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057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包括铝电解电容器本体、外壳体和引脚,所述铝电解电容器本体外层包覆有外壳体,所示外壳体带有螺旋上升式通槽;铝电解电容器本体底部设有导热硅脂底板,导热硅脂底板外层套设有散热底盖;所述引脚与铝电解电容器本体上端连接,铝电解电容器本体上端设置有散热层,散热层上端设有固定盖,固定盖通过螺栓与外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铝电解电容器本体侧表面、底面和顶面均设置散热结构,以实现铝电解电容器本体全面性的散热作用。解电容器本体全面性的散热作用。解电容器本体全面性的散热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解电容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电解电容器的内部有储存电荷的电解质材料,分正、负极性,类似于电池,不可接反,正极为粘有氧化膜的金属基板,负极通过金属极板与电解质相连接,无极性电解电容器采用双氧化膜结构,类似于两只有极性电解电容器将两个负极相连接后构成,其两个电极分别为两个金属极板(均粘有氧化膜)相连,两组氧化膜中间为电解质。有极性电解电容器通常在电源电路或中频、低频电路中起电源滤波,退耦、信号耦合及时间常数设定、隔直流等作用。
[0003]现有铝电解电容器的缺陷在于,采用铝壳作为外壳,起到防止碰撞的作用,但是密封的铝壳导致电解电容器散热性能差,长期使用影响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密封的铝外壳导致电解电容器散热性能差,长期使用影响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包括铝电解电容器本体、外壳体和引脚,所述铝电解电容器本体外层包覆有外壳体,所示外壳体带有螺旋上升式通槽;铝电解电容器本体底部设有导热硅脂底板,导热硅脂底板外层套设有散热底盖;
[0007]所述引脚与铝电解电容器本体上端连接,铝电解电容器本体上端设置有散热层,散热层上端设有固定盖,固定盖通过螺栓与外壳体上端固定连接。
[0008]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在于,通过对铝电解电容器本体的表层、上端和下端设置散热结构,实现对铝电解电容器本体侧面、上端或下端的整体性散热。外壳体带有螺旋上升式通槽实现铝电解电容器本体的热量向侧面的通槽释放;同时也可以通过导热硅脂底板和散热底盖散发铝电解电容器本体底部的热量,还可以通过铝电解电容器本体顶面的散热层对其顶面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多方位对其铝电解电容器本体的整体进行散热的功能。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上端一体化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中部卡设散热层;固定盖通过螺栓与环形凸起上端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层内填充有冷却液,散热层与外壳体上端接触面设有侧向开设的换液管道,换液管道上设有换液塞。
[0011]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底盖上外表层设有散热通孔;导热硅脂底板与铝电解电容器本体底部粘接,散热底盖与导热硅脂底板通过螺纹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引脚贯穿散热层和固定盖,并与铝电解电容器本体连接,引脚贯穿散热层处设有防渗漏垫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铝电解电容器本体和外壳体之间设有柔性弹簧,柔性弹簧一端与
铝电解电容器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壳体抵靠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引脚包括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正极引脚上套设有外螺纹连接螺栓,负极引脚上套设有内螺纹连接螺栓。
[0015]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对铝电解电容器本体侧表面、底面和顶面均设置散热结构,以实现铝电解电容器本体全面性的散热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的内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说明:1

铝电解电容器本体,2

外壳体,3

引脚,4

通槽,5

导热硅脂底板,6

散热底盖,7

固定盖,8

环形凸起,9

螺栓,10

冷却液,11

换液管道,12

散热通孔,13

防渗漏垫圈,14

柔性弹簧,15

外螺纹连接螺栓,16

内螺纹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2]如图1、2和3所示,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包括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外壳体2和引脚3,所述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外层包覆有外壳体2,所示外壳体2带有螺旋上升式通槽4;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底部设有导热硅脂底板5,导热硅脂底板5外层套设有散热底盖6;通过导热硅脂底板5直接对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底部的热量直接传导到导热硅脂底板5,再通过散热底盖6将热量散发出底部。
[0023]所述引脚3与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上端连接,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上端设置有散热层,散热层上端设有固定盖7,固定盖7通过螺栓9与外壳体2上端固定连接。通过散热层直接吸收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顶面部分的热量,达到顶面散热作用。
[0024]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在于,通过对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的表层、上端和下端设置散热结构,实现对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侧面、上端或下端的整体性散热。外壳体2带有螺旋上升式通槽4实现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的热量向侧面的通槽4释放;同时也可以通过导热硅脂底板5和散热底盖6散发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底部的热量,还可以通过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顶面的散热层对其顶面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多方位对其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的整体进行散热的功能。
[0025]外壳体2上端一体化设置有环形凸起8,环形凸起8中部卡设散热层;固定盖7通过螺栓9与环形凸起8上端固定连接。通过环形凸起8便于固定盖7盖住环形凸起8中部卡设散热层,并与外壳体2上端固定连接。
[0026]散热层内填充有冷却液10,散热层与外壳体2上端接触面设有侧向开设的换液管道11,换液管道11上设有换液塞。换液管道11贯穿环形凸起8,使散热层连接外部;通过冷却液10将外壳体2上端的热量快速的传导到散热层,对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冷却液10长期使用后,可以通过换液管道11将散热层内的冷却液10进行更换,延长整个
散热层的使用时间。
[0027]散热底盖6上外表层设有散热通孔12;导热硅脂底板5与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底部粘接,散热底盖6与导热硅脂底板5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导热硅脂底板5直接将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底部的热量快速吸收,再通过散热底盖6的散热通孔12将热量逐渐的散发出外壳体2底部。
[0028]引脚3贯穿散热层和固定盖7,并与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连接,引脚3贯穿散热层处设有防渗漏垫圈13。通过防渗漏垫圈13防止引脚3贯穿散热层处的冷却液10渗漏。
[0029]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和外壳体2之间设有柔性弹簧14,柔性弹簧14一端与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壳体2抵靠连接。通过柔性弹簧14的设置确保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外壳体(2)和引脚(3),所述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外层包覆有外壳体(2),所示外壳体(2)带有螺旋上升式通槽(4);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底部设有导热硅脂底板(5),导热硅脂底板(5)外层套设有散热底盖(6);所述引脚(3)与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上端连接,铝电解电容器本体(1)上端设置有散热层,散热层上端设有固定盖(7),固定盖(7)通过螺栓(9)与外壳体(2)上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上端一体化设置有环形凸起(8),环形凸起(8)中部卡设散热层;固定盖(7)通过螺栓(9)与环形凸起(8)上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型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内填充有冷却液(10),散热层与外壳体(2)上端接触面设有侧向开设的换液管道(11),换液管道(11)上设有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超徐荣尹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新江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