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171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包括地下连续墙;所述地下连续墙至少有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截面呈“凵”形,且至少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分别位于基坑两侧;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两端均连接有T形地下连续墙;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内侧均间距安装有多层内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支护中局部添加T形地下连续墙,在保证了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了无支撑开挖范围,同时提高了基坑开挖作业的效率。的效率。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2012对基坑支护的定义如下: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
[0003]目前常用的基坑支护形式有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和“排桩”等,针对基坑自身的特点、基坑的周边环境、现有施工条件和施工工期等因素,“连续墙+内支撑”和“排桩”等支护形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比如:
[0004](1)场地存在较厚的含水砂层和岩层裂隙水,这样的地质条件对锚索的开孔和拔管造成很大的风险;
[0005](2)若只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形式,则需在基坑平面长边的中间设置一条纵向的内支撑,对于宽度较宽的基坑,纵向内支撑的效率较低,且该纵向支撑将整个基坑一分为二,在基坑中部造成遮挡,严重影响了基坑开挖及出土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支护中局部添加T形地下连续墙,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无支撑开挖范围,提高基坑开挖作业的效率。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包括地下连续墙;
[0008]所述地下连续墙至少有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截面呈“凵”形,且至少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分别位于基坑两侧;
[0009]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两端均连接有T形地下连续墙;
[0010]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内侧均间距安装有多层内支撑。
[0011]进一步的,所述T形地下连续墙包括两端分别与两段地下连续墙连接的衔接段,所述衔接段端面间距一体浇筑成型设置有多个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上连接有加长段。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加长段通过多根抗剪栓钉与所述连接凸起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包括设置在地下连续墙内侧的水平支撑,所述水平支撑上间距设置有多根立柱。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撑包括与所述地下连续墙内侧壁连接的截面呈“凵”形的主撑段,所述主撑段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加固段。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支护中局部添加T形地下连续墙,在保证了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了无支撑开挖范围,同时提高了基坑开挖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基坑支护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T形地下连续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基坑支护系统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包括地下连续墙1;
[0022]所述地下连续墙1至少有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1截面呈“凵”形,且至少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1分别位于基坑两侧;
[0023]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1之间两端均连接有T形地下连续墙2;
[0024]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1内侧均间距安装有多层内支撑3。
[0025]在地下连续墙1加内支撑3的支护中局部添加悬臂T形地下连续墙2,依靠悬臂T形墙体2自身的抗弯刚度,来抵抗开挖时的主动土压力,在保证了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了无支撑开挖范围,提高了基坑开挖作业的效率。
[0026]以下列举所述基坑支护系统的较优实施例,以清楚的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应当明确的是,本技术的内容并不限制于以下实施例,其他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的改进亦在本技术的思想范围之内。
[0027]结合参照图2,所述T形地下连续墙2包括两端分别与两段地下连续墙1连接的衔接段21,所述衔接段21端面间距一体浇筑成型设置有多个连接凸起22,所述连接凸起22上连接有加长段23。利用加长段23的设置,提升了T形地下连续墙2自身的抗弯刚度。T形地下连续墙2位于两个地下连续墙1之间,从而使得在两个地下连续墙1之间位置处无需添加内支撑,同时增加了无支撑开挖范围。
[0028]进一步的,所述加长段23通过多根抗剪栓钉与所述连接凸起22相连接。为满足施工需求,T形地下连续墙2需分两个槽段进行施工,利用抗剪栓钉对两个槽段的结构进行连接,保证两个槽段之间的剪力能够有效传递。
[0029]具体的,取剪力设计值V为13116kN,在图2中,a点处为加长段23和连接凸起22衔接位置,b点为中和轴位置,按照标注的相应尺寸计算衔接位置处的剪应力如下所述:
[0030]中和轴位置:
[0031]x=(3000*800*400+800*5000*3300)/(3000*800+800*5000)=2213mm;
[0032]面积矩:
[0033]S=3000*800*(2213

400)+800*1000*(2213

800

500)=5.082x10^9mm3;
[0034]惯性矩:
[0035]I=2.108x10^13mm4;
[0036]则剪应力tao=VS/Ib=13116*10^3*5.082x10^9/(2.108x10^13*800)=3.953MPa
[0037]选用的栓钉水平方向四排,沿竖向的间距为100mm,则需要的栓钉承载力为:3.953*800*100/4=79.06kN,选用M22抗剪栓钉,每个栓钉抗剪栓钉的承载力为95kN,满足要求。
[0038]所述内支撑3包括设置在地下连续墙1内侧的水平支撑31,所述水平支撑31上间距设置有多根立柱32。在地下连续墙1内侧壁一定高度植筋架模后浇筑,形成水平支撑31,在水平支撑31底部安装立柱32,对水平支撑31进行竖直方向的支撑,提升了地下连续墙1的强度。
[0039]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撑31包括与所述地下连续墙1内侧壁连接的截面呈“凵”形的主撑段311,所述主撑段311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加固段312。加固段312倾斜设置,连接支撑段311相邻的两臂,保证了水平支撑31的强度,同时通过加固段312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连续墙;所述地下连续墙至少有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截面呈“凵”形,且至少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分别位于基坑两侧;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两端均连接有T形地下连续墙;两段所述地下连续墙内侧均间距安装有多层内支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地下连续墙包括两端分别与两段地下连续墙连接的衔接段,所述衔接段端面间距一体浇筑成型设置有多个连接凸起,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阳江毅易伟文李皓张玉珠刘璐何啸李青洪洲王嵩刘光爽赵颖杨万林乐斌周俊吴憾谢威吴伟峰杨锦权黄若洋温新贵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