一和圆柱二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具备了通过持续拉伸弹簧进行蓄力,再通过拉簧弹性恢复力的作用力下带动压块迅速向下移动,使压块对路基产生击打的效果,提高压块的压实力度,使路基更为紧实,并且能够减少压块的重量,使设备整体更为轻巧,方便移动的效果。方便移动的效果。方便移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路基压实装置及压实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实设备
,具体为一种公路路基压实装置及压实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工程建设中,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即在其本身静力作用下地基不应发生过大沉陷;在车辆动力作用下不应发生过大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路基边坡应能长期稳定而不坍滑。
[0003]因此大多需要压实装置对路基进行压实,现有的压实装置大多通过压块的自重进行下压,压实效果较差,工作效率低,并且压块重量较大,不便移动,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路基压实装置及压实工艺,具备了通过持续拉伸弹簧进行蓄力,再通过拉簧弹性恢复力的作用力下带动压块迅速向下移动,使压块对路基产生击打的效果,提高压块的压实力度,使路基更为紧实,并且能够减少压块的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路基压实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2)、弹簧一(21)和卡块(18),所述箱体(1)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转盘(2)伸入的圆槽(3),所述转盘(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4),所述转杆(4)穿过所述箱体(1)且与之定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的表面套设有管体一(5),所述管体一(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块(6),所述转杆(4)通过连接部件带动所述管体一(5)上下往复移动,所述转盘(2)的表面定轴转动连接有转轴一(12),所述转轴一(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13),所述转板(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一(14),所述转盘(2)的表面通过卡槽(17)卡接有圆柱二(15),所述圆柱一(14)和所述圆柱二(15)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16),所述转盘(2)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卡块(18)伸入的卡口(19),所述圆槽(3)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所述卡块(18)伸入的凹槽(20),所述弹簧一(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块(18)的表面和所述凹槽(20)的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基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提高压实质量的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包括缓冲板(7),所述缓冲板(7)套接在所述管体一(5)的表面,所述缓冲板(7)与所述压块(6)之间通过伸缩杆一(8)连接,所述伸缩杆一(8)的表面套设有弹簧二(9),所述弹簧二(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板(7)的表面和所述压块(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二(34),所述伸缩杆二(34)的伸缩部固定连接有压板(32),所述压板(32)与所述缓冲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三(33),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压板(32)上下往复移动的传动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路基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转轴二(30),所述箱体(1)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转轴二(30)穿过且与之滑动连接的通孔,所述转轴二(30)的底部定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压板(32)的表面,所述转轴二(3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27),所述箱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二(24),所述电机二(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二(26),所述转动柱(27)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转杆二(26)伸入且与之滑动连接的回形斜槽(28),所述回形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吕江英朱宇孟德收
申请(专利权)人:吕江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