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分离用流动相的配制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83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1
本申请涉及流动相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分离用流动相的配制反应釜,其包括釜体,釜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控制出料管开闭的控制阀;釜体的内腔中竖直设置有多根围绕釜体轴线方向分布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用于向釜体内腔中注入易挥发溶剂或气体的投料管,多根投料管顶端均与釜体顶部连通并延伸至釜体外,多根投料管靠近釜体轴线方向的一侧均开设有出料口,每根投料管上的出料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各不相同;釜体的内腔中还设置有对经进料口和投料管投至釜体内腔中的料液进行搅拌混合的搅拌组件。本申请能够使投入反应釜中的反应物尽可能完全反应,提高流动相制备的纯度。提高流动相制备的纯度。提高流动相制备的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分离用流动相的配制反应釜


[0001]本申请涉及流动相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分离用流动相的配制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液相色谱是一类分离与分析技术,其特点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定量定性分析的各个领域。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主要由流动相储液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仪组成。高效液相色谱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液相色谱要求流动相必须经过滤(通常孔径0.45um及以下),以免颗粒进入系统损坏系统,且必须经过脱气,以免气体进入系统积留在色谱柱和检测器流通池中,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甚至损坏色谱柱和检测器。
[0003]流动相制备是液相色谱分析必须的准备工作,一个理想的液相色谱流动相溶剂应具有低粘度、与检测器兼容性好、易于得到纯品和低毒性等特征,流动相制备时,通常是将各组分化合物溶剂加到反应釜中,然后再将易挥发溶剂或气体通过泵打到反应釜中,待充分反应过后,以获得符合预期制备要求的流动相。
[0004]在相关技术中,易挥发溶剂或气体投入到反应釜后,由于易挥发溶剂本身的挥发性以及气体本身的流动性,挥发出的气体以及初始投放的气体会在反应釜上层空间流动聚集,造成反应物反应不完全以致制备得到的流动相纯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备分离用流动相的配制反应釜,能够使投入反应釜中的反应物尽可能完全反应,提高流动相制备的纯度。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分离用流动相的配制反应釜,其包括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的釜体,釜体的内腔中竖直设置有多根围绕釜体轴线方向分布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用于向釜体内腔中注入易挥发溶剂或气体的投料管,多根投料管顶端均与釜体顶部连通并延伸至釜体外,多根投料管靠近釜体轴线方向的一侧均开设有出料口,每根投料管上的出料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各不相同;釜体的内腔中还设置有对经进料口和投料管投至釜体内腔中的料液进行搅拌混合的搅拌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首先将各组分化合物溶剂(泛指基础化合物溶剂或占比较大的化合物溶剂)经进料口投放至釜体的内腔中,接着再将其它易挥发溶剂或气体经投料管注入釜体的内腔中,具体为,根据实际制备流动相时各反应物在釜体的内腔中不同位置段的分布,将易挥发溶剂或气体通过投料管上不同高度位置处的出料口,精准的输送投放至目标位置段,然后通过搅拌组件对经进料口和投料管投至釜体内腔中的料液进行搅拌混合,使各反应物充分反应,最终制备得到所需流动相;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易挥发溶剂或气体投入到反应釜后直达所需部位并充分反应,降低易挥发溶剂挥发出的气体或初始投放的气体在反应釜上层空间聚集的可能性,使投入反应釜中的易挥发溶剂或气体尽
可能完全的参与反应,进而使投入反应釜中的反应物尽可能完全反应,提高流动相制备的纯度。
[0008]进一步地,多根所述投料管与釜体顶部的连通处均设置有用于增强投料管与釜体顶部连通处密封性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安装于投料管与釜体顶部连通处的通孔内周壁上的密封圈,密封圈的内周壁上沿密封圈的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设有两组,两组环形凹槽由上至下分布在密封圈的内周壁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结构能够增强投料管与釜体顶部连通处密封性,具体为,设置于密封圈的内周壁上的两组环形凹槽能够形成由上至下分布的两个阻隔气腔,当投料管与密封圈内周壁相抵接时,两个阻隔气腔能够增大投料管外周壁与密封圈内周壁之间的压强,使两者之间膨胀挤压的效果更加明显,从而提高投料管与釜体顶部连通处密封性,减小釜体内反应物混合反应产生的化学气味扩散的可能性。
[0010]进一步地,两组所述环形凹槽将密封圈的内周壁分割为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靠近投料管的一侧均设置为圆弧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靠近投料管的一侧均设置为圆弧状,使得投料管在插入釜体的内腔时与密封圈的摩擦力较小,在不影响密封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投料管插入时的顺畅性。
[0012]进一步地,多根所述投料管均与釜体顶部可拆卸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因制备的流动相的量不同时,比如制备的量较大时,会更换具有更大容积的反应釜,并更换更加适配的投料管;制备的量较小时,也会更换更适配的投料管,因此,投料管与釜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极大地方便了对投料管的更换。
[0014]进一步地,所述釜体顶部设置有用于相对固定投料管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的数量与投料管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限位组件包括安装于釜体顶部的且关于投料管对称分布的两个固定块、分别与两个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相连接的弹簧、分别与两个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相连接的且与投料管相适配的半圆形卡环;常态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两个半圆形卡环将投料管夹紧固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首先将两个半圆形卡环彼此分离,然后将投料管安装于釜体内腔中的合适位置处,接着松开两个半圆形卡环,两个半圆形卡环在弹簧的作用下会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并将投料管夹紧固定,使投料管相对固定在釜体上,固定投料管的方式简单实用。
[0016]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安装于釜体顶部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竖直设置于釜体内腔中的搅拌轴以及安装在搅拌轴上的多组沿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均布的搅拌杆。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与其相连接的搅拌杆转动,从而对釜体内腔中的料液进行翻搅混合,使反应物充分反应,翻搅混合的方式简单实用。
[0018]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搅拌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扇形搅拌叶,且每组的两个扇形搅拌叶关于搅拌杆的中心点中心对称。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两个扇形搅拌叶,能够扩大对釜体内腔中的料液的搅拌范围,提高对釜体内腔中料液的混合程度,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0020]进一步地,多组所述搅拌杆的外周处竖直围设有搅拌框,搅拌框竖直方向上相互靠近的内侧壁与多组搅拌杆的端部相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框能够随搅拌杆的转动而同步转动,从而对釜体内腔中的料液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周向的搅拌混合,进一步提高对釜体内腔中料液的混合程度,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0022]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搅拌杆、扇形搅拌叶及搅拌框为由硬质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式结构。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搅拌杆、扇形搅拌叶及搅拌框为由硬质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式结构,使得搅拌轴、搅拌杆、扇形搅拌叶及搅拌框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整个搅拌组件的稳定性更强。
[0024]进一步地,所述釜体外周壁上沿釜体的高度方向开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上沿釜体的高度方向标注有刻度线。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注入釜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分离用流动相的配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1)的釜体(1),釜体(1)的内腔(12)中竖直设置有多根围绕釜体(1)轴线方向分布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用于向釜体(1)内腔(12)中注入易挥发溶剂或气体的投料管(2),多根投料管(2)顶端均与釜体(1)顶部连通并延伸至釜体(1)外,多根投料管(2)靠近釜体(1)轴线方向的一侧均开设有出料口(21),每根投料管(2)上的出料口(21)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各不相同;釜体(1)的内腔(12)中还设置有对经进料口(11)和投料管(2)投至釜体(1)内腔(12)中的料液进行搅拌混合的搅拌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分离用流动相的配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投料管(2)与釜体(1)顶部的连通处均设置有用于增强投料管(2)与釜体(1)顶部连通处密封性的密封结构(4),密封结构(4)包括安装于投料管(2)与釜体(1)顶部连通处的通孔(18)内周壁上的密封圈(41),密封圈(41)的内周壁上沿密封圈(41)的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42),环形凹槽(42)设有两组,两组环形凹槽(42)由上至下分布在密封圈(41)的内周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分离用流动相的配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环形凹槽(42)将密封圈(41)的内周壁分割为第一密封部(43)、第二密封部(44)和第三密封部(45),第一密封部(43)、第二密封部(44)和第三密封部(45)靠近投料管(2)的一侧均设置为圆弧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分离用流动相的配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投料管(2)均与釜体(1)顶部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备分离用流动相的配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顶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公绪芳郭一琼朱福各南望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全和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