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碳熟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3298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碳熟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负碳熟料的化学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CaO: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碳熟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负碳熟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20年,我国水泥总产量23.77亿吨,排放CO
2 12.3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2.4%,是位居能源、钢铁工业之后碳排放总量第三的工业。水泥工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钙质原料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分解和煤燃烧产生的碳排放。石灰石、粘土与少量校正原料粉磨调配为生料,经1450℃烧成普通水泥熟料。每吨水泥熟料制造过程排放CO2约850kg,其中石灰石分解排放CO2约550kg,占水泥熟料制造总碳排放65%。使用非碳酸盐钙质原料可极大程度上减少水泥制造过程CO2排放。
[0003]发展替代硅酸盐水泥的新型胶凝材料是解决水泥工业高碳排放的关键技术途径。新型胶凝材料应当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采用碳属性较低的含钙大宗固废做钙质原料;(2)烧成温度相对较低减少化石燃料碳排放;(3) 具有碳吸收碳捕捉的能力。
[0004]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负碳熟料,以满足大宗固废作为原料配料的要求;同时较低温度(~1200℃)烧成,熟料具备碳吸收和碳捕捉能力,以显著降低熟料全链条的CO2排放,产生极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旨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负碳熟料及其制备方法,既能够以碳属性较低的大宗工业固废作为原料以较低温度烧成,又能在硬化过程中吸收CO2。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负碳熟料,所述负碳熟料的化学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CaO:40

50%, SiO2:30

40%;Al2O3:5

10%;Fe2O3:5

7%;MgO:3

7%,其中(CaO+MgO)/SiO2摩尔比取值1.0

1.6。
[0008]优选地,所述负碳熟料的物相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硅酸一钙:30%

35%;二硅酸三钙30%

35%;二硅酸二钙镁5%

7%;硅铝酸二钙:7%

10%;铁酸二钙:5%

7%;玻璃相 15%

20%,游离氧化钙、氧化镁、氧化硅和氧化铁含量之和不高于3%。
[0009]优选地,所述负碳熟料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铜尾矿50

60%,磷尾矿 40

50%,钢渣0

10%。
[0010]所述的负碳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将所有原料依次进行破碎和粉磨,粒径小于100微米;
[0012]将生料进行预混后投入回转窑进行烧成和熟料成矿;
[0013]烧成后熟料进行急冷、破碎和粉磨。
[0014]优选地,将生料进行预混后先进入预热器进行预热和预分解,随后投入回转窑进行烧成。
[0015]优选地,所述烧成后熟料使用篦冷机进行急冷。
[0016]优选地,急冷的降温速率为500

800℃/min。
[0017]优选地,回转窑烧成带温度为1100~1220℃,回转窑内烧成时间为0.5~1h。
[0018]本专利技术反应原理和技术效果为:
[0019]1.本专利技术明确负碳熟料形成条件下,含铁组分的存在形式。以氧化镁调控含铁组分的物相转变途径,抑制熟料中生成游离氧化钙和游离氧化铁;同时含镁组分生成二硅酸二钙镁等具备CO2反应活性的熟料相,促进熟料强度发展。
[0020]2.熟料相硅酸一钙、二硅酸三钙、二硅酸二钙镁具备CO2反应矿化硬化能力,生成碳酸钙和硅胶,形成强度。熟料的CO2吸收能力达0.2g CO2/g熟料。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负碳熟料XRD图谱。
[0022]根据此图说明,熟料包括硅酸一钙、二硅酸三钙、二硅酸二钙镁;硅铝酸二钙、铁酸二钙等物相。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负碳熟料的烧成后照片。
[0024]此图说明熟料饼液相量适中,结粒良好。
[0025]图3为对比例1的熟料烧成后的图片。
[0026]图4为对比例1的熟料的XRD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实施例1

4全部以大宗固废为原料制备,其配料如表1所示,其化学组成如表2所示。
[0029]表1(单位:g)
[0030][0031][0032]表2(单位:%)
[0033][003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该水泥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首先将两种固体废弃物原材料进行破碎、粉磨、预混,选定配比后将铜尾矿、磷尾矿两种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将表1中的所有原料按照配比设计共同粉磨,粒径小于80μm并过筛;
[0036]将生料送入回转窑中进行烧成,烧成温度为1200℃,烧成时间40min,回转窑转速 0.2

1.2rpm;
[0037]烧成后熟料使用篦冷机进行急冷,降温速率500

800℃/min。
[0038]将得到的负碳熟料破碎、粉磨。
[0039]实施例1

4所烧成的负碳熟料,球磨1h比表面积大于400m2/kg,75μm筛余小于5%,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0040]将所述负碳熟料与拌合水混比0.15,成型压力4MPa,置于0.2MPa的CO2气氛下进行碳化养护,测试抗压强度。
[0041]表3为实施例1

4所制备的负碳熟料分别进行碳化养护12h、24h、72h、168h后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0042]表3
[0043][0044][0045]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Fe2O3含量取值上限,选择Fe2O3含量高于7%作为对比例1。保持磷尾矿用量不变(与实施例1相同),改变钢渣和铜尾矿用量,配料如表4所示,其化学组成如表5所示。熟料烧成后照片如图3所示。铁含量高于7%后,熟料液相含量大幅度增加,液相粘度低流动能力强,熟料烧成后不成型,无法适应回转窑结粒烧成的制度。故本专利技术限定的铁含量在5

7%内。
[0046]表4(单位:g)
[0047] 铜尾矿磷尾矿钢渣对比例155.2141.987.23
[0048]表5(单位:%)
[0049] CaOSiO2Al2O3Fe2O3MgO其他对比例144.5230.507.048.455.064.33
[0050]为进一步说明使用碳属性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碳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碳熟料的化学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CaO:40

50%,SiO2:30

40%;Al2O3:5

10%;Fe2O3:5

7%;MgO:3

7%,其中(CaO+MgO)/SiO2摩尔比取值1.0

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碳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碳熟料的物相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硅酸一钙:30%

35%;二硅酸三钙30%

35%;二硅酸二钙镁5%

7%;硅铝酸二钙:7%

10%;铁酸二钙:5%

7%;玻璃相15%

20%,游离氧化钙、氧化镁、氧化硅和氧化铁含量之和不高于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王斯也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