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984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加工方法。本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包括:扩增腔、检测腔、冲洗液腔、吹气接口;所述冲洗液腔内的冲洗液适于被外接动力源输送至检测腔内,以对杂交后的插指电极进行冲洗;所述吹气接口适于供外接气源经第四通道对冲洗后的插指电极进行吹干;所述冲洗液腔内的冲洗液适于被外接动力源输送至吹干后的检测腔内,以便于对插指电极进行电性检测。本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将插指电极进行基因检测过程中需要的步骤集成到芯片中,能够实现该检测方法在实验室外操作,并且能有效的减少外界基因的污染。并且能有效的减少外界基因的污染。并且能有效的减少外界基因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插指电极常用于微波滤波器,表面声波装置,电光快门,亲和型生物传感器等。插指电极用于进行分子(基因)检测,具体原理是在先在电极上绑定生物探针,通常是一小段单链DNA,之后探针与目标基因杂交后会改变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该检测方法并不需要另外的电化学标签,而且也不需要测量基准线,相比于传统的添加氧化还原标记的方法简单许多。
[0003]目前该方法仍在实验室阶段,在测量的过程中各步骤一般采用手动操作,需要不同的仪器设备,且无法实现实验室外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加工方法,以将插指电极进行基因检测过程中需要的步骤集成到芯片中,能够实现该检测方法在实验室外操作,并且能有效的减少外界基因的污染。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包括:扩增腔,用于基因扩增,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一动力源接口连通;检测腔,通过第二通道与扩增腔连通,且腔内设置有插指电极;冲洗液腔,用于容纳冲洗液,通过第三通道与检测腔连通,且与第二动力源接口连通;吹气接口,通过第四通道与检测腔连通;其中扩增腔内样本适于被外接动力源输送至检测腔内,以与插指电极上的生物探针杂交;所述冲洗液腔内的冲洗液适于被外接动力源输送至检测腔内,以对杂交后的插指电极进行冲洗;所述吹气接口适于供外接气源经第四通道对冲洗后的插指电极进行吹干;所述冲洗液腔内的冲洗液适于被外接动力源输送至吹干后的检测腔内,以便于对插指电极进行电性检测。
[000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腔的下侧设置有电极芯片容纳腔,用于放置电极芯片,且电极芯片的插指电极区域即为检测腔的腔底。
[0007]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还包括:收集腔,通过第五通道与检测腔连通,且与外接收集接口连通;以及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上均设置有薄膜阀。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扩增腔和电极芯片容纳腔的下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加热腔,用于对扩增腔和电极芯片容纳腔进行加热;各第一加热腔的一侧均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加热腔;各第二加热腔的一侧设置有测温腔;其中所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内均设置有加热模块;以及所述测温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相应第二加热腔内温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包括顶板、中间板和底板;其中所述扩增腔、第一通道、第一动力源接口、第二通道、冲洗液腔、第三通道、第二动力源接口、吹气接
口、第四通道、收集腔、第五通道、外接收集接口、第一加热腔、第二加热腔、测温腔均设置在底板上;所述薄膜阀设置在中间板和底板之间;所述检测腔设置在中间板上;所述顶板和中间板上设置有分别与扩增腔、冲洗液腔连通的加注口,以及用于和电极芯片电连接的连接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腔呈矩形;所述第三通道、第四通道连接收集腔的同一侧面,即第一侧面;所述第五通道连接第一侧面的相对面,即第二侧面;所述第二通道连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三侧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源接口、第二动力源接口、吹气接口、外接收集接口均设置在底板的侧面。
[0012]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对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后的基因与插指电极上的生物探针杂交;对杂交后的插指电极进行冲洗并吹干;用纯水覆盖吹干后的插指电极;对插指电极进行电性检测。
[0013]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加工顶板、中间板和底板;将温度传感器放置在测温腔内,将预先完成探针绑定的电极芯片放置在电极芯片容纳腔,将薄膜片放置在薄膜阀位置;将加工顶板、中间板和底板进行结合;将加热模块放入第一加热腔、第二加热腔。
[0014]进一步的,所述结合的方法包括超声键合、压敏胶带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扩增腔、检测腔、冲洗液腔、吹气接口,扩增腔内样本适于被外接动力源输送至检测腔内,以与插指电极上的生物探针杂交;所述冲洗液腔内的冲洗液适于被外接动力源输送至检测腔内,以对杂交后的插指电极进行冲洗;所述吹气接口适于供外接气源经第四通道对冲洗后的插指电极进行吹干;所述冲洗液腔内的冲洗液适于被外接动力源输送至吹干后的检测腔内,以便于对插指电极进行电性检测;将插指电极进行基因检测过程中需要的步骤集成到芯片中,能够实现该检测方法在实验室外操作,并且能有效的减少外界基因的污染。
[0016]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的中间板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的底板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的底板立体图。
[0020]图中:顶板1、加注口11、连接口12、中间板2、检测腔21、第二通道211、薄膜阀22、底板3、扩增腔31、第一通道311、第一动力源接口312、冲洗液腔32、第三通道321、第二动力源接口322、电极芯片容纳腔33、收集腔34、第五通道341、外接收集接口342、吹气接口351、第四通道352、第一加热腔36、第二加热腔37、测温腔38、电极芯片4、加热模块5、温度传感器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包括:扩增腔31,用于基因扩增,通过第一通道311与第一动力源接口312连通;检测腔21,通过第二通道211与扩增腔31连通,且腔内设置有插指电极;冲洗液腔32,用于容纳冲洗液,通过第三通道321与检测腔21连通,且与第二动力源接口322连通;吹气接口351,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增腔(31),用于基因扩增,通过第一通道(311)与第一动力源接口(312)连通;检测腔(21),通过第二通道(211)与扩增腔(31)连通,且腔内设置有插指电极;冲洗液腔(32),用于容纳冲洗液,通过第三通道(321)与检测腔(21)连通,且与第二动力源接口(322)连通;吹气接口(351),通过第四通道(352)与检测腔(21)连通;其中扩增腔(31)内样本适于被外接动力源输送至检测腔(21)内,以与插指电极上的生物探针杂交;所述冲洗液腔(32)内的冲洗液适于被外接动力源输送至检测腔(21)内,以对杂交后的插指电极进行冲洗;所述吹气接口(351)适于供外接气源经第四通道(352)对冲洗后的插指电极进行吹干;所述冲洗液腔(32)内的冲洗液适于被外接动力源输送至吹干后的检测腔(21)内,以便于对插指电极进行电性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21)的下侧设置有电极芯片容纳腔(33),用于放置电极芯片(4),且电极芯片(4)的插指电极区域即为检测腔(21)的腔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腔(34),通过第五通道(341)与检测腔(21)连通,且与外接收集接口(342)连通;以及所述第一通道(311)、第二通道(211)、第三通道(321)、第四通道(352)、第五通道(341)上均设置有薄膜阀(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腔(31)和电极芯片容纳腔(33)的下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加热腔36,用于对扩增腔(31)和电极芯片(4)容纳腔(33)进行加热;各第一加热腔(36)的一侧均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加热腔(37);各第二加热腔(37)的一侧设置有测温腔(38);其中所述第一加热腔(36)和第二加热腔(37)内均设置有加热模块(5);以及所述测温腔(38)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相应第二加热腔(37)内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插指电极的检测装置包括顶板(1)、中间板(2)和底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国良陈巧玲阿布卡尔金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先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