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终端设备及壳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015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终端设备及壳体的制备方法。该壳体包括镁基金属基体,该镁基金属基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铝基金属层和第二铝基金属层,镁基金属基体与第一铝基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层,第一铝基金属层远离第一过渡层的一侧表面具有外观层,镁基金属基体与第二铝基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层,第二铝基金属层远离第二过渡层的一侧表面具有电连接层。其中第一过渡层可提高镁基金属基体与第一铝基金属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力,第二过渡层可提高镁基金属基体与第二铝基金属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力。该壳体具有重量轻、高颜值、高耐磨性、高可靠性、高强度、高刚性、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电连接性。和电连接性。和电连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终端设备及壳体的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封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终端设备及壳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终端产品轻薄化的趋势发展,开发轻质复合金属壳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镁的密度为1.8g/cm3),应用于终端产品减重效果明显。但由于镁合金特性,无法直接像铝合金一样做阳极氧化外观装饰,目前镁合金表面处理基本是喷漆,这种表面处理方式具有外观质感差、耐划伤性较差、易腐蚀、可靠性差、电连接性差、强度低、刚性差等缺陷,而铝合金由于阳极氧化而具有外观配色丰富并具有金属质感、冰凉的触感、可靠性高、耐磨、抗腐蚀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终端设备的壳体中。
[0003]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装饰性,研究人员在镁合金表面包覆一层铝合金,制备成镁/铝层状复合板。但是镁、铝之间易形成脆性相,导致界面结合强度低,后续壳体成型容易出现分层、变形等缺陷,而且单面暴露的镁合金容易与铝合金发生电偶腐蚀,电连接可靠性差等问题,因此,不能满足壳体对重量轻、高颜值、高耐磨性、高可靠性、高强度、高刚性、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电连接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终端设备及壳体的制备方法,以使壳体在具有重量轻、高颜值、高耐磨性、高可靠性、高强度、高刚性、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电连接性。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包括镁基金属基体,该镁基金属基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铝基金属层和第二铝基金属层,镁基金属基体与第一铝基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层,第一铝基金属层远离第一过渡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外观层,镁基金属基体与第二铝基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层,第二铝基金属层远离第二过渡层的一侧表面具有电连接层。
[0006]其中,第一过渡层与镁基金属基体之间的剪切剥离强度、以及第一过渡层与第一铝基金属层的剪切剥离强度均大于第一剪切剥离强度,所述第一剪切剥离强度为铝镁复合材料中镁基金属与铝基金属两金属间的剪切剥离强度;第二过渡层与镁基金属基体之间的剪切剥离强度、以及第二过渡层与第二铝基金属层的剪切剥离强度均大于第一剪切剥离强度。
[0007]本申请提供的壳体,包括镁基金属基体、第一过渡层、第一铝基金属层、外观层、第二过渡层、第二铝基金属层、以及电连接层。其中,由于镁基金属基体的密度低,可使得壳体具有重量轻的效果,镁基金属基体与第一铝基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层,第一过渡层与镁基金属基体之间的剪切剥离强度、以及第一过渡层与第一铝基金属层的剪切剥离强度均大于第一剪切剥离强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镁基金属与铝基金属两金属直接结合的铝镁复合材料来说,本申请方案通过第一过渡层可以提高镁基金属基体与第一铝基金属层之间
的界面结合力,可以避免壳体后续成型或使用等过程中受力分层问题。镁基金属基体与第二铝基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层,第二过渡层与镁基金属基体之间的剪切剥离强度、以及第二过渡层与第二铝基金属层的剪切剥离强度均大于第一剪切剥离强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镁基金属与铝基金属两金属直接结合的铝镁复合材料来说,本申请方案通过第一过渡层可以提高镁基金属基体与第二铝基金属层复合的界面结合力,可以避免壳体后续成型或使用等过程中受力分层问题。第一铝基金属层和第二铝基金属层可以为壳体提供高耐磨性、高可靠性、高强度、高刚性、较好的耐腐蚀性。此外,第一铝基金属层可以为外观层提供铝基体,外观层可为壳体提供高颜值,第二铝基金属层可以为电连接层提供铝基体,电连接层可为壳体提供良好的电连接性。由此,本申请的壳体,能够实现具有重量轻、高颜值、高耐磨性、高可靠性、高强度、高刚性、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电连接性。
[0008]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观层包括阳极氧化层、电泳层、喷墨打印层中的任一种。外观层可满足壳体的高颜值需求,还可以提高壳体的耐腐蚀性。
[0009]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镁基金属基体的材料选自可压力加工的变形镁合金,优选的,可选自镁

铝系合金、镁

锌系合金或镁

锂系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0010]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过渡层的材料选自纯铜、铜合金、纯钛、钛合金、纯镍、镍合金、纯钴、钴合金、纯钽、钽合金、纯锌、锌合金、纯银、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0011]由于壳体中的第一铝基金属层与镁基金属基体之间有第一过渡层,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镁基金属与铝基金属两金属直接结合的铝镁复合材料来说,可以提高壳体的剪切剥离强度,示例的,第一铝基金属层、第一过渡层与镁基金属基体三层复合后的材料剪切剥离强度大于或等于30MPa。
[0012]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过渡层的材料选自纯铜、铜合金、纯钛、钛合金、纯镍、镍合金、纯钴、钴合金、纯钽、钽合金、纯锌、锌合金、纯银、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由于壳体中的第二铝基金属层与镁基金属基体之间有第二过渡层,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镁基金属与铝基金属两金属直接结合的铝镁复合材料来说,可以提高壳体的剪切剥离强度,示例的,第二铝基金属层、第二过渡层与镁基金属基体三层复合后的材料剪切剥离强度大于或等于30MPa。
[0013]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过渡层的材料与第二过渡层的材料为同一材料。相比较于第一过渡层与第二过渡层使用不同材料,采用同一种材料可以简化工艺流程。
[0014]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选择第一铝基金属层的材料时,可以选择可阳极氧化的含铝金属,包括但不限于1系铝合金、5系铝合金、6系铝合金和7系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示例,优选5系铝合金或6系铝合金。
[0015]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选择第二铝基金属层的材料时,可以选择可塑性加工变形的含铝金属,包括但不限于1系铝合金至8系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示例,优选5系铝合金或6系铝合金。
[0016]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的厚度为T,镁基金属基体的厚度大于0.25T且小于或等于0.95T,T为正数。当镁基金属基体在壳体的厚度所占的比例为0.25至0.95,可以平衡减重、强度和成本,使壳体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
[0017]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的厚度为T,第一铝基金属层的厚度与第二
铝基金属层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0.05T且小于或等于0.75T。当第一铝基金属层的厚度与第二铝基金属层的厚度之和在壳体的厚度所占的比例为0.05至0.75,可以在满足重量轻的需求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提高壳体的强度。
[0018]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铝基金属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铝基金属层的厚度。第一铝基金属层的厚度更大,可以为制作外观层提供厚度更大的铝基体,从而满足各种高颜值外观的制作需求,例如,可以在第一铝基金属层上制作高光C角的效果。
[0019]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的厚度为T,第一过渡层的厚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2T。
[0020]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镁基金属基体,所述镁基金属基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铝基金属层和第二铝基金属层,所述镁基金属基体与所述第一铝基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层,所述第一铝基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一过渡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外观层,所述镁基金属基体与第二铝基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层,所述第二铝基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二过渡层的一侧表面具有电连接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层包括阳极氧化层、电泳层、喷墨打印层中的任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镁基金属基体的材料选自可压力加工的变形镁合金。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层的材料选自纯铜、铜合金、纯钛、钛合金、纯镍、镍合金、纯钴、钴合金、纯钽、钽合金、纯锌、锌合金、纯银、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层的材料选自纯铜、铜合金、纯钛、钛合金、纯镍、镍合金、纯钴、钴合金、纯钽、钽合金、纯锌、锌合金、纯银、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层的材料与所述第二过渡层的材料为同一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基金属层的材料选自1系铝合金、5系铝合金、6系铝合金和7系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铝基金属层的材料选自1系铝合金至8系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厚度为T,所述镁基金属基体的厚度大于0.25T且小于或等于0.95T,所述T为正数。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厚度为T,所述第一铝基金属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二铝基金属层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0.05T且小于或等于0.75T。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基金属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铝基金属层的厚度。12.根据权利要求1

11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厚度为T,所述第一过渡层的厚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2T。13.根据权利要求1

12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厚度为T,所述第二过渡层的厚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2T。14.根据权利要求1

13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层的厚度为5~60μm。15.根据权利要求1

1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大伟蔡明胡邦红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