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部治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12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部治疗结构,整体为软胶材质,设置在眼部治疗仪的壳体内,用于对眼眶周围进行治疗,包括第一眼眶部、第二眼眶部及连接部;第一眼眶部与第二眼眶部轴对称结构;第一眼眶部通过连接部与第二眼眶部一体成型;第一眼眶部或第二眼眶部包括基部及治疗胶头;治疗胶头与基部一体成型,凸设于基部外侧,多个治疗胶头构成点阵结构,对眼眶周围穴位进行治疗。通过将第一眼眶部与第二眼眶部一体成型设计,不仅降低了结构复杂性,缩短了工艺流程,眼部治疗结构上的点阵胶头的凹槽设置的容纳部和卡持部,有利于防止治疗器件窜动脱落。落。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部治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眼部治疗仪
,特别涉及一种眼部治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眼部按摩器一般作用于眼部组织周围肌肉,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肌肉疲劳的作用,对改善近视等症状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0003]一部分眼部治疗仪,在接触面布设多个治疗胶头,对左右眼眶上的穴位进行治疗,治疗方式为振动或者热敷。
[0004]中国专利CN 213552841 U中公开了一种点阵式的眼部治疗仪,其治疗的胶套结构为分离式结构,包括第一壳套以及第二壳套,所述第一壳套以及所述第二壳套分别固定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内侧,所述第一壳套以及所述第二壳套以分别固定多个致动件,增加了结构及工艺复杂性,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在每一个胶头内安装振动马达,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马达移位或者掉落问题,从而降低振动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现有的眼部治疗仪,治疗结构和工艺相对复杂,影响了生产效率,有的还存在振动治疗马达移位或者掉落的问题。
[0006]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眼部治疗结构,通过将第一眼眶部与第二眼眶部一体成型设计,不仅降低了结构复杂性,缩短了工艺流程,眼部治疗结构上的点阵胶头的凹槽设置的容纳部和卡持部,有利于防止治疗器件窜动脱落。
[0007]一种眼部治疗结构,整体为软胶材质,设置在眼部治疗仪的壳体内,用于对眼眶周围进行治疗,包括:
[0008]第一眼眶部;
[0009]第二眼眶部;
[0010]连接部;<br/>[0011]所述第一眼眶部与所述第二眼眶部轴对称结构;
[0012]所述第一眼眶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眼眶部一体成型;
[0013]所述第一眼眶部或第二眼眶部包括:
[0014]基部;
[0015]治疗胶头;
[0016]所述治疗胶头与所述基部一体成型,凸设于所述基部外侧,多个所述治疗胶头构成点阵结构,对眼眶周围穴位进行治疗。
[0017]结合本技术所述的眼部治疗结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眼部治疗结构还包括:
[0018]连接部;
[0019]所述第一眼眶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眼眶部一体成型。
[0020]结合本技术所述的眼部治疗结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眼眶部或第二眼眶部还包括:
[0021]眼孔;
[0022]所述眼孔开设在所述基部上,对应于眼部治疗仪的人眼位置;
[0023]所述点阵结构的治疗胶头布设在所述眼孔的周围。
[0024]结合本技术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胶头的背部设有:
[0025]一凹槽;
[0026]所述凹槽包括:
[0027]缓冲部;
[0028]容纳部;
[0029]所述缓冲部中空结构;
[0030]所述容纳部与缓冲部连通;
[0031]所述容纳部用于容纳治疗器件,以对眼眶穴位进行治疗。
[0032]结合本技术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内设有:
[0033]一卡持部;
[0034]所述卡持部设在缓冲部与容纳部之间,用于卡持所述治疗器件,以防止其窜动。
[0035]结合本技术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整体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卡持部为环型结构,所述环型结构呈斜坡状,以便将所述治疗器件安装。
[0036]实施本技术所述的眼部治疗结构,通过将第一眼眶部与第二眼眶部一体成型设计,不仅降低了结构复杂性,缩短了工艺流程,眼部治疗结构上的点阵胶头的凹槽设置的容纳部和卡持部,有利于防止治疗器件窜动脱落。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8]图1为可折叠眼部治疗仪整体分解示意图;
[0039]图2为本申请的眼部治疗结构第一示意图;
[0040]图3为本申请的眼部治疗结构第二示意图;
[0041]图4为本申请的眼部治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42]附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部位名称为:100——眼部治疗结构、110——第一眼眶部、120——连接部、130——第二眼眶部、140——治疗胶头、141——凹槽、142——治疗器件、1411——容纳部、1412——缓冲部、1413——卡持部、201——第一夹持壳体、202——第二夹持壳、203——面壳、204——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现有的眼部治疗仪,眼部治疗结构100和生产工艺相对复杂,影响了生产效率,有的还存在振动治疗马达移位或者掉落的问题。
[0045]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眼部治疗结构100。
[0046]一种眼部治疗结构100,整体为软胶材质,设置在眼部治疗仪的壳体内,用于对眼眶周围进行治疗,包括第一眼眶部110、第二眼眶部130及连接部120;第一眼眶部110通过连接部120与第二眼眶部130一体成型;第一眼眶部110与第二眼眶部130轴对称结构;第一眼眶部110或第二眼眶部130包括基部(图中未示出)及治疗胶头140;治疗胶头140与基部(图中未示出)一体成型,凸设于基部(图中未示出)外侧,多个治疗胶头140构成点阵结构,对眼眶周围穴位进行治疗。
[0047]本申请的眼部治疗结构100设置在眼部治疗仪的第一夹持壳201与第二夹持壳202之间,在第一夹持壳201外面还设置有面壳203。眼部治疗仪中还包括电路板204。
[0048]眼部治疗结构100为软胶结构,设置眼部治疗仪组成壳体的夹层中,软胶主体包括两个轴对称的眼眶部,第一眼眶部110通过连接部120与第二眼眶部130一体成型,每一个眼眶部上布设了多个治疗胶头140,构成点阵治疗结构100,对应眼眶周围的穴位,治疗胶头140与基部(图中未示出)一体成型。
[0049]第一眼眶部110通过连接部120与第二眼眶部130一体成型,第一眼眶部110/第二眼眶部130对应人的左/右眼眶,连接部120对应眼部治疗仪的左右眼眶壳体铰接机构位置,在将眼部治疗结构100安装上后,中间连接部120正好对上述铰接机构进行防护。
[0050]在安装工艺流程中,直接将眼部治疗结构100整体安装在眼部治疗仪的壳体之间,而不用分别安装第一眼眶部110/第二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部治疗结构,整体为软胶材质,设置在眼部治疗仪的壳体内,用于对眼眶周围进行治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眼眶部;第二眼眶部;连接部;所述第一眼眶部与所述第二眼眶部轴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眼眶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眼眶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眼眶部或第二眼眶部包括:基部;治疗胶头;所述治疗胶头与所述基部一体成型,凸设于所述基部外侧,多个所述治疗胶头构成点阵结构,对眼眶周围穴位进行治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治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治疗结构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一眼眶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眼眶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眼眶部或第二眼眶部还包括:眼孔;所述眼孔开设在所述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晖军赵永生程新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攀高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