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9759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用于对足底进行电刺激治疗,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减震治疗组件;第一壳体固定在第二壳体的上面;减震治疗组件整体呈足垫状,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壳体上,用于对足底进行电刺激治疗;减震治疗组件包括一弹性治疗件;弹性治疗件为导电软胶材质,用于与足底贴合接触治疗,且弹性治疗件的接触面适配人体足底形状。通过减震治疗组件中的弹性治疗件,抵消了足底治疗装置在摆动过程中对足底的振动作用,避免了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同时弹性治疗件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弹性治疗件的弹性材质以及在凸块与凹槽之间增加减震块大大提高了其与足底的贴合程度,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用户体验。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用户体验。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
,特别涉及一种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肌肉正常的收缩和动作,是由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生物电信号传递指令来控制肌肉完成的。当大脑产生的电刺激通过脊髓达到肌肉后,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产生运动。肌肉电刺激(Electrical Muscular Stimulation,EMS),是利用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预先设定程序来刺激肌肉,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已达到改善或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的目的。EMS要做的就是代替大脑信号,通过外部电流直接刺激运动神经,让肌肉引发收缩运动,即使身体没有运动,所刺激肌肉也同样能够处于运动的状态。
[0003]刺激的肌肉训练装置具有增进健康的作用,可以用于输氧、肌力强化、放松、抗炎症、疼痛治疗,肌肉拉紧等用途。通过施加几赫兹到几千赫兹的低频电流流过人体,来解除肌肉的紧张,或者舒缓肌肉麻痹或疼痛。
[000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脚后跟痛,如果持续疼痛,会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引起脚后跟疼痛的原因主要有脚后跟骨刺,筋膜炎以及跟垫疼等症状。
[0005]中国专利CN215195010U公开一种足底治疗装置,包括:用于让下肢进行被动地运动的支撑板,支撑板包括用于支撑足部的脚踏板和用于支撑所述脚踏板的支撑轴,其中所述脚踏板具有能够导电的上表面;所述支撑轴凸出固定在所述脚踏板上,支撑轴具有用于在平面上滚动的圆弧面,使脚踏板能够以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平面接触的线为转轴摆动;用于产生脉冲电刺激信号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集成在所述脚踏板内,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脚踏板的电刺激输入端连接。
[0006]其中的脚踏板对足底进行治疗,在足底治疗装置摆动过程中,足底治疗装置前端与后端触地时产生的振动,易造成足底不适,同时,由于其平面设计,不符合人体足底工程学,易造成足底接触不好,降低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现有的足底治疗装置的足底治疗结构,在摆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造成足底不适,并且其平面设计易导致电刺激治疗过程中足底贴合接触不好,降低治疗效果。
[0008]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通过减震治疗组件中的弹性治疗件,抵消了足底治疗装置在摆动过程中对足底的振动作用,避免了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同时弹性治疗件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弹性治疗件的弹性材质以及在凸块与凹槽之间增加减震块大大提高了其与足底的贴合程度,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用户体验。
[0009]一种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用于对足底进行电刺激治疗,包括:
[0010]第一壳体;
[0011]第二壳体;
[0012]减震治疗组件;
[0013]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上面;
[0014]所述减震治疗组件整体呈足垫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用于对足底进行电刺激治疗;且,所述减震治疗组件包括:
[0015]一弹性治疗件;
[0016]所述弹性治疗件为导电软胶材质,用于与足底贴合接触治疗,且所述弹性治疗件的接触面适配人体足底形状。
[0017]结合本技术所述的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减震治疗组件;
[0018]所述两个减震治疗组件可拆卸地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用以对人体足底进行电刺激治疗。
[0019]结合本技术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减震治疗组件的足形孔;
[0020]所述减震治疗组件嵌入固定在所述足形孔内。
[0021]结合本技术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治疗组件还包括:
[0022]固定架;
[0023]所述弹性治疗件为弹性软胶材质;
[0024]所述足形孔内设置有定位杆,对应的,所述弹性治疗件设置有卡扣所述定位杆的定位槽;
[0025]通过依次将:
[0026]所述足形孔的定位杆卡入所述弹性治疗件的定位槽;
[0027]弹性治疗件扣合在所述固定架上;
[0028]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
[0029]从而将所述减震治疗组件固定在所述足形孔内。
[0030]结合本技术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多个凸块,对应的,所述弹性治疗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凹槽,通过将所述凸块卡扣在所述凹槽内将所述弹性治疗件与所述固定架扣合。
[0031]结合本技术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治疗组件还包括:
[0032]多个减震块;
[0033]所述减震块分别放置在对应的凹槽内;
[0034]通过依次将:
[0035]所述减震块分别放置在对应的凹槽内;
[0036]所述凸块通过压紧所述减震块卡扣在所述凹槽内;
[0037]从而将所述弹性治疗件与所述固定架扣合。
[0038]结合本技术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治疗件贴合接触表面设置有:
[0039]接触治疗图案。
[0040]结合本技术所述的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
二壳体底部一体成型有凸起;
[0041]所述凸起用于对足底治疗装置进行支撑,使得所述足底治疗装置在力的作用下摆动。
[0042]实施本技术所述的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通过减震治疗组件中的弹性治疗件,抵消了足底治疗装置在摆动过程中对足底的振动作用,避免了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同时弹性治疗件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弹性治疗件的弹性材质以及在凸块与凹槽之间增加减震块大大提高了其与足底的贴合程度,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4]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整体分解示意图;
[0046]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中的减震治疗组件分解示意图;
[0047]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中的弹性治疗件底部示意图;
[0048]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中的减震块示意图;
[0049]附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部位名称为:100——第一壳体、110——足形孔、111——定位杆、200——第二壳体、210——凸起、300——减震治疗组件、310——弹性治疗件、311——定位槽、312——凹槽、313——接触治疗图案、320——固定架、321——凸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用于对足底进行电刺激治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减震治疗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上面;所述减震治疗组件整体呈足垫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用于对足底进行电刺激治疗;且,所述减震治疗组件包括:一弹性治疗件;所述弹性治疗件为导电软胶材质,用于与足底贴合接触治疗,且所述弹性治疗件的接触面适配人体足底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减震治疗组件;所述两个减震治疗组件可拆卸地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用以对人体足底进行电刺激治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减震治疗组件的足形孔;所述减震治疗组件嵌入固定在所述足形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减震足底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治疗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弹性治疗件为弹性软胶材质;所述足形孔内设置有定位杆,对应的,所述弹性治疗件设置有卡扣所述定位杆的定位槽;通过将:所述足形孔的定位杆卡入所述弹性治疗件的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晖军冼康乾曾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攀高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