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乙烯汽化进料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0098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氯乙烯汽化进料控制装置,包括套管式换热器,该套管式换热器套设在一换热管上,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密封插入有氯乙烯进料管,氯乙烯进料管的出口端连通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位于所述换热管内;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另一端与玻璃管转子流量计相连;换热管内部设置物料雾化喷头,对原料进行雾化处理后再进行热交换,有利于液体物料快速汽化,热能利用率高;汽化后的物料经出料管由玻璃管转子流量计控制出料,整体的计量控制更为稳定,工艺路线简单实用,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流程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参与,实用性及安全性满足要求。要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乙烯汽化进料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氯乙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乙烯汽化进料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液化烃类物料主要采用格栅式空冷换热器进行汽化,受环境温度影响,换热器前后压差大,且设备占地面积较大;同时,液体汽化后的压力不稳定导致的计量控制困难,使得反应的平稳性受到影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使得生产工艺无法满足产能及安全方面的要求。
[0003]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技术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氯乙烯汽化进料控制装置。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氯乙烯汽化进料控制装置,包括套管式换热器,该套管式换热器套设在一换热管上,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密封插入有氯乙烯进料管,氯乙烯进料管的出口端连通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位于所述换热管内;
[0006]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另一端与玻璃管转子流量计相连。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玻璃管转子流量计竖直安装在一支架上,玻璃管转子流量计具有一金属浮子,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上下布置的高位传感器及低位传感器,所述高位传感器及低位传感器均用于检测金属浮子,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调节阀,所述高位传感器及低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一控制器电性连接,向其传输检测信号,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调节阀电性连接。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氯乙烯进料管的进口端与一稳压泵相连,该稳压泵的进口端通过管道与氯乙烯原料罐相连。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氯乙烯进料管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低位传感器的下方还安装有关闭位置传感器,该关闭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进料控制装置将氯乙烯进料管与套设有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相连通,换热管内部设置物料雾化喷头,对原料进行雾化处理后再进行热交换,有利于液体物料快速汽化,热能利用率高;汽化后的物料经出料管由玻璃管转子流量计控制出料,整体的计量控制更为稳定,工艺路线简单实用,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流程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参与,实用性及安全性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4]图3为雾化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6]实施例:参见图1

2,一种氯乙烯汽化进料控制装置,包括套管式换热器5,参见图1,它具有一热源进口6和热源出口7,用于连通外部热源;
[0017]套管式换热器5套设在一换热管4上,用于加热换热管4内腔,换热管4的一端密封插入有氯乙烯进料管2,氯乙烯进料管2的出口端连通有雾化喷头3,雾化喷头3位于换热管4内;
[0018]换热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出料管9,出料管9的另一端与玻璃管转子流量计11相连;
[0019]氯乙烯进料管2的进口端与一稳压泵1相连,该稳压泵1的进口端通过管道与氯乙烯原料罐相连;进料时,由稳压泵1将氯乙烯原料罐内存储的氯乙烯原料泵送至进料管2,经进料管2出口端处的雾化喷头3雾化后进入换热管4内腔,通过套管式换热器5加热换热管4,将原料气化后由出料管9排出,玻璃管转子流量计11安装在出料管9出口端处,用于检测出口处流量大小。
[0020]为了便于控制汽化后的物料流量大小,使其流量更加稳定,玻璃管转子流量计11竖直安装在一支架17上,玻璃管转子流量计11具有一金属浮子,支架17上安装有上下布置的高位传感器15及低位传感器16,高位传感器15及低位传感器16均用于检测金属浮子,出料管9上安装有调节阀10,高位传感器15及低位传感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一控制器电性连接,向其传输检测信号,控制器的控制端与调节阀10电性连接;其中控制器可采用PLC控制器;玻璃管转子流量计11的金属浮子用于显示流量大小,通过高位传感器15及低位传感器16检测金属浮子位置;调节阀10可采用气动流量调节阀,用于控制调节出料管9的流量大小;具体的,在高位传感器15检测到金属浮子时,通过控制器控制调节阀10减小开启度以降低出料管9流量,在低位传感器16检测到金属浮子时,通过控制器控制调节阀10增大开启度以增大出料管9流量,使出料管9的流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
[0021]氯乙烯进料管2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氯乙烯进料管2的进料压力。
[0022]为了在流量较小时,自动关闭出料,支架17上对应低位传感器16的下方还安装有关闭位置传感器,该关闭位置传感器同样采用磁感应传感器,其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在关闭位置传感器检测到金属浮子到达该位置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调节阀10关闭出料管9。
[0023]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料的雾化效果,换热管(4)内腔沿其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翅片,各所述翅片均沿换热管(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翅片可增大其与原料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果。
[0024]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仅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均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乙烯汽化进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式换热器(5),该套管式换热器(5)套设在一换热管(4)上,所述换热管(4)的一端密封插入有氯乙烯进料管(2),氯乙烯进料管(2)的出口端连通有雾化喷头(3),所述雾化喷头(3)位于所述换热管(4)内;所述换热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出料管(9),出料管(9)的另一端与玻璃管转子流量计(1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烯汽化进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转子流量计(11)竖直安装在一支架(17)上,玻璃管转子流量计(11)具有一金属浮子,所述支架(17)上安装有上下布置的高位传感器(15)及低位传感器(16),所述高位传感器(15)及低位传感器(16)均用于检测金属浮子,所述出料管(9)上安装有调节阀(10),所述高位传感器(15)及低位传感器(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琳王凯辉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新亚强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