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和育肥一体化智能饲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18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保育和育肥一体化智能饲喂器,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中央设置有食槽,食槽上方设置有料筒,其中,底板顶部一侧设置有提升装置,料筒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料筒通过固定环与提升装置相连接,底板一侧设置有食料输送道,食料输送道中部设置有为料筒提供食料的输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升装置和料筒等的设置,能够随时对料筒放出的食料量进行调整,通过提升装置能够对料筒的高度进行限定,在料筒不同高度的设置下,可以对料筒底部食料的输出量进行控制,较为方便,不需要再对食槽进行更换也能够实现食料的定量控制,并且不需要人为干预,操作方便过程简单。过程简单。过程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育和育肥一体化智能饲喂器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为保育和育肥一体化智能饲喂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猪的饲养过程中,在仔猪的断奶后,存在保育和育肥两个阶段,从保育阶段到育肥阶段中,猪的食量会有较大的变换,一般都是人工更换食槽以及通过经验判断以确保食料的变化在合理范围之内,较为不便,还需要对食槽进行更换拆卸,现在市面上还少有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改进的方案,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保育和育肥一体化智能饲喂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保育和育肥一体化智能饲喂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中央设置有食槽,食槽上方设置有料筒,其中,底板顶部一侧设置有提升装置,料筒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料筒通过固定环与提升装置相连接,底板一侧设置有食料输送道,食料输送道中部设置有为料筒提供食料的输料装置。
[0005]优选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有顶板,顶板一端底部与底板顶部之间设置有螺纹杆和限位杆,其中,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底板顶部和顶板底部之间,螺纹杆和限位杆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环表面,其中,顶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于螺纹杆顶端。
[0006]优选的,所述食料输送道底部设置有传送带,食料输送道一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于传送带其中一个旋转轴一端。
[0007]优选的,所述输料装置包括有倾斜设置的输料管,输料管顶端固定连接于料筒顶部,料筒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绞龙杆,绞龙杆设置于输料管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料筒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横板顶部还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第三电机防护用防护罩。
[0009]优选的,所述顶板一端底部与底板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用支撑杆。
[0010]优选的,所述料筒底部规定连接有底盘,底盘的直径大于料筒底端直径,小于食槽内壁直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保育和育肥一体化智能饲喂器通过提升装置和料筒等的设置,能够随时对料筒放出的食料量进行调整,通过提升装置能够对料筒的高度进行限定,在料筒不同高度的设置下,可以对料筒底部食料的输出量进行控制,较为方便,不需要再对食槽进行更换也能够实现食料的定量控制,并且不需要人为干预,操作方便过程简单。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料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底板;2、食槽;3、料筒;301、底盘;4、固定环;5、螺纹杆;6、限位杆;7、滑块;8、第四电机;9、顶板;10、输料装置;11、食料输送道;12、支撑杆;13、输料管;14、第一电机;15、传送带;16、第二电机;17、横板;18、第三电机;19、防护罩;20、搅拌桨;21、绞龙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0]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保育和育肥一体化智能饲喂器,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中央设置有食槽2,食槽2上方设置有料筒3,其中,底板1顶部一侧设置有提升装置,料筒3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料筒3通过固定环4与提升装置相连接,底板1一侧设置有食料输送道11,食料输送道11中部设置有为料筒3提供食料的输料装置10,该装置通过料筒3和料筒3内部的结构进行放料,能够随时对料筒3放出的食料量进行调整,通过提升装置能够对料筒3的高度进行限定,在料筒3不同高度的设置下,可以对料筒3底部食料的输出量进行控制,较为方便,不需要再对食槽2进行更换也能够实现食料的定量控制。
[0022]为保证该实施例的顺利实施,需要了解的是,提升装置包括有顶板9,顶板9一端底部与底板1顶部之间设置有螺纹杆5和限位杆6,其中,螺纹杆5转动连接于底板1顶部和顶板9底部之间,螺纹杆5和限位杆6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环4表面,其中,顶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8,第四电机8输出端固定连接于螺纹杆5顶端,该结构用于控制料筒3的高度,用于对料筒3放出的食料量进行控制,通过第四电机8的设置,是第四电机8带动螺纹杆5进行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作用于滑块7,而滑块7被螺纹杆5和限位杆6限位,所以滑块7只能够以螺纹杆5和限位杆6为路径进行移动,以此带动滑块7移动,滑块7与料筒3相连接,所以料筒3能够在滑块7的移动下同步移动,进而达到高度控制的目的,其中,第四电机8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不仅具有优秀的
启停和反转相应,并且没有电刷,结构相较于其他电机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通过步进电机的设置不仅能够有优秀的控制还能降低成本。
[0023]其中,关于该方案需要知道的是,食料输送道11底部设置有传送带15,食料输送道11一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输出端固定连接于传送带15其中一个旋转轴一端,食料输送道11用于为多个食槽2输送食料,将食料铺在一端,使其自动向各个食槽2位置输送。
[0024]为保证该实施例为最佳实施例,需要了解的是,输料装置10包括有倾斜设置的输料管13,输料管13顶端固定连接于料筒3顶部,料筒3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绞龙杆21,绞龙杆21设置于输料管13内部,在食料输送道11输送食料至各个食槽2后,通过第一电机14驱动绞龙杆21将食料输送至料筒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育和育肥一体化智能饲喂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中央设置有食槽(2),食槽(2)上方设置有料筒(3),其中,底板(1)顶部一侧设置有提升装置,料筒(3)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料筒(3)通过固定环(4)与提升装置相连接,底板(1)一侧设置有食料输送道(11),食料输送道(11)中部设置有为料筒(3)提供食料的输料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育和育肥一体化智能饲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有顶板(9),顶板(9)一端底部与底板(1)顶部之间设置有螺纹杆(5)和限位杆(6),其中,螺纹杆(5)转动连接于底板(1)顶部和顶板(9)底部之间,螺纹杆(5)和限位杆(6)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环(4)表面,其中,顶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8),第四电机(8)输出端固定连接于螺纹杆(5)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育和育肥一体化智能饲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料输送道(11)底部设置有传送带(15),食料输送道(11)一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华段睿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泽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