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血气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18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脉留置血气针。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血气针,包括针筒主体和设置于针筒主体前端的留置血气针,所述留置血气针包括硬质针芯、所述硬质针芯外部设置留置软管。所述留置软管后端设置有防反流阀。所述留置软管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固定翼。所述软管上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配合套设固定翼,所述固定翼包括与环状凹槽配合的圆环,沿圆环径向对称分布的片翼。所述针筒主体包括针筒、设置于针筒内的活塞、与活塞相连的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埋设动脉留置软管的同时完成了动脉采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并减少了病患的痛苦。并减少了病患的痛苦。并减少了病患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血气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动脉留置血气针。

技术介绍

[0002]血气针是采动脉血过程中十分常用的工具,通过血气针采集动脉血,然后再将血气针采集到的血液在相应的分析设备上做分析检测;但是现有的血气针在整个血液采集的过程中,由于血气针的针头非常尖锐,一不小心可能造成职业暴露,误伤医护人员;另外针头取下后,还需要立即将针头连接部进行密封堵塞,防止血液标本长时间暴露与外界空气接触,造成污染,血气分析主要检验动脉血中血氧含量,接触空气会影响检验结果。最重要的是,一些病情较重需要做大型手术的病患或者病情较为复杂,并发症较多的病患在动脉采血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动脉留置软针并连接动脉套件进行血压等相关数据测量,由于动脉压力的原因,以及现有的动脉留置针不完善的原因,一个人很难在少浪费病人血液,减少病人动脉血管的损伤的前提下快速安全的完成上述操作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既方便穿刺采血又方便动脉留置软管,且方便连接动脉套件及其他测量设备的安全型动脉留置血气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血气针,包括针筒主体和设置于针筒主体前端的留置血气针,所述留置血气针包括硬质针芯、所述硬质针芯外部设置留置软管。
[0005]进一步的,所述留置软管后端内侧设置有防反流阀,以防止动脉血流出。所述防反流阀由三片瓣膜相互配合形成的可封闭开合的圆盘构成。
[0006]进一步的,所述留置软管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固定翼,这样方便留置软管与患者皮肤配合固定,此外如遇到留置针贴血管壁,需要转动留置针时,留置针可不受固定翼的限制任意转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上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配合套设固定翼,所述固定翼包括与环状凹槽配合的圆环,沿圆环径向对称分布的片翼。
[0008]进一步的,所述针筒主体包括针筒、设置于针筒内的活塞、与活塞相连的推杆。
[0009]进一步的,所述针筒上的乳头与硬质针芯的针栓卡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针筒上的乳头末端设置有螺纹,所述硬质针芯的针栓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螺纹连接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针栓上设置有安全帽活动关节,所述安全帽活动关节上挂设有安全帽,所述安全帽上设置有针槽,硬质针芯从留置软管抽出后将安全帽翻转固定在针栓上,使得硬质针芯在安全帽的针槽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针筒内壁上涂有肝素。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注射器乳头相配合的注射器帽。
[001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动脉穿刺过程中将留置软管送至动脉血管内,同时抽取采样血至针筒内,然后抽出硬质针芯,在留置软管末端连接相应的检测设备或者医疗器械即可。此过程中,留置软管的末端扩口部设置有防反流阀,因此在硬质针芯抽出后不需要用手按压动脉处止血,医护人员的双手获得解放,可以从容的方便的进行其他治疗操作。
[001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埋设动脉留置软管的同时完成了动脉采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并减少了病患的痛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注射器帽与针筒配合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局部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防反流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0022]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血气针,包括针筒主体6和设置于针筒主体6前端的留置血气针,所述留置血气针包括硬质针芯1、所述硬质针芯1外部设置留置软管2。
[0023]所述留置软管2后端内侧设置有防反流阀11。所述防反流阀包括设置于圆环内的三片瓣膜21,三片瓣膜相互配合形成可封闭开合的圆盘,硬质针芯或者动脉套件的组件22深入后可以顶开,硬质针芯或者动脉套件的组件22抽出后瓣膜相互配合封闭。
[002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另一种防反流阀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反流阀包括设置于留置软管后端内侧壁上的的三片瓣膜21,三片瓣膜相互配合形成可封闭开合的圆盘,留置软管2后端三片瓣膜21后侧设置一段顶管,顶管中空且设置于留置软管内侧,动脉套件的组件22深入后可以顶动顶管,顶管顶开三片瓣膜21。
[0025]所述留置软管2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固定翼4。
[0026]所述留置软管2上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配合套设固定翼4,所述固定翼4包括与环状凹槽配合的圆环,沿圆环径向对称分布的片翼。
[0027]所述针筒主体6包括针筒、设置于针筒内的活塞、与活塞相连的推杆7。
[0028]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气孔,气孔内填充有阻液片或者阻液膜,阻液片或者阻液膜能够防止血液流出但是其能够通过气体。故在采集血液前只需要一次拉到抽血需求位,针芯刺入动脉后,动脉血液会自动逐渐充满针筒至抽血需求位,而不需要长时间持续缓慢抽动,极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0029]所述针筒上的乳头5与所述硬质针芯1的针栓3相互配合卡接。
[0030]所述针栓上设置有安全帽活动关节8,所述安全帽活动关节8上挂设有安全帽9,所述安全帽9上设置有针槽,硬质针芯1从留置软管2抽出后将安全帽9翻转固定在针栓3上,使得硬质针芯1在安全帽9的针槽内。还包括与注射器乳头5相配合的注射器帽10。
[0031]所述注射器帽10包括与注射器乳头5相配合的第一圆柱腔,以及与第一圆柱腔同轴设置的半径较大的第二圆柱腔,所述第一圆柱腔内侧底面设置有橡胶垫。
[0032]此外,所述针筒内壁上涂有肝素。
[0033]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动脉穿刺过程中将留置软管送至动脉血管内,同时抽取采样血至针筒内,然后抽出硬质针芯,在留置软管末端连接相应的检测设备或者医疗器械即可。此过程中,留置软管的末端扩口部设置有防反流阀,因此在硬质针芯抽出后不需要用手按压动脉处止血。
[003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埋设动脉留置软管的同时完成了动脉采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并减少了病患的痛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血气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主体和设置于针筒主体前端的留置血气针,所述留置血气针包括硬质针芯、所述硬质针芯外部设置留置软管,所述留置软管后端设置有防反流阀,以防止动脉血流出,同时所述留置软管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固定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血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上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配合套设固定翼,所述固定翼包括与环状凹槽配合的圆环,设置于所述圆环上的片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血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主体包括针筒、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怡孙伟谭宏宇孔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