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在制备促创面愈合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11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在制备促创面愈合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是由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得到的纳米微囊。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该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用作创面敷料直接覆于创面上,适用于多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单位时间内创面愈合的面积显著增加,即: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可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有利于创面的愈合,还能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还能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在制备促创面愈合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创面治疗药物的
,特别是涉及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在制备促创面愈合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及人类疾病谱的变化,由创伤和各种疾病导致的创面日益增多,需要创面治疗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我国的创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创面高发人群已由青壮年为主转变为以中老年为主,且创面的种类在增多,治疗难度也在加大。根据创面愈合周期,可分为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急性创面一般指擦伤、刀伤、枪伤、手术切口、烧伤、化学性损伤等;慢性创面指糖尿病足溃疡、腿部溃疡、压疮等。对于急性创面,一般正常机体可以自我修复;然而对于一些慢性创面来说,机体无法通过自我修复完全愈合,需要医疗手段介入辅助治疗。
[0003]需要医疗手段介入辅助治疗的创面,其常规治疗方式包括皮肤创面清理和皮肤创面修复,皮肤创面清理是在不影响正常组织的基础上去除创面上影响愈合的坏死组织、污物及潜在的病菌,为皮肤创面修复提供前提保障;皮肤创面修复是使损伤皮肤组织功能再生,最高要求是皮肤功能的恢复。
[0004]敷料对于创面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常见的如纱布、绷带等,具有使用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但功能单一且换药时可能会损伤创面,对组织条件复杂的慢性创面效果欠佳。另有新型的创面敷料,如凝胶敷料、泡沫敷料、藻朊酸盐敷料、藻酸盐类敷料、壳聚糖类敷料、胶原蛋白类敷料、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类敷料、载药类敷料、组织工程皮肤等。这些敷料对伤口愈合的促进效果有限,甚至还会延缓愈合,如藻朊酸盐敷料会使伤口脱水、延缓愈合,不适用于干性伤口。
[0005]因此,探寻一种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的敷料是创面修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在制备促创面愈合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是由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得到的纳米微囊;优选的,所述药物为创面敷料。
[0007]所述创面为慢性创面,如糖尿病足溃疡、腿部溃疡、压疮等。
[0008]该氧载体平均粒径分布为6nm

16nm。
[0009]所述氧载体的多分散系数PDI为0.15

0.70。
[0010]所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通过改善创面缺氧状态促创面愈合。
[0011]所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通过加速炎症消除促创面愈合。
[0012]所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通过减弱氧化应激促创面愈合。
[0013]所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通过促进血管新生促创面愈合。
[0014]所述氧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提取血红蛋白,得到血红蛋白液;
[0016](2)配制多巴胺溶液;
[0017](3)将步骤(1)的血红蛋白液与步骤(2)的多巴胺溶液混合,进行多巴胺的聚合反应及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的负载反应,得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
[0018]优选的,步骤(3)血红蛋白液中血红蛋白与多巴胺的质量比为(2

61):1,优选(2

15):1,更优选(4

13):1,最优选为5:1;
[0019]可选的,步骤(3)具体为:在温度为2

6℃下(优选4℃),将步骤(1)得到的血红蛋白液与步骤(2)得到的多巴胺溶液混合后,加入Tris

HCl缓冲液(1mol/L,pH8.5)反应0.5

24h(优选为2

12h,更优选为2

5h,最优选为3.5h),直至无游离血红蛋白,停止反应,得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优选的,Tris

HCl缓冲液的加入体积为多巴胺溶液体积的2%

4%。
[0020]步骤(3)的反应过程中多巴胺迅速发生自身氧化聚合形成聚多巴胺,同时负载于血红蛋白表面,得到黑色的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的一种新用途。该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是将血红蛋白与多巴胺溶液混合,多巴胺自聚合为聚多巴胺并包裹血红蛋白后形成的氧载体。本专利技术证明了该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能够提升创面氧含量、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减弱氧化应激反应,将其用作创面敷料能直接覆于创面上促使创面愈合,适用于多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实验结果显示,单位时间内创面愈合的面积显著增加,即: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可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有利于创面的愈合,还能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22]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处理小鼠创面后愈合过程的照片;
[0023]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处理小鼠创面后创面氧供情况图,其中A幅为造模后1天,B幅为造模后3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聚多巴胺目前是广泛用于生物材料表面改性及药物包埋与释放的一种高分子材料。Ruikang Tang等人发现聚多巴胺可以有效地封闭红细胞表面的抗原,避免凝集反应,同时红细胞一般的生理功能,如运输O2和CO2并未受到影响。Yuzhi Wang等人构建了以硅

四氧化三铁为基底的聚多巴胺分子印记涂层,利用硅

四氧化三铁基底表面的与血红蛋白粒径大小相当的介孔结构固定血红蛋白,用来筛选和识别牛血红蛋白。Inkyu Lee等发现120μg的聚多巴胺涂层可以有效地清除85%的DPPH自由基。
[0025]总之,聚多巴胺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优势在于:1.具有类似于贻贝黏附蛋白的结构,黏附性能超强,几乎能负载于任何材料的表面;2.制备工艺简单,将多巴胺加入到弱碱性溶液中即能发生自身聚合得到聚多巴胺产物;3.生物相容性好,适于生物材料的负载
与改性。
[0026]申请人在公开号为CN106474459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该氧载体具备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因而能减轻氧载体氧化损伤、血红蛋白自氧化等副作用,输注于血管内用作血液代用品。专利技术人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还可以提高创面部位氧气利用率、缓解创面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创面血管新生、促进创面愈合。基于以上新的研究结果申请人提出本专利技术。
[00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但这些实施例绝非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制。
[0028]实施例一、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的制备(见公开号为CN106474459A的专利申请)
[0029](1)、血红蛋白的提取:将新鲜的牛全血于4℃,以4000rpm的转速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经超滤和浓缩得到红细胞,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低渗裂解得到血红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在制备促创面愈合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是由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得到的纳米微囊;优选的,所述药物为创面敷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创面为慢性创面,如糖尿病足溃疡、腿部溃疡、压疮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氧载体平均粒径分布为6nm

16n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载体的多分散系数PDI为0.15

0.70。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通过改善创面缺氧状态促创面愈合。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通过加速炎症消除促创面愈合。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通过减弱氧化应激促创面愈合。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包裹血红蛋白氧载体通过促进血管新生促创面愈合。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血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权赵莲马宁李柄廷尤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