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体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77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体阻尼器,包括壳套和转轴,所述转轴上装配二个中心对称的挠油叶片,所述壳套内壁设有二个中心对称的隔油筋条,还包括位于所述转轴下方的复位杆和活塞,所述壳套的内腔在所述活塞上方的部分在所述隔油筋条、转轴、挠油叶片和活塞的配合下形成二个周向高压油腔和二个周向低压油腔,所述壳套的内腔在所述活塞下方形成一轴向高压油腔,所述周向高压油腔和所述轴向高压油腔相连通。转轴下方设置了可竖向移动的活塞,转轴与活塞之间设置相互配对的下降螺旋面进行连接即可,有效地减少装配精度要求,而且利用活塞在壳套底部形成轴向高压油腔,与两个周向高压油腔配合工作,提高了转轴的输出扭矩,并且扭矩输出更平稳。更平稳。更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腔体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腔体阻尼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马桶上使用的多腔体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卫浴类产品上使用的阻尼器,主要有叶片式和活塞式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各有优缺点,其中叶片式阻尼器的优点是可以输出更大的扭矩,缺点是对装配要求比较高,特别是轴向尺寸,如果没有完全装配到位的话,对阻尼力有较大的影响。而活塞式阻尼器的优点是对装配尺寸要求不是很高,输出的阻尼力也比叶片式阻尼器更加平稳,缺点是输出的阻尼扭矩比较小,大扭矩的工作场合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腔体阻尼器,扭矩输出更大更平稳,同时降低对装配精度的要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多腔体阻尼器,包括壳套和转轴,所述转轴上装配二个中心对称的挠油叶片,所述转轴和挠油叶片配合形成可开关的回油通道,所述壳套内壁设有二个中心对称的隔油筋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套内并位于所述转轴下方的复位杆和活塞,所述活塞可竖向移动地套在所述复位杆上,所述转轴驱动所述复位杆同步转动,所述壳套的内腔在所述活塞上方的部分在所述隔油筋条、转轴、挠油叶片和活塞的配合下形成二个周向高压油腔和二个周向低压油腔,所述壳套的内腔在所述活塞下方形成一轴向高压油腔,所述周向高压油腔和所述轴向高压油腔相连通,所述转轴和所述活塞之间设有相互配对的下降螺旋面以使所述转轴在正向转动时可驱动所述活塞轴向下移,所述回油通道在所述转轴正向转动时关闭,所述周向高压油腔和轴向高压油腔内的油缓慢进入所述周向低压油腔,所述复位杆和所述活塞之间设有相互配对的上升螺旋面以使所述转轴在反向转动时通过所述复位杆驱动所述活塞轴向上移,所述回油通道在所述转轴反向转动时打开,所述周向低压油腔内的油快速进入所述周向高压油腔和轴向高压油腔。
[0005]转轴下方设置了可竖向移动的活塞,转轴底部并不需要延伸到壳底部,转轴与活塞之间设置相互配对的下降螺旋面进行连接即可,有效地减少装配精度要求,而且利用活塞在壳套底部形成轴向高压油腔,与两个周向高压油腔配合工作,提高了转轴的输出扭矩,并且扭矩输出更平稳。
[0006]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塞的底面在靠近周边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壳套一侧的侧壁朝外扩张形变的幅度随着所述轴向高压油腔内的油压的升高而变大。因此,在形成阻尼输出扭矩时,活塞与壳套内壁之间的密封性会随着压力增大而增大,使扭矩输出更平稳。
[0007]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壳套一侧的侧壁的厚度从槽底到槽口逐渐减薄。槽口处的厚度更薄更有利于与壳套内壁贴紧,密封效果更好。
[0008]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复位杆和所述转轴插接,所述复位杆和所述转轴同步并
同向转动,所述复位杆顶部的两侧削平形成扁头结构,并且销平的面上设有卡块。复位杆和转轴插接实现同步同向转动,结构简单。
[0009]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复位杆侧面底部对称设有二个凸块,二个所述凸块上均设有所述上升螺旋面,所述活塞底部对应设置二个上升螺旋面。转轴带动复位杆反转动动时,通过复位杆的上升螺旋面推动活塞的上升螺旋面来实现活塞上移,结构简单。
[0010]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塞上设有二个下降螺旋面,所述转轴侧面底部对称设有二个推块,二个所述推块的底面均设有所述下降螺旋面。转轴在正向转动输出扭矩时,转轴上的下降螺旋面一直都贴合活塞上的下降螺旋面,结构简单,装配容易。
[0011]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塞对应所述隔油筋条设有二个竖向滑槽,所述隔油筋条与所述竖向滑槽配对插接,所述活塞的二个所述下降螺旋面由二个所述竖向滑槽分隔开。直接利用隔油筋条对活塞进行竖直导向,结构简单。
[0012]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塞上设有连通所述周向高压油腔和所述轴向高压油腔的连通孔。在活塞上设置连通孔,可以简化转轴和壳套的结构,方便生产加工。
[0013]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复位杆和所述转轴插接,所述复位杆和所述转轴同步并同向转动,所述复位杆内部设有过油通道,所述转轴内部设有调节通道,所述过油通道连通所述轴向高压油腔和调节通道,所述调节通道通入二个所述周向低压油腔,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端部伸入到所述调节通道,旋进和旋出所述调节杆可对所述调节通道的过油面积进行调节。转轴正向转动输出扭矩过程中,周向高压油腔和轴向高压油腔内的油也可通过过油通道和调节通道进入周向低压油腔,因此,通过控制调节通道的过油面积就可以对油的流速进行调节,从而控制扭矩大小。
[0014]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过油通道的下端在所述复位杆的侧壁形成进油口,所述调节通道在所述转轴的侧壁形成出油口,所述调节杆竖直插入到所述转轴当中并与所述转轴旋接。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多腔体阻尼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7]图2绘示了图1所示多腔体阻尼器的转轴和挠油叶片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0018]图3绘示了图1所示多腔体阻尼器的活塞和复位杆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0019]图4绘示了图1所示多腔体阻尼器的活塞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5绘示了图1所示多腔体阻尼器的活塞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0021]图6绘示了图1所示多腔体阻尼器在转轴正向转动状态下沿径向(沿图7当中B

B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7绘示了图1所示多腔体阻尼器在转轴正向转动状态下沿轴向(沿图6当中A

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8绘示了图1所示多腔体阻尼器在转轴正向转动状态下沿径向(沿图10当中E

E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9绘示了图1所示多腔体阻尼器在转轴正向转动状态下沿径向(沿图10当中D

D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10绘示了图1所示多腔体阻尼器在转轴正向转动状态下沿轴向(沿图8当中C

C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11绘示了图1所示多腔体阻尼器在转轴反向转动状态下沿径向(沿图12当中G

G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12绘示了图1所示多腔体阻尼器在转轴反向转动状态下沿轴向(沿图11当中F

F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照图1至图12,多腔体阻尼器,包括壳套10和转轴20,转轴一部分插入到壳套内,一部分从壳套上端伸出,所述转轴20在伸入壳套的部分上装配二个中心对称的挠油叶片30,所述转轴20和挠油叶片30配合形成可开关的回油通道40(结合图6和图11所示),所述壳套10内壁设有二个中心对称的隔油筋条11。所述转轴和挠油叶片配合形成回油通道的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转轴与壳套的连着结构和密封结构等也可参考现有技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套10内并位于所述转轴20下方的复位杆50和活塞60,所述活塞60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腔体阻尼器,包括壳套和转轴,所述转轴上装配二个中心对称的挠油叶片,所述转轴和挠油叶片配合形成可开关的回油通道,所述壳套内壁设有二个中心对称的隔油筋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套内并位于所述转轴下方的复位杆和活塞,所述活塞可竖向移动地套在所述复位杆上,所述转轴驱动所述复位杆同步转动,所述壳套的内腔在所述活塞上方的部分在所述隔油筋条、转轴、挠油叶片和活塞的配合下形成二个周向高压油腔和二个周向低压油腔,所述壳套的内腔在所述活塞下方形成一轴向高压油腔,所述周向高压油腔和所述轴向高压油腔相连通,所述转轴和所述活塞之间设有相互配对的下降螺旋面以使所述转轴在正向转动时可驱动所述活塞轴向下移,所述回油通道在所述转轴正向转动时关闭,所述周向高压油腔和轴向高压油腔内的油缓慢进入所述周向低压油腔,所述复位杆和所述活塞之间设有相互配对的上升螺旋面以使所述转轴在反向转动时通过所述复位杆驱动所述活塞轴向上移,所述回油通道在所述转轴反向转动时打开,所述周向低压油腔内的油快速进入所述周向高压油腔和轴向高压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底面在靠近周边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壳套一侧的侧壁朝外扩张形变的幅度随着所述轴向高压油腔内的油压的升高而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壳套一侧的侧壁的厚度从槽底到槽口逐渐减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腔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和所述转轴插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浓潘瑞雪彭东
申请(专利权)人:海益厦门建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