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59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膜,所述主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远离主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集热板,所述集热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棒,所述主体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呈“S”形折叠盘绕在一起。通过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箱体和保温膜是为了减少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通过设置集热板是为了增大与蒸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对于导热棒的预热效率,通过设置导热棒可以有效地将上部多余的热量传递到下方,可以有效地均衡再沸器中的热量,使得能够提高底液的蒸发效率。使得能够提高底液的蒸发效率。使得能够提高底液的蒸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


[0001]本技术涉及蒸气再沸器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

技术介绍

[0002]再沸器(也称重沸器)顾名思义是使液体再一次汽化。它的结构与冷凝器差不多,不过一种是用来降温,而再沸器是用来升温汽化,再沸器多与分馏塔合用:再沸器是一个能够交换热量,同时有汽化空间的一种特殊换热器。在再沸器中的物料液位和分馏塔液位在同一高度。从塔底线提供液相进入到再沸器中,通常在再沸器中有25

30%的液相被汽化,被汽化的两相流被送回到分馏塔中,返回塔中的气相组分向上通过塔盘,而液相组分掉回到塔底,为了提高蒸气的输送效率,于是提出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
[0003]申请人在申请本专利技术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其申请号为“202121620197.0”,该专利主要通过在再沸汽出口中设置连接细管,再沸汽在通过再沸汽出口出去时,通过连接管相连,再通过第二锥形管缓冲进入到连通细管,通过第二锥形管对再沸蒸汽缓冲输送到连通细管中,第二锥形管的口径由大到小,再沸蒸汽的排出速度加快,到达连通细管中速度最快,最后通过第一锥形管缓冲排出,对蒸汽进入和排出都做了速度的改变提升,加快了传输的效率,同时不影响工作的进行,但是存在再沸器的内部热量分配不均匀,导致会降低再沸器对下部底液的汽化效率,因此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能够有效地提高再沸器的加热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蒸气的再沸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膜,所述主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远离主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集热板,所述集热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棒。通过设置箱体和保温膜是为了减少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通过设置集热板是为了增大与蒸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对于导热棒的预热效率,通过设置导热棒可以有效地将上部多余的热量传递到下方,可以有效地均衡再沸器中的热量,使得能够提高底液的蒸发效率。
[0006]根据所述的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所述主体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呈“S”形折叠盘绕在一起。通过将换热管设置成“S”形是为了增大换热管与再沸器内部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加热的效率。
[0007]根据所述的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所述导热棒远离集热板的下表面先延伸至箱体的内部再延伸至主体的内部,所述导热棒的尾部位于换热管的下方。通过设置
导热棒可以有效地将再沸器上部的热量传递到再沸器的下部,有利于均衡再沸器内部的热量。
[0008]根据所述的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所述主体的左侧表面且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进气接口,所述进气接口位于换热管的下方。通过设置进气接口是为了方便蒸气进入的作用。
[0009]根据所述的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所述主体的左侧表面且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出气接口,所述出气接口位于换热管的上方。通过设置出气接口是为了方便将蒸气排出的作用。
[0010]根据所述的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所述主体的左侧表面开设有人孔,所述人孔、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均与主体的内部相连通。
[0011]根据所述的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所述主体的右内侧表面且靠近顶部和底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是为了方便检测再沸器的上部和再沸器下部的温度的作用。
[001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的导热棒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主体;2、进气接口;3、出气接口;4、人孔;5、换热管;6、箱体;7、导热棒;8、温度传感器;9、集热板;10、安装件;11、保温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1]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其包括主体1,主体1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6,箱体6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膜11,起到方便减少热量在传递过程的损失的作用,主体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件10,起到方便将集热板9进行定位安装的作用,安装件10远离主体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集热板9,通过设置集热板9是为了方便增大与蒸气的接触面积,集热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棒7,通过设置导热棒7是为了方便传递热量的作用,导热棒7远离集热板9的下表面先延伸至箱体6的内部再延伸至主体1的内部,导热棒7的尾部位于换热管5的下方。
[0022]主体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换热管5,换热管5呈“S”形折叠盘绕在一起,起到方
便增大换热管5与再沸器内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以便于提高加热的效率,主体1的左侧表面开设有人孔4,人孔4、进气接口2和出气接口3均与主体1的内部相连通。
[0023]主体1的左侧表面且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进气接口2,进气接口2位于换热管5的下方,主体1的左侧表面且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出气接口3,出气接口3位于换热管5的上方,起到方便形成一个完整的气流通道。
[0024]主体1的右内侧表面且靠近顶部和底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8,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8是为了方便检测再沸器上部和再沸器下部的温度。
[0025]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使用换热管5对再沸器的内部进行预热,由于加热后的空气会在再沸器的顶部聚集,对集热板9进行加热,加热后的集热板9会通过导热棒7将热量传递到再沸器的下部,接着通过进气接口2将蒸气和液体的混合物通入再沸器中进行加热,将液体重新汽化形成蒸气再从出气接口3排出。
[002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6),所述箱体(6)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膜(11),所述主体(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件(10),所述安装件(10)远离主体(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集热板(9),所述集热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棒(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呈“S”形折叠盘绕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蒸汽传输的蒸汽再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棒(7)远离集热板(9)的下表面先延伸至箱体(6)的内部再延伸至主体(1)的内部,所述导热棒(7)的尾部位于换热管(5)的下方。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自鹏吴善秋贺靖简宗强杨晓东唐永飞杨明建曹大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和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