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机构及便携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57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使双轴旋转联动的铰链机构及便携终端。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如下地构成铰链机构,即,两个旋转体以其旋转中心轴相互平行的方式被轴支承,通过使该旋转体彼此联动的连杆臂将两个旋转体连接,该连杆臂将所述旋转中心轴彼此之间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例如两个壳体以版页方式可展开闭合地连接的手机或PDA等便携终端的铰链机构及便携终端。技术背景以往,作为便携终端,提出有手机、PDA、笔记本型电脑等各种终端, 作为这些携带终端,提出有所谓蛘壳式的装置,即,具有显示部的盖部和 具有键操作部的主体部能够以版页方式折叠地连接。作为这种用于便携终端的蚌壳式连接部,提出有相连接的两个壳体通 过齿轮同时地向相反方向转动的铰链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这种使用齿轮的结构,具有由于齿轮的爬齿等而会发生故障的 问题。特别是,由于便携终端的小型化而使得齿轮小型化,则该问题会突 现出来。另外,作为另一种连接部,提出有如下的机构,即,将绳等联动带与 一个较链体连接,在将两轴间连通之后与另一个较链体连接,使双轴铰链 以反向旋转的方式联动(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意识到联动带伸缩的问题,另外,还有产生滑动的问题。于是,关于由双轴铰链联动并反向旋转的结构,目前没有提出可充分 应对的机构。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5 - 2395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 - 3163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双轴反向旋 转而版页式地展开闭合的铰链机构及便携终端。本专利技术的铰《连机构,其中,两个旋转体以其旋转中心轴相互平行的方 式被轴支承,由使所述旋转体彼此联动的连杆臂将所述两个旋转体连接,并且,所述连杆臂将所述旋转中心轴彼此相连接。所述旋转体可以由插通旋转轴且以该旋转轴为轴进行旋转的筒状旋转体、或可旋转地被轴支承而旋转的轴状旋转体等适当的旋转体构成。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使两个旋转体联动并相互反向旋转。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杆臂可以由刚性材料形成,当所述连杆臂因所述一旋转体的旋转而被按压、转动时,会按压所述另一个旋转体,使之旋转。所述钢性材料可以由金属部件、树脂部件或陶资部件等适当的材料构成。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两个旋转体稳定地联动。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终端,其具有所述铰链机构。所述便携终端可以由手机、PDA、笔记本PC、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 机、便携导航设备、便携式DVD播放器、或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等便携式电 子设备构成。根据所述结构,能够提供铰链机构的旋转体联动并相互反向旋转的便 携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由双轴反向旋转而版页式地展开闭合的铰链机 构及便携终端。附图说明图1是展开状态的手机的立体图。图2是闭合状态的手机的立体图。图3是将手机的一部分横剖表示的放大正面图。图4是手机的A - A剖面的放大侧面图。图5是铰链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铰链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铰链单元的立体图。图8 (A)、 (B)、 (C)是基于左侧面看到的铰链单元的动作说明图。 图9 (A)、 (B)、 (C)是基于右侧面看到的铰链单元的动作说明图。 图10 (A)、 (B)、 (C)是基于右侧面看到的手机的动作说明图。 图11是从背面侧看到的展开状态的手机的立体图。图12 (A)、 (B)是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手机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手机30:铰链单元39a、 39b:旋转轴81、 81a、 81b:旋转体87:连杆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和图2所示的闭合状态的立 体图,对手机1的结构进行说明。手机1由盖部3、主体部8以及将盖部3和主体部8连接的连接部6 构成。连接部6具有纵剖侧面为椭圓形的外形,由其一端侧的轴与盖部3 连接,由另一端侧的轴与主体部8连接,因此,允许盖部3和主体部8 乂人 图1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至图2所示的完全闭合状态,版页式地展开闭合。 另外,手机1完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在展开闭合内面3a、 8a侧能够看到连接部6的内面6a,在手机1为完全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如 图2所示,在连接端面3b、 8b侧能够看到连"l妻部6的背面6b。在盖部3的展开闭合内面3a上设有例如成为显示部的液晶显示器4等。另外,在主体部8的展开闭合内面8a上配置有例如成为操作输入部的 多个输入按钮9等。该手机1作为其所具有的电子设备,将如下的设备电连接,这些设备 为省略图示的执行各种控制处理的CPU等控制部、存储数据或程序的不 挥发性存储器等存储部、进行图像显示的液晶显示器4等显示部、接受输 入操作的输入按钮9等操作输入部、进行声音通信的声音通信部、进行数 据通信的数据通信部、进行摄影的CCD照相机等摄影部、输出声音的扬声 器等声音输出部以及收集声音的麦克等声音收集部等。通过上述结构,可通过连接部6将盖部3和主体部8版页式地展开闭 合。即,从盖部3的液晶显示器4与主体部8的输入按钮9相对并重合的 完全闭合状态到盖部3和主体部8笔直地伸展的完全展开状态,能够自由地展开闭合。因此,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将盖部3和主体部8展开闭合,在展开状态或闭合状态下便利地使用手机1,另外,可以防止无意的操作而在 闭合状态下进行携带。接着,使用图3所示的局部横剖正面图和图4所示的A-A纵剖侧面 图,对手机1的连接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盖部3的连接部分设有自展开闭合内面3a (图1 )连通连接端面3b (图2)的凹部12,圆筒形的转动用突起13沿宽度方向自其一侧面即左侧 面突出。在转动用突起13的另一侧即右侧设有安装铰链单元30的转动臂 70a的转动体安装凹部17。在主体部8的连接部分设置自展开闭合内面8a (图1 )连通连接端面 8b (图2)的凹部16,圆筒形的转动用突起14沿宽度方向自其一侧面即左 侧面突出。在转动用突起14的另 一侧即右侧设有安装转动臂70b的转动体 安装凹部18。另外,在所述转动用突起13以及转动用突起14的各内侧分别设有使 省略图示的连接电缆(所谓的电气配线)通过的电缆通路孔15。在连接部6的内部,如图3的4黄截面所示,在一侧面即左侧面上并列 设有可转动地支承所述转动用突起13的支承孔21、和可转动地支承所述转 动用突起14的支承孔22,另外,设有将所述支承孔21和所述支承孔22连 通的连通孔23。由此,从所述盖部3通过该盖部3的电缆通^各孔15 (盖部 3侧省略图示)后的连接电缆通过连接孔23并通过主体部8的电缆通^各孔 15可到达主体部8。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盖部3中的电子设备与主体部8 中的电子设备的电连接。在连接部6的另一侧即右侧面设有安装铰链单元30的轴安装板95的 安装孔24。通过以上结构,盖部3能够以转动用突起13的中心轴为轴心转动,主 体部8能够以转动用突起14的中心轴为轴心转动。由于在转动体安装凹部 17安装有转动臂70a,在转动体安装凹部18安装有转动臂70b,故能够利 用铰链单元30限制盖部3和主体部8的展开闭合动作。另外,转动臂70a的转动轴与转动用突起13的转动轴,实际上不相连 但是同轴。另外,转动臂70b的转动轴与转动用突起14的转动轴,实际上 不相连但是同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铰链单元3(H叉设于右侧,^旦也可代替转动用 突起13、 14在左侧也左右对称地设置铰链单元30,在左右两侧可具有4交《连 单元30。另外,可以将连接部6和主体部8的突起与孔颠倒,在连接部6上i殳 置转动用突起13、 14,在主体部8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机构,其中,两个旋转体以其旋转中心轴相互平行的方式被轴支承,由使所述旋转体彼此联动的连杆臂将所述两个旋转体连接,并且,该连杆臂将所述旋转中心轴彼此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鹫头智行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