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216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测温装置,呈手表状结构,通过表带佩戴在用户的腕部,对腕部进行红外测温,包括面壳组件、朝向腕部的底壳、测温组件;面壳组件与底壳扣合形成一容纳空间;测温组件设置在容纳空间中;且底壳200上设置有圆形槽、锥形部、连通部;锥形部设置在圆形槽内,且锥形部高度小于圆形槽深度;圆形槽通过连通部与外界环境空间连通测温组件包括锥形测温头;锥形测温头内嵌在锥形部内。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红外测温装置设计成手表状,用户可以随时佩戴在腕部,可以对一些特殊人群,例如婴幼儿,连续测温,监测温度,及时掌握病情,提高了便利性,解决了现有接触式测温装置测温精度低的问题。置测温精度低的问题。置测温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测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
,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可以实时测温的红外测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温计或测体温仪使用普遍而广泛,是人体生命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医生的诊断疾病的必备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年远红外测温仪等红外测温手段由于其测温速度快、红外测温等特点,已开始出现并普遍使用,但是其携带不方便。
[0003]针对婴幼儿用户,发烧时长时间连续监测体温,使得家长第一时间掌握病情发展,及时就医成为了年轻父母们的刚需。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连续监测体温的智能穿戴设备,为了满足测量精度,大都选用接触式测量,这就需要用胶贴将测量端牢牢贴附,或者紧紧绑在被测者的皮肤上。这两种固定方式都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尤其是婴幼儿用户,皮肤鲜嫩敏感,不可以长期使用胶贴。因此,连续监测使用红外测量将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如果没有尺寸和重量限制,红外测温可以采用很多方案来修正由于环境影响产生的误差,例如集成超声波测距模块和光学聚焦系统的枪式红外额温测试仪、医用红外热像仪等等。
[0004]虽然红外测温装置可以满足连续测温的需求,但是红外测温容易受到诸如环境温度、光照条件、测量距离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红外测温得到的温度与人体实际温度存在较大偏差,失去体温检测的参考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现有的红外测温仪携带不方便,而且在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进行测量时,无法实时掌握生病时体温。
[0006]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红外测温装置,通过将红外测温装置设计成手表状,用户可以随时佩戴在腕部,可以对一些特殊人群,例如婴幼儿,连续测温,监测温度,及时掌握病情,提高了便利性,解决了现有接触式测温装置测温精度低的问题。
[0007]一种红外测温装置,呈手表状结构,通过表带佩戴在用户的腕部,对腕部进行红外测温,包括:
[0008]面壳组件;
[0009]朝向腕部的底壳;
[0010]测温组件;
[0011]所述面壳组件与所述底壳扣合形成一容纳空间;
[0012]所述测温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且:
[0013]所述底壳上设置有:
[0014]一圆形槽;
[0015]一锥形部;
[0016]一连通部;
[0017]所述锥形部设置在所述圆形槽内,且所述锥形部高度小于所述圆形槽深度;
[0018]所述圆形槽通过所述连通部与外界环境空间连通
[0019]所述测温组件包括锥形测温头;
[0020]所述锥形测温头内嵌在所述锥形部内。
[0021]结合本技术所述的红外测温装置,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U形槽,所述U形槽自所述圆形槽开口处向外延伸开设。
[0022]结合本技术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部与所述圆形槽一体成型。
[0023]结合本技术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
[0024]PCB板;
[0025]按钮;
[0026]显示屏;
[0027]所述按钮、显示屏与所述PCB板电连接,设置在所述PCB板朝向面壳的一侧;
[0028]所述锥形测温头与所述PCB板电连接,设置在所述PCB板朝向底壳的一侧,所述测温头呈锥形,适配内嵌在所述锥形部内。
[0029]结合本技术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测温头包括:
[0030]底座;
[0031]红外传感器;
[0032]锥形套;
[0033]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PCB板电连接,设置在底座上;
[0034]所述锥形套套设在所述红外传感器外侧。
[0035]结合本技术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壳上还设置有:
[0036]第一方孔;
[0037]所述第一方孔设置在底壳的两端,用于连接表带。
[0038]结合本技术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壳组件包括:
[0039]透明保护壳;
[0040]支撑架;
[0041]所述透明保护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外侧;
[0042]所述支撑架、所述透明保护壳上分别设置有圆孔,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第二方孔;
[0043]所述显示屏固定在所述PCB板上并穿过所述第二方孔,所述按钮穿过所述圆孔,显露在外壳,用于用户进行测温操作。
[0044]实施本技术所述的红外测温装置,通过将红外测温装置设计成手表状,用户可以随时佩戴在腕部,可以对一些特殊人群,例如婴幼儿,连续测温,监测温度,及时掌握病情,提高了便利性,解决了现有接触式测温装置测温精度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6]图1为本申请红外测温装置整体结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0047]图2为本申请红外测温装置分解实施例示意图;
[0048]图3为本申请红外测温装置中底壳实施例示意图;
[0049]图4为本申请红外测温装置中测温组件实施例示意图;
[0050]图5为本申请红外测温装置中测温组件分解实施例示意图;
[0051]附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部位名称为:100——面壳组件、110——透明保护壳、120——支撑架、121——第二方孔、200——底壳、210——圆形槽、220——锥形部、230——连通部、240——第一方孔、300——测温组件、310——锥形测温头、320——PCB板、330——显示屏、340——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将结合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3]现有的红外测温仪携带不方便,而且在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进行测量时,无法实时掌握生病时体温。
[0054]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红外测温装置。
[0055]如图1,图1为本申请红外测温装置整体结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一种红外测温装置,呈手表状结构,通过表带佩戴在用户的腕部,对腕部进行红外测温,如图2,图2为本申请红外测温装置分解实施例示意图,包括面壳组件100、朝向腕部的底壳200、测温组件300;面壳组件100与底壳200扣合形成一容纳空间;测温组件300设置在容纳空间中;且底壳200上设置有圆形槽210、锥形部 220、连通部230;如图3,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呈手表状结构,通过表带佩戴在用户的腕部,对腕部进行红外测温,包括:面壳组件;朝向腕部的底壳;测温组件;所述面壳组件与所述底壳扣合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测温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且:所述底壳上设置有:一圆形槽;一锥形部;一连通部;所述锥形部设置在所述圆形槽内,且所述锥形部高度小于所述圆形槽深度;所述圆形槽通过所述连通部与外界环境空间连通所述测温组件包括锥形测温头;所述锥形测温头内嵌在所述锥形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U形槽,所述U形槽自所述圆形槽开口处向外延伸开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与所述圆形槽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PCB板;按钮;显示屏;所述按钮、显示屏与所述PCB板电连接,设置在所述PC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晖军李峰谢有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攀高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