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物质的溶液型无水乳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111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外用乳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物质的溶液型无水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质量配比为:乳化剂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物质的溶液型无水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外用乳膏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物质的溶液型无水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外用半固体制剂包括软膏剂和乳膏剂。其中,软膏剂是药物与脂溶性或水性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乳膏剂是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剂型基质中形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乳膏剂一般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剂组成乳剂型基质。实验结果表明,乳膏剂的透皮吸收率一般要高于软膏剂,这与乳膏基质中还含有一定表面活性剂有关;具有表面活性的基质可使膏体与皮肤表面密切接触,不论药物在油相还是在水性,其均通过皮肤角质层或进入毛囊或皮脂腺的几率更大。因此,活性成分透皮吸收要求高时,以乳膏剂为首选。
[0003]随着化合物的开发与筛选,越来越多的溶解度极低的活性物质被开发,且其治疗价值已获得认可。但是,相应的制剂开发工作基于活性物质的极低溶解度而存在较大的挑战性,同样的,部分活性物质在水中的稳定性较差,也限制了活性物质的制剂开发。
[0004]因此,市场亟需一种乳膏剂,满足在水中溶解度极低或水中不稳定的活性物质的制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这一种活性物质的溶液型无水乳膏,呈无水溶液状态,可用于对水不稳定或在水中溶解度极低的活性物质,解决了新型活性物质在制剂过程中的难点。
[0006]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性物质的溶液型无水乳膏,其质量配比为乳化剂8

30份、增稠剂1

20份、油相基质1

40份、有机相20

90份、附加剂0

5份,且所述乳化剂由主乳化剂、助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所述乳化剂中的主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质量比为2:1,所述表面活性剂质量不超过主乳化剂。
[0007]所述乳化剂中的主乳化剂、助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均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聚氧乙烯75硬脂酸酯混合物,聚乙二醇2硬脂酸酯,丙二醇单月桂酸酯,油酰聚氧乙烯甘油酯,硬脂山梨坦,丙二醇单辛甘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乙酰丙酯,鲸蜡醇(和)鲸蜡醇聚醚
ꢀ‑
20(和)硬脂醇聚醚

20的混合物,聚乙二醇
‑7‑
硬脂酸酯,泊洛沙姆188,吐温

80,吐温

20,司盘

20,三乙醇胺,聚氧乙烯

15

硬脂酸酯,及其他聚氧乙烯醚类,聚氧乙烯硬脂酸酯类,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
[0008]所述主乳化剂为O/W型乳化剂,其HLB值在6

14,所述助乳化剂采用W/O型乳化剂,其HLB值在2

5,所述表面活性剂采用可溶于有机相的O/W型乳化剂,其HLB值在16

40。主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比例为2

4:1,主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为1

8:1。以O/W型乳化剂为
表面活性剂和主乳化剂,并以W/O型乳化剂为助乳化剂,形成W/O

O/W复合乳化体系。该体系为多层次复合体系,连续相为有机相,分散相为油相基质,分散的油相基质表面为双层膜状结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膜结构是由W/O和O/W型乳化剂组成的。该体系中的HLB具有可调性,能够与有机相的组成与特性相契合,从而提供整个体系的稳定性。
[0009]所述增稠剂包括但不限于单双酸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十八醇、质量比为5:5的十六十八醇、质量比为3:7的十六十八醇。优选为十六十八醇系增稠剂,即优选为质量比为5:5的十六十八醇和质量比为3:7的十六十八醇,十六十八醇属于增稠剂,能够提升复合乳化体系的稳定,达到共同乳化的效果, 同时,十六十八醇能够与表面活性剂形成协同作用,形成微观结构呈凝胶状的复合结构,大大提升乳化剂的性能,进而对活性物质形成大体系上的包裹特点,达到一定的缓释效果。
[0010]进一步而言,增稠剂中含有环糊精,且所述环糊精的质量是增稠剂质量的20

30%。所述环糊精采用β

环糊精,具有略呈锥形的中空圆筒立体环状结构,在其空洞结构中,外侧上端(较大开口端)由C2和C3的仲羟基构成,下端(较小开口端)由C6的伯羟基构成,具有亲水性,而空腔内由于受到C

H键的屏蔽作用形成了疏水区。在使用过程中,环糊精能基于自身的外缘亲水而内腔疏水的特新,形成类似酶一样的疏水结合部位,能够包络活性物质,并形成内部的固定,且在该体系下的空腔边缘受到乳化剂的影响形成表面的动态封端,达到稳定活性物质的效果,同时基于表面的亲水基团的存在,减少水分子与活性物质的接触影响。其次,环糊精自身带有的一定乳化作用,能够与复合乳化体系相合,不会造成沉淀化的问题;并且包合结构的环糊精对活性物质形成缓释效果,与十六十八醇产生的降低释放效率作用相结合,达到稳定释放的效果。
[0011]所述油相基质包括但不限于中链甘油三酸酯,白凡士林,轻质液状石蜡,羊毛脂,橄榄油,氢化橄榄油,植物油,氢化植物油。
[0012]所述有机相包括但不限于聚乙二醇

200,聚乙二醇

300,聚乙二醇

400,聚乙二醇4000,二甲基亚砜,甘油,二乙二醇单乙醚,氮酮,乙醇,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有机相以聚乙二醇类和其他多羟基化合物为主,其分子结构与使用的乳化剂的亲水端结构类似,因此,乳化剂的亲水端与有机相有较强的亲和力,从而形成有机相

乳化剂层

油相的微观结构。
[0013]所述附加剂包括但不限于,抗氧化剂、防腐剂、pH调节剂、增溶剂;其中,所述抗氧化剂包括但不限于生育酚,生育酚醋酸酯,二丁基羟基甲苯;防腐剂包括但不限于羟苯甲酯,羟苯丙酯,pH调节剂采用三乙醇胺;增溶剂采用共聚维酮。
[0014]所述无水乳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要求称取原料;步骤2,将主乳化剂,助乳化剂,增稠剂混合至油相基质中,加热至60

80℃;步骤3,将表面活性剂混合至有机相中,并加热至60

80℃;步骤4,在搅拌条件下将有机相缓慢加入油相基质中,完全加入后搅拌5

10min,得到初乳;步骤5,使用高速分散机对初乳进行均质,转速4000

10000rpm,时间2

8min;停止加热,在缓慢搅拌下冷却得到无水乳膏;其中,所述附加剂基于自身在有机相和油相基质中的溶解度,直接添加至有机相
或油相基质中;所述活性物质在有机相或油相使用前进行溶解,且活性物质的溶解以溶解度为考虑依据。
[0015]进一步的,所述无水乳膏中还包括吡咯烷酮羧酸钠,所述吡咯烷酮羧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物质的溶液型无水乳膏,其特征在于:其质量配比为乳化剂8

30份、增稠剂1

20份、油相基质1

40份、有机相20

90份、附加剂0

5份,且所述乳化剂由主乳化剂、助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的溶液型无水乳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中的主乳化剂、助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均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聚氧乙烯75硬脂酸酯混合物,聚乙二醇2硬脂酸酯,丙二醇单月桂酸酯,油酰聚氧乙烯甘油酯,硬脂山梨坦,丙二醇单辛甘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乙酰丙酯,鲸蜡醇(和)鲸蜡醇聚醚
ꢀ‑
20(和)硬脂醇聚醚

20的混合物,聚乙二醇
‑7‑
硬脂酸酯,泊洛沙姆188,吐温

80,吐温

20,司盘

20,三乙醇胺,聚氧乙烯

15

硬脂酸酯,及其他聚氧乙烯醚类,聚氧乙烯硬脂酸酯类,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的溶液型无水乳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乳化剂为O/W型乳化剂,其HLB值在6

14,所述助乳化剂采用W/O型乳化剂,其HLB值在2

5,所述表面活性剂采用可溶于有机相的O/W型乳化剂,其HLB值在16

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的溶液型无水乳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但不限于单双酸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十八醇、质量比为5:5的十六十八醇、质量比为3:7的十六十八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物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域蔡吟天陈怡张晓敏姜树红刘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合全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