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李子破碎去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165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李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李子破碎去核装置,括机壳,机壳内安装有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上安装有输送板,输送板上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机壳上安装有进料斗,机壳上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气缸和导料板,气缸是伸缩杆上安装有基架,基架上安装有多个剥离刀,剥离刀包括连杆和刀片,刀片上开设有剥离槽,导料板上开设有通孔和与刀片对应的第一刀槽,输送板上于通孔所在位置安装有弹片,弹片倾斜向上设置、且弹片位于两个相邻的刀片之间,定位槽内开设有与第二刀槽,机壳于第一输送带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落料斗,用于解决目前的李子脱核设备在去核时果肉浪费较为严重,同时容易压坏果肉的问题。同时容易压坏果肉的问题。同时容易压坏果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李子破碎去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李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李子破碎去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李子,是蔷薇科植物李树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6~8月间成熟,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水果之一。它既可鲜食,又可以制成罐头、果脯,全年食用。李子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有增加肠胃蠕动的作用,因而食李能促进消化,增加食欲,为胃酸缺乏、食后饱胀、大便秘结者的食疗良品。
[0003]在进行李子加工时大多需要将李子核剔除仅保留果肉进行后续加工,而目前的李子去核装置大多使用圆柱或圆筒自李子中部穿透将果核顶出,虽能达到去核的目的但果肉浪费较多,且在穿透李子脱核时对果肉造成的压力较大容易压坏肉果而影响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李子破碎去核装置,用于解决目前的李子脱核设备在去核时果肉浪费较为严重,同时容易压坏果肉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李子破碎去核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安装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上安装有输送板,所述输送板上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机壳上安装有进料斗,进料斗用于盛装待脱核的李子,当第一输送带带动输送板经过进料斗时李子自行落入定位槽内,所述机壳上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气缸和导料板,所述气缸是伸缩杆上安装有基架,所述基架上安装有多个剥离刀,由气缸可带动全部剥离刀移动,所述剥离刀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圆周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上均开设有T形槽,所述梯形槽内滑动均安装有刀片,所述连杆上安装有中心座,刀片与中心座上均连接有拉簧,所述刀片的刀刃斜向设置在刀片的底端,所述刀片上开设有剥离槽,剥离刀下降时由刀片切开李子,当剥离刀与李子核接触时李子核可撑开刀片,随着刀片下降李子核进入剥离槽后刀片再次合拢,随着剥离刀继续下降可将李子完全切开,剥离刀回位时即可将李子核带出分离,所述导料板上开设有通孔和与刀片对应的第一刀槽,刀片和第一刀槽相互连通,所述刀片穿设于第一刀槽内,所述输送板上于通孔所在位置安装有弹片,所述弹片倾斜向上设置、且弹片位于两个相邻的刀片之间,剥离刀回位时即可将李子核向上带出时可略过弹片使李子核到弹片上方,当剥离刀再次下降时弹片即可将李子核自剥离槽内挑出,所述定位槽内开设有与第二刀槽,所述定位槽移动到剥离刀下方时第二刀槽的位置与刀片相对应,在切割李子时刀片进入第二刀槽内即可将李子完全切割,所述机壳于第一输送带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落料斗。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刀片上的剥离槽倾斜设置,剥离槽的宽度右下至少逐渐增大。开设有剥离槽的刀片在靠拢后由剥离槽共同形成收纳空间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可使弹片更容易将
进入收纳空间的李子核取出。
[0009]进一步,所述导料板上设有落料斜面。掉落在导料板上李子核更容易掉落,不会堆积在导料板上。
[0010]进一步,所述输送板上于通孔所在位置安装的弹片数量与刀片的数量相同,弹片与刀片相间设置。弹片分布较为均匀,多个倾斜设置的弹片形成锥状,弹片在将李子核向上推动时可避免李子核重新掉落回剥离槽形成的收纳空间内。
[0011]进一步,所述机壳上于导料板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端均设有第二落料斗。在第二输送带的作用下可将自导料板两侧掉落的李子核向机壳的一侧集中输送,避免李子核四处散落。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刀槽的宽度为刀片的2~3倍。有利于降低刀片的在下降时与第二刀槽发生干涉的风险。
[0013]进一步,所述机壳内安装有冲洗器,所述冲洗器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下方。在脱核完毕后开启冲洗器可对输送板进行清洗,避免输送板上的定位槽内残留大量果肉。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第一输送带带动输送板移动可逐渐将进料斗内的李子由定位槽带出,输送板移动到剥离刀下方后定位槽内的李子与剥离刀对应,通过气缸带动剥离刀下降可将李子切开,剥离刀回位时可将李子核带出;刀片在切割果肉是适应李子核的轮廓,不会导致大量果肉浪费,同时不会产生较大压力不易对果肉造成压损。
附图说明
[0016]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李子破碎去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李子破碎去核装置的纵截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李子破碎去核装置中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输送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弹片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剥离刀与导料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剥离刀的结构示意图;
[00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5]机壳1、安装架11、气缸12、基架13、进料斗14、第一落料斗15、第二输送带16、第二落料斗161、第一输送带21、输送板22、定位槽221、第二刀槽222、剥离刀3、连杆31、轨道架32、中心座321、T形槽33、刀片34、剥离槽341、刀刃342、拉簧35、导料板4、落料斜面41、通孔42、第一刀槽43、弹片4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1、图2所示,一种李子破碎去核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内安装有第一输送带21,第一输送带21上安装有输送板22,输送板22上开设有多个定位槽221,机壳1上安装有进
料斗14,进料斗14用于盛装待脱核的李子,当第一输送带21带动输送板22经过进料斗14时李子自行落入定位槽221内。机壳1上安装有安装架11,安装架11上安装有气缸12和导料板4,气缸12是伸缩杆上安装有基架13,基架13上安装有多个剥离刀3,由气缸12可带动全部剥离刀3移动。
[0028]如图3、图6、图7所示,剥离刀3包括连杆31,连杆31的圆周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轨道架32,轨道架32上均开设有T形槽33,梯形槽33内滑动均安装有刀片34,连杆31上安装有中心座321,刀片34与中心座321上均连接有拉簧35,刀片34的刀刃342斜向设置在刀片34的底端,刀片34上开设有剥离槽341,剥离刀3下降时由刀片34切开李子,当剥离刀3与李子核接触时李子核可撑开刀片34,随着刀片34下降李子核进入剥离槽341后刀片34再次合拢,随着剥离刀3继续下降可将李子完全切开,剥离刀3回位时即可将李子核带出分离。
[0029]如图5所示,导料板4上开设有通孔42和与刀片34对应的第一刀槽43,刀片34和第一刀槽43相互连通,刀片34穿设于第一刀槽43内,输送板22上于通孔42所在位置安装有弹片44,弹片44倾斜向上设置、且弹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李子破碎去核装置,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安装有第一输送带(21),所述第一输送带(21)上安装有输送板(22),所述输送板(22)上开设有多个定位槽(221),所述机壳(1)上安装有进料斗(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安装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上安装有气缸(12)和导料板(4),所述气缸(12)是伸缩杆上安装有基架(13),所述基架(13)上安装有多个剥离刀(3),所述剥离刀(3)包括连杆(31),所述连杆(31)的圆周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轨道架(32),所述轨道架(32)上均开设有T形槽(33),所述梯形槽(33)内滑动均安装有刀片(34),所述连杆(31)上安装有中心座(321),刀片(34)与中心座(321)上均连接有拉簧(35),所述刀片(34)的刀刃(342)斜向设置在刀片(34)的底端,所述刀片(34)上开设有剥离槽(341),所述导料板(4)上开设有通孔(42)和与刀片(34)对应的第一刀槽(43),刀片(34)和第一刀槽(43)相互连通,所述刀片(34)穿设于第一刀槽(43)内,所述输送板(22)上于通孔(42)所在位置安装有弹片(44),所述弹片(44)倾斜向上设置、且弹片(44)位于两个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贺雄夏鹰刘祖英孟祥江马正锐王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