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34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包括膜体,所述膜体的两面分别分布有多组孔一与多组孔二;所述孔一的孔径小于所述孔二的孔径,且所述孔一与孔二均为敞开式开孔,且所述膜体的内部设置有分离结构,用于对膜体表面的细菌进行分离。该膜体两面的孔一以及孔二的孔径并不相同,且膜体内部的膜体结构为立体蜂窝状,相较于现有的常规两侧的开孔孔径相同且较小的膜体,拥有更大的纳污量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细菌,同时由于一侧孔径较小,另一侧的孔径较大,在拥有较大的纳污空间相较于均为孔径较大的膜体,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


[0001]本技术涉及微滤膜的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

技术介绍

[0002]微滤膜根据成膜材料分为无机膜和有机高分子膜,无机膜又分为陶瓷膜和金属膜,有机高分子膜又分为天然高分子膜和合成高分子膜;根据膜的形式又分为平板膜、管式膜、卷式膜和中空纤维膜;根据制膜原理,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分为溶出法(干

湿法)、拉伸成孔法、相转化法、热致相法,浸涂法、辐照法、表面化学改性法、核径迹法、动力形成法等。无机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烧结法、化学沉淀法等。过滤膜根据微孔孔径的大小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四种形式,微滤膜一般指过滤孔径在0.03

10.0微米之间的过滤膜。
[0003]而现有的微滤膜也可分为对称式膜以及非对称式膜,对称式膜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机械强度与安全系数较高,但是大部分的使用场景下,非对称式膜具有更好的流速通量以及使用寿命更长,但是现有的非对称式滤膜的纳污量较低,流速较慢、对于细菌或微生物的分离去除能力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包括膜体,所述膜体的两面分别分布有多组孔一与多组孔二;
[0006]所述孔一的孔径小于所述孔二的孔径,且所述孔一与孔二均为敞开式开孔,且所述膜体的内部设置有分离结构,用于对膜体表面的细菌进行分离。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孔一与所述孔二的孔径尺寸范围为0.01μm

20.0μm。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分离结构为立体蜂窝状结构。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分离结构包括第一致密层与第二致密层,且所述第一致密层,且所述第一致密层的内部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致密层的内部孔径。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致密层占所述膜体厚度的10%

40%。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孔一所在的膜体的一面的孔径大小不同。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孔二所在的膜体的一面的孔径大小不同。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膜体两面的孔一以及孔二的孔径并不相同,且膜体内部的膜体结构为立体蜂窝状,相较于现有的常规两侧的开孔孔径相同且较小的的膜体,拥有更大的纳污量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细菌,同时由于一侧孔径较小,另一侧的孔径较大,在拥有较大的纳污空间相较于均为孔径较大的膜体,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的正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的后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的剖面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膜体;2、孔一;3、孔二;4、分离结构;401、第一致密层;402、第二致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包括膜体1,膜体1的两面分别分布有多组孔一2与多组孔二3;
[0023]孔一2的孔径小于孔二3的孔径,且孔一2与孔二3均为敞开式开孔,且膜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离结构4,用于对膜体1表面的细菌进行分离。
[002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在使用此滤膜时,由于膜体1两面的孔一2以及孔二3的孔径并不相同,且膜体1内部的膜体结构4为立体蜂窝状,相较于现有的常规两侧的开孔孔径相同且较小的的膜体,拥有更大的纳污量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细菌,同时由于一侧孔径较小,另一侧的孔径较大,在拥有较大的纳污空间相较于均为孔径较大的膜体,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
[0025]微滤膜的材质为聚砜PS、聚醚砜PES、聚偏氟乙烯PVDF、或纤维素等。
[0026]进一步地,孔一2与孔二3的孔径尺寸范围为0.01μm

20.0μm,能够过滤掉鞭毛虫、隐孢子等微生物。
[0027]进一步地,分离结构4为立体蜂窝状结构,使整个膜体1具有较高的通量以及流速,同时立体蜂窝状结构的机械强度更高,使整个滤膜的强度也更高。
[0028]进一步地,分离结构4包括第一致密层401与第二致密层402,且第一致密层401,且第一致密层401的内部孔径小于第二致密层402的内部孔径,当细菌等通过时具有更强的分离能力。
[0029]进一步地,第一致密层401占膜体1厚度的10%

40%,孔径较大的第二致密层402
占膜体1厚度的60%

90%,使整个膜体1的纳污量更高以及通量也更大。
[0030]进一步地,孔一2所在的膜体1的一面的孔径大小不同,孔二3所在的膜体1的一面的孔径大小不同。
[00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膜体(1),所述膜体(1)的两面分别分布有多组孔一(2)与多组孔二(3);所述孔一(2)的孔径小于所述孔二(3)的孔径,且所述孔一(2)与孔二(3)均为敞开式开孔,且所述膜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离结构(4),用于对膜体(1)表面的细菌进行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一(2)与所述孔二(3)的孔径尺寸范围为0.01μm

2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菌分离功能的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结构(4)为立体蜂窝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菌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玖明李忠喜肖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晟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