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033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涉及大闸蟹的输送领域,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正面和背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摆正结构,两个所述摆正结构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推送轴,两个所述支撑柱顶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两个所述摆正结构顶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两个所述横杆的内腔对称设置有双向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此装置能适配统一尺寸的大闸蟹对其进行输送摆正处理,能根据大闸蟹的尺寸对摆正结构的位置进行调节。的位置进行调节。的位置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大闸蟹的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闸蟹又称中华绒螯蟹,弓蟹科绒螯蟹属动物,中华绒螯蟹常穴居江、河、湖荡泥岸,昼匿夜出,以动物尸体或谷物为食,其头胸部的背面覆盖着一层坚硬的背甲,叫头胸甲,背甲一般呈黑绿色,有时也呈赭黄色,胸部有强大的附肢是胸足,共有五对,其中一对螯足、四对步足,其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丰富微量元素,深受人们喜爱,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现有的大闸蟹实时输送装置不具备摆正结构,使得在对其进行输送时,大闸蟹会较为杂乱,后续还需工人对其进行整理,费时费力。
[0003]因此,提出一种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正面和背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摆正结构,两个所述摆正结构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推送轴;
[0007]两个所述支撑柱顶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两个所述摆正结构顶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两个所述横杆的内腔对称设置有双向螺纹杆。
[0008]优选的,所述摆正结构为空腔结构,所述推送轴顶部的正中固定连接有皮带轮,左侧所述皮带轮顶部的正中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两个所述摆正结构顶部的左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转动轴的顶部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的底部,两个所述摆正结构设置在传送带的顶部。
[0009]优选的,所述皮带轮的外壁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活动连接在摆正结构内腔的顶部,两个所述摆正结构相背一侧的正中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一侧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和导向柱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导向柱活动连接在导向槽的内腔中。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横杆顶部的正中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双向螺纹杆转动连接在活动槽的内腔中,两个所述横杆背面的正中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正面通过转轴对称固定连接在两个双向螺纹杆的背面。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块活动连接在横杆的内腔中,所述活动块内腔的正中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活动块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在双向螺纹杆的外壁。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柱有四个,所述连接柱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对称
固定连接在两个摆正结构顶部的左右两侧。
[0013]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通过启动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能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转动轴转动时,会带动最左侧的皮带轮进行转动,此时皮带轮会带动皮带进行转动,以此使得皮带会带动其内腔的其余皮带轮进行转动,此时可带动摆正结构内腔的推送轴进行转动,当大闸蟹放置到传送带的顶部进行传输时,其正面和背面会与推送轴接触,从而通过转动的推送轴对其进行摆正处理。
[0016]2、该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通过启动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能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此时活动块可通过螺纹槽在双向螺纹杆的外壁进行移动,此时活动块可在横杆的内腔中进行移动,活动块移动时,会带动底部的连接柱进行移动,此时连接柱即可带动摆正结构进行移动,以此可根据大闸蟹的尺寸对推送轴的位置进行调节,以此起到适配的效果,此结构能适配各种尺寸的大闸蟹进行输送摆正处理,通过设置的导向柱,在摆正结构被带动移动时,导向柱能在支撑柱开设的导向槽内进行移动,以此能保证摆正结构移动的平稳性,使得推送轴的位置不会发生倾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推送轴的俯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正面摆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传送带;2、支撑柱;3、摆正结构;4、第一伺服电机;5、推送轴;6、皮带轮;7、转动轴;8、皮带;9、导向柱;10、固定柱;11、横杆;12、活动槽;13、双向螺纹杆;14、活动块;15、螺纹槽;16、第二伺服电机;17、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包括传送带1,传送带1的正面和背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摆正结构3,两个摆正结构3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推送轴5,两个支撑柱2顶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11,两个摆正结构3顶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7,连接柱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4,两个横杆11的内腔对称设置有双向螺纹杆13,摆正结构3为空腔结构,推送轴5顶部的正中固定连接有皮带轮6,左侧皮带轮6顶部的正中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两个摆正结构3顶部的左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4。
[0024]转动轴7的顶部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4的底部,两个摆正结构3设置在传送带1的顶部,皮带轮6的外壁设置有皮带8,皮带8活动连接在摆正结构3内腔的顶部,两个摆正结构3相背一侧的正中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柱9,两个支撑柱2相对一侧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和导向柱9的尺寸相适配,导向柱9活动连接在导向槽的内腔中,
两个横杆11顶部的正中对称开设有活动槽12,双向螺纹杆13转动连接在活动槽12的内腔中,两个横杆11背面的正中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6,两个第二伺服电机16的正面通过转轴对称固定连接在两个双向螺纹杆13的背面。
[0025]活动块14活动连接在横杆11的内腔中,活动块14内腔的正中开设有螺纹槽15,活动块14通过螺纹槽15螺纹连接在双向螺纹杆13的外壁,连接柱17有四个,连接柱17两个为一组,每组连接柱17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在两个摆正结构3顶部的左右两侧,通过启动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4,能带动转动轴7进行转动,转动轴7转动时,会带动最左侧的皮带轮6进行转动,此时皮带轮6会带动皮带8进行转动,以此使得皮带8会带动其内腔的其余皮带轮6进行转动,此时可带动摆正结构3内腔的推送轴5进行转动。
[0026]当大闸蟹放置到传送带1的顶部进行传输时,其正面和背面会与推送轴5接触,从而通过转动的推送轴5对其进行摆正处理,通过启动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16,能带动双向螺纹杆13进行转动,此时活动块14可通过螺纹槽15在双向螺纹杆13的外壁进行移动,此时活动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正面和背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两个所述支撑柱(2)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摆正结构(3),两个所述摆正结构(3)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推送轴(5);两个所述支撑柱(2)顶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11),两个所述摆正结构(3)顶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7),所述连接柱(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4),两个所述横杆(11)的内腔对称设置有双向螺纹杆(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正结构(3)为空腔结构,所述推送轴(5)顶部的正中固定连接有皮带轮(6),左侧所述皮带轮(6)顶部的正中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两个所述摆正结构(3)顶部的左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4),所述转动轴(7)的顶部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4)的底部,两个所述摆正结构(3)设置在传送带(1)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闸蟹实时输送摆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6)的外壁设置有皮带(8),所述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向楠王林康郑雨蝶魏星赵凡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礼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